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化论浅述水气病辨治

2017-01-14 12:59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多指水气水液

·文献文摘·

基于气化论浅述水气病辨治

水气病是临床常见的有关水液代谢运行障碍的总称。广义者多指人体内一切水液代谢异常所致的病理现象,包括"水"、"饮"、"痰"、"湿"、"水气"等致病邪气;狭义的多指因机体气机失常而致水邪停聚,泛溢全身,以身体浮肿、沉重为主症的相关疾病。均与气的运动变化关系密切。1.气化与水液代谢的生理机制。气化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高度认识,认为气是世界的本源,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的过程是依靠气机的运动变化作用得以实现。首先,气是人体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津液源于水谷精气,而后者则有赖脾胃之运化,故津液源于水谷精气;其次,人体水液代谢运行依赖于脏腑之气的正常运行,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水液代谢正常的前提。只有机体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保障水液代谢的正常运行,若一脏一腑之气化功能失调,均可使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水气病。2.气化与水气病的病理关系。脏腑气化功能正常是机体水液代谢运行顺利的前提,有关水气病的病机有气化不及、气化不利两个方面:气化不及多指因机体脏腑阳气亏虚,导致气的温煦、推动、蒸腾、气化、顾护等功能低下,不能有效推动水液的正常输布、运行,致使水液聚于体内或泛于肌表,从而产生水气病,气化不及的发生与肺、脾、肾、三焦及膀胱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气化不利主要是因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水聚,从而导致水气病的发生。3.水气病治则治法特点。水气病是因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故治疗当以恢复脏腑气化功能为宜,主要治则治法:一是调畅气机,夑理阴阳,阴阳相得,则阴平阳秘,气血调和,邪不得扰,津液可正常输布、代谢;二是据势祛邪,开阖有常,对于体质强、正气充实之实证者,可以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之法治。若水气在表、在上者,因而越之,当施以发汗解表,使水邪从汗而解。若水气在里、在下者,引而竭之,施以利水之法,使其从小便去。若水邪结居较深,而正气不虚者,则峻下逐水使其从二便去。总之,针对病势、病位之异,因势利导,恢复脏腑气机升降之常,使水液代谢恢复正常。

陈华.山西中医,2017,33(11):1- 3.

猜你喜欢
多指水气水液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背后七颠百病消
特低渗透油藏CO2 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水气交替注采参数优化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手持式多指多张点钞法》教案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小穴位 大健康
今非昔比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