革兰染色用于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

2017-01-14 07:33喻永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期
关键词:革兰细菌性分泌物

喻永洋

革兰染色用于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

喻永洋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临床检验阴道分泌物的过程中应用革兰染色方法的检验价值, 为临床妇科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60例检测阴道分泌物的患者予以不同的检验方法, 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直接镜检法真菌性、滴虫性、细菌性、淋菌性检出例数分别8、5、8、3例, 检出率为40.0%;革兰染色法真菌性、滴虫性、细菌性、淋菌性检出例数分别为19、5、15、4例, 检出率为71.67%, 予以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后, 采用革兰染色法检验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直接镜检法,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检验阴道分泌物的过程中, 应用革兰染色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其准确率略胜一筹, 且操作简捷, 价格低廉, 可准确辨别细菌种类, 予以相应对症治疗, 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革兰染色;阴道分泌物;检验

作为妇科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 阴道炎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受到细菌感染初期不易发觉, 常常会因患者的忽视而引发急慢性盆腔炎甚至异位妊娠等严重病症, 严重威胁着女性患者的健康安全[1]。近些年,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检验技术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检验女性阴道分泌物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但是不同检验方法的诊断率如何, 对患者的预后有何影响, 又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为此, 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检验阴道分泌物的过程中, 应用革兰染色方法的检验价值, 为临床妇科诊断奠定基础, 以下是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检测阴道分泌物的患者, 随机抽取6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 年龄最小18岁, 最大55岁, 平均年龄(28.12±9.76)岁;有性生活史39例, 无性生活史21例。

1.2 方法

1.2.1 采集标本 患者行截石位, 通过无菌阴道镜将宫颈暴露出来, 采用无菌棉签沾取阴道后穹窿处的分泌物, 然后将其置于试管中, 试管中溶液为无菌生理盐水。所有样本均取双份, 分别进行两种不同方法的检验。

1.2.2 直接镜检法 将蘸取的标本直接在载玻片上进行涂抹, 直接镜检观察结果。

1.2.3 革兰染色法 选择清洁的载玻片, 浸泡于95%的乙醇中, 擦拭干净, 将摄取的阴道分泌物均匀的分布于载玻片上, 经过下列步骤完成染色:过火固定-媒染-脱色-复染,将载玻片置于油镜下观察结果。详细方法如下:将草酸铵结晶紫数滴完全覆盖整个载玻片, 染色静置1 min, 冲洗;将涂面用碘液覆盖染色1 min, 水洗, 将多余水分吸掉;脱色:将95%的酒精滴加到涂面上, 轻轻摇晃进行30 s的脱色处理,水洗, 将多余水分吸干;复染:10 s的蕃红染色, 水洗, 将多余水分吸干, 干燥后置于镜下观察。

1.3 观察指标 由2名专业、技术熟练的检验员进行镜检的操作。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在两种检验方法下细菌的阳性诊断率, 并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患者两种检验方法的病原菌阳性检出情况比较:直接镜检法真菌性、滴虫性、细菌性、淋菌性检出例数分别8、5、8、3例, 检出率为40.0%;革兰染色法真菌性、滴虫性、细菌性、淋菌性检出例数分别为19、5、15、4例, 检出率为71.67%, 予以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后, 采用革兰染色法检验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直接镜检法,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女性阴道属于一种复杂的微生态系统, 多种微生物寄生在这个系统中, 而不同的微生物种类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 在年龄的增长、妊娠或是性生活的影响下, 逐渐改变了妇女阴道菌群内原有的菌群比例。阴道的细菌感染是造成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的直接原因, 通常情况下人的阴道中会保持着大量上皮细胞、阴道杆菌以及革兰阳性球菌等多种物质[2-5]。当机体免疫力下降、不洁的卫生史、经期及性生活等因素的作用下, 上述菌群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进而侵袭人体, 引发阴道炎的发生。患者均表现出白带异常、外阴部瘙痒难耐等主要临床症状, 对女性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6-10]。且部分患者长期受阴道炎的侵袭, 可导致妇科其他病症的发生, 如盆腔炎、宫颈炎、不孕症、妇科肿瘤等。通过本次检验发现, 共有四种常见的病菌体, 其中最常见的应属真菌感染。由于多种菌群共同存在阴道中, 因此,在早期明确细菌的感染类型, 可避免出现非针对性的治疗,不仅不会杀伤病菌体, 反而抑制正常的菌群, 菌群失衡或是产生耐药性。所以, 明确致菌体有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 可早期消除炎症, 保障女性的身体健康[11-15]。

