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考酮控释片单药或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2017-01-14 18:03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喷丁加巴癌性

韦 轲

羟考酮控释片单药或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韦 轲

目的 探讨羟考酮控释片单药或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 各38例。单药组采用羟考酮控释片单药治疗, 联合组采用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效果、羟考酮控释片应用剂量、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单药组(76.3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单药组疼痛评分为(6.20±0.25)分,联合组为(6.21±0.21)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疼痛评分为(1.01±0.32)分,低于单药组的(2.98±0.69)分(P<0.05)。联合组羟考酮控释片应用剂量为(60.51±11.41) mg/d, 明显低于单药组的(74.38±12.77)mg/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羟考酮控释片, 可减少羟考酮控释片用量, 减轻患者疼痛, 值得推广。

羟考酮控释片;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加巴喷丁;单药;临床效果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系统炎症或损伤所致病理性改变, 疼痛发生过程由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等参与, 可通过大量释放炎性细胞, 结合神经元激活受体和胶质细胞,促进神经元的兴奋性, 降低疼痛阈值, 从而出现明显疼痛,可见在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持续过程中, 炎性细胞因子发挥重要作用。疼痛不仅是生理应答之一, 也是主观心理体验之一, 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进行有效控制, 有利于生物靶向治疗、放化疗等的有效开展[1,2]。本研究分析了羟考酮控释片单药或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76例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 且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 各38例。联合组男23例, 女15例;年龄42~75岁, 平均年龄(52.84±7.39)岁。其中, 肺癌8例,胃癌5例, 大肠癌5例, 乳腺癌4例, 鼻咽癌5例, 肝癌4例,宫颈癌5例, 食管癌2例。单药组男24例, 女14例;年龄43~75岁, 平均年龄(52.91±7.36)岁。其中, 肺癌7例, 胃癌5例, 大肠癌5例, 乳腺癌4例, 鼻咽癌5例, 肝癌5例, 宫颈癌5例, 食管癌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药组采用羟考酮控释片单药治疗, 初始剂量为40 mg/次, 2次/d。联合组采用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其中, 羟考酮控释片用法和用量同单药组。同时给予加巴喷丁口服, 600 mg/次, 1次/晚。两组均根据患者疼痛控制情况酌情减少用药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羟考酮控释片应用剂量、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0~10分, 分数越高则疼痛越剧烈)。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3]。显效:经治疗1周无疼痛;有效:治疗1周疼痛减轻, 但未完全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疼痛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单药组治疗显效18例, 有效11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76.32%;联合组显效21例, 有效15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4.74%。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干预前单药组疼痛评分为(6.20±0.25)分, 联合组为(6.21±0.21)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疼痛评分为(1.01±0.32)分 , 低于单药组的 (2.98±0.69)分 (P<0.05)。

2.3 两组羟考酮控释片应用剂量比较 联合组羟考酮控释片应用剂量为(60.51±11.41) mg/d, 明显低于单药组的(74.38±12.77)mg/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目前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多遵循三阶梯治疗原则,给予药物镇痛, 临床以阿片类药物为主要镇痛药物。羟考酮控释片为阿片受体激动剂之一, 可在1 h内快速起效, 发挥镇痛效果, 生物利用率高, 镇痛强度高, 可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进行快速控制[4,5]。而加巴喷丁可结合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对其活性进行抑制而发挥镇痛作用, 还可通过抑制谷氨酸释放阻断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传递, 通过促进脑内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效应水平的提高发挥减痛作用。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可增强协同镇痛作用[6-10]。

本研究中, 单药组采用羟考酮控释片单药治疗, 联合组采用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结果显示,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单药组(76.3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单药组疼痛评分为(6.20±0.25)分,联合组为(6.21±0.21)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疼痛评分为(1.01±0.32)分, 低于单药组的(2.98±0.69)分(P<0.05)。联合组羟考酮控释片应用剂量为(60.51±11.41)mg/d, 低于单药组的(74.38±12.77)mg/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羟考酮控释片, 可减少羟考酮控释片用量, 减轻患者疼痛, 值得推广。

[1] 黄振宇.羟考酮控释片单药或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中国保健营养(月刊), 2012, 22(9):3628-3629.

[2] 戴文清, 胡晓晔, 吴方明.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20(15):2327-2330.

[3] 邹三鹏, 胡刚, 周金梅, 等.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5(28):3448-3451.

[4] 姚鹏, 马佳明, 丁远远, 等.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34(22):10-13.

[5] 蔡智慧, 张翠英, 李卉, 等.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23(17):64-66.

[6] 吴晓明, 李宁, 朱继庆, 等.阿片类联合激素及抗惊厥药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观察.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6(1):58-60.

[7] 何志光, 姜乐.探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复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神经痛的缓解效应.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8):24-25.

[8] 李小梅, 刘端祺, 吴航宇, 等.羟考酮控释片单药或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研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0, 16(5):276-279.

[9] 秦晓冰, 宋成洁, 于韬, 等.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9):594-597.

[10] 王娴, 熊盾, 杨波, 等.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性疼痛疗效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4(31):117-1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56

2017-07-31]

113006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内科门诊

猜你喜欢
喷丁加巴癌性
加巴喷丁类药物引起的水肿
某院加巴喷丁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及循证药学分析与管理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的用药规律研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人血浆中加巴喷丁浓度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2019年版)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磁共振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筛查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慢性咳嗽3例疗效分析
印度 圣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