在本研究中, 直接镜检法真菌性、滴虫性、细菌性、淋菌性检出例数分别8、5、8、3例, 检出率为40.0%, 革兰染色法真菌性、滴虫性、细菌性、淋菌性检出例数分别为19、5、15、4例, 检出率为71.67%, 予以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后,采用革兰染色法检验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直接镜检法,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 检出比例最高的是真菌感染, 共19例。真菌性阴道炎主要是感染白色念珠菌而发生的, 除了表现为阴道炎常见的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外, 还有典型的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呈豆腐渣样[3,16,17]。其次, 为细菌性阴道炎, 主要是正常的乳酸菌群被一些如加德纳杆菌的致病性厌氧菌感染取代, 通过革兰常规染色找到线索细胞即可确诊病情。确诊细菌性阴道炎主要依靠下列标准:稀薄且分布均匀的阴道分泌物, 分泌物pH>4.5, 实验结果呈阳性, 并在涂片上找到线索细胞[4]。细菌性阴道炎通过性生活途径进行传染, 因此, 必须早期预防、早期确诊, 并加强检查检索细胞。滴虫性阴道炎在本研究中共检测出5例患者, 主要采取湿片法镜下查找滴虫, 即可确诊, 由于革兰染色法染色时常导致滴虫核染色较浅, 不易观察, 较湿片法更容易观察到滴虫的活动。但是, 湿片法要注意控制温度才容易观察到活动的滴虫, 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容易造成无法观察到活动的滴虫[5]。此外, 本来已经灭绝的淋菌性阴道炎也检测出4例, 其发生是淋菌引起的, 通过性生活传播的疾病, 是一种性传播疾病, 这无疑与现在社会的改革开放, 人们的思想革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临床上为了诊断阴道分泌物的种类, 主要依靠镜检和细菌培养两种检验方法进行确诊。虽然实验室检查通过客观的数据来展现结果, 但是依旧会存在一些误差, 比如采取标本时未取到足够量的标本、采取标本的位置不太准确, 镜下观看出现误差、涂片的厚薄、涂片时间长短、温度、标本保存不当、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操作失误以及患者各自的个体差异问题都会影响结果。同样, 不同的检查方法也得到不全相同的检验结果, 所以也需要规范检验方法, 改进不足, 提高质量, 检查阴道分泌物是确诊阴道炎最便捷最主要的方法,而准确地检验出阴道分泌物的病原菌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的用药,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针对不同的菌群使用不用的药物, 避免造成抗生素滥用, 产生耐药性。

综上所述, 临床检验阴道分泌物的过程中, 应用革兰染色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其准确率略胜一筹, 且操作简捷, 价格低廉, 可准确辨别细菌种类, 予以相应对症治疗, 应广泛推广。

[1]黄艳冰. 150例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11)∶1361-1363.

[2]李微. 革兰染色在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5, 2(2)∶65, 67.

[3]许海涛. 几种不同检验方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临床对比分析.当代医学, 2014, 20(34)∶51-52.

[4]潘杰, 李蔼文, 叶青三种检测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22)∶3471-3474.

[5]蔡萍. 3种检验方案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6, 37(2)∶87-89.

[6]翁昌桥. 3种检验方案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医药前沿, 2016, 6(1)∶86-87.

[7]赵文芳. 革兰染色用于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26)∶5169.

[8]张贺. 280例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36)∶208.

[9]欧志方. 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比较分析. 中外医疗, 2013, 32(7)∶171-172.

[10]张英. 革兰染色法在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医学信息, 2013(16)∶606-607.

[11]朱丽娟. 几种不同检验方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临床对比分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7)∶163.

[12]甘再星. 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比较分析. 临床医药实践, 2014, 23(11)∶835-836.

[13]彭碧华. 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2)∶14-15.

[14]高东华. 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比较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16)∶3756.

[15]黄爱英. 临床常用四种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炎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10)∶1366-1367.

[16]黄绍. 四种临床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4)∶180.

[17]彭洁, 余良武. 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检验方法在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33)∶33-34.

Application of Gram staining in examination outcome analysis for female vaginal secretion


YU Yongyang.
Shenyang Sujiatun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China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examination value by Gram staining applied for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vaginal secretion, 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 of clinical gynecological diagnosis.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received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asures for vaginal secretion, and their diagnosis outcom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Direct smear fo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showed 8 detected fungoid cases, 5 trichomonad cases, 8 bacterial cases and 3 gonococcal cases, with detection rate as 40.0%. Gram staining showed 19 detected fungoid cases, 5 trichomonad cases, 15 bacterial cases and 4 gonococcal cases, with detection rate as 71.67%. After examination by the two measures, Gram staining shows obviously higher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than direct smear fo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Conclusion Implement of Gram staining in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vaginal secretion contains strong specificity, sensibility and high accuracy. This method is easily operational and low cost. It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bacterial species and provide corresponding symptomatic treatment. It is worth widely clinical promotion.

Gram staining; Vaginal secretion; Examina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19

2016-08-23]

110000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革兰细菌性分泌物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1例羊感染猪链球菌的诊断》图版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