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7-01-14 18:03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围术期围术颈动脉

亓 跃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亓 跃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24例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 围术期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出院时症状均得到显著好转, 记忆力明显改善, 无语言障碍等。复查颈动脉超声显示24例患者颈动脉通畅程度良好, 手术后恢复期有1例切口皮下血肿。2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同时术后并发症较少, 对患者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1], 颈动脉指的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一直到头部、面部以及颈部的大血管, 是大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 其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病即便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24个月当中发现脑缺血事件的几率也相对比较高, 其中50%以上的脑梗死是因为颈动脉狭窄所致, 严重的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1月在本院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共24例, 其中男15例, 女9例;年龄47~72岁, 平均年龄(61.3±4.2)岁;右侧狭窄10例, 左侧狭窄8例, 双侧狭窄6例。

1.2 护理方法 对24例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一般护理:手术前对患者的状况给予有效评估, 对有吸烟史的患者一定要戒烟, 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引发痉挛, 进而使其病情不断加重, 同时正确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采取低盐和低脂饮食以及经常巡视病房, 增强患者安全防护工作, 同时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使其能够减轻不良情绪[2]。②防治基础疾病:通常大部分患者血压及血糖升高, 所以手术前要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控制基础疾病。另外, 护理人员要正确指导患者按时服药, 进而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从而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3]。③咳嗽和二便训练:患者由于颈部手术, 术后不敢咳嗽, 头部不宜进行活动, 所以, 为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 在术前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体位的咳嗽, 同时手术前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二便和翻身, 采取500 g的盐袋压迫在模拟伤口上, 同时正确指导患者亲属在其排便时将病床头抬高以及腹部按摩等相关方法[4]。④颈动脉压迫训练:患者采取仰卧体位, 手指在环状软骨平面和胸锁乳突肌前缘, 对患病一侧的颈总动脉进行按压, 以同侧颈动脉搏动消失为准,压迫3~5次/d, 用餐后开始, 时间为5 min, 之后逐渐开始延长, 以患者无不适感觉为宜, 压迫时间最长不可超过30 min。⑤用药护理: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有效的抗凝治疗能够有效避免血栓形成, 对预防颈动脉闭塞以及脑梗死至关重要, 通常手术过程当中采取肝素钠进行抗凝, 术后给予阿司匹林,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苷, 护理人员对患者使用药物期间的出血和凝血时间给予密切监测, 同时对患者的牙龈和针眼等相关部位有无出血情况给予密切观察, 尽可能减少留置针穿刺机会。⑥呼吸道护理:患者在卧床期间要采取口腔护理,2次/d, 进而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另外, 术后由于颈部疼痛,通常患者尽可能避免进行咳痰以及咳嗽, 这样极易引发呼吸道深部痰液聚集造成肺部感染, 所以术后护理人员需要正确指导患者在有效咳嗽的基础之上协助其翻身和叩背, 充分吸痰。另外, 对患者进行氧气雾化吸入, 4次/d, 便于使痰液充分吸收, 从而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可以有效避免肺部感染。除此之外, 护理人员一定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进行活动, 但也不可操之过急, 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并且要密切观察, 详细询问患者在活动时有无不适感觉[5]。⑦并发症护理:术后初期患者也可能引发脑水肿、颅神经损伤以及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晚期也可能出现假性动脉瘤或者动脉再狭窄等, 其中脑出血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体护理措施[6]:a.再狭窄: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讲解采取抗凝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明确告知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同时对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给予密切观察, 正确指导药物使用方法, 不可擅自减少或增加用药剂量;b.神经功能损伤:对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肢体活动情况给予密切观察, 有效判断患者头痛性质, 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c.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明确告知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心情愉悦, 不可过度疲劳, 戒烟酒, 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2 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出院时症状均得到显著好转, 记忆力明显改善, 无语言障碍等。复查颈动脉超声显示24例患者颈动脉通畅程度良好, 手术后恢复期有1例切口皮下血肿。2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3 讨论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7],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的诱因之一, 大约有20%左右的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颅外颈内动脉狭窄所致, 大部分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将颈内动脉内膜切开, 同时将增厚的内膜给予剥离, 进而使血管再一次保持通畅, 适用于所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在70%以上的患者以及部分在50%以下的患者,主要应用接触颅外颈动脉狭窄, 目前被认作是临床治疗颈动脉狭窄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段[8]。根据相关研究表明[9], 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不但有利于患者顺利渡过整个手术, 保证手术顺利完整, 同时还能够显著减轻手术以后的相关并发症,加速患者早日康复。本文结果显示,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出院时症状均得到显著好转, 记忆力明显改善, 无语言障碍等。复查颈动脉超声显示24例患者颈动脉通畅程度良好,手术后恢复期有1例切口皮下血肿。2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与相关报道相一致[10]。

综上所述, 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同时术后并发症较少, 对患者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中国临床医生, 2015, 39(11):68.

[2] 李荣, 刘希, 孙红梅.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措施.现代护理, 2015, 11(4):1113.

[3] 凌峰, 焦力群.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的初步研究.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6, 3(1):4.

[4] 付晓南, 王瑞娟.颅外颈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3):138.

[5] 陈宇, 吴巍巍, 刘暴, 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中国卒中杂志, 2016, 5(4):338.

[6] 梁春阳, 周定标.细胞因子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14, 12(7):513.

[7] 王兵, 何远宏, 崔文军.颈动脉内膜剥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156例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2(15):67.

[8] 赵书慧, 付淑萍, 罗咏, 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5, 23(23):2152.

[9] 顾巧华, 朱燕, 方芸, 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4):40-41.

[10] 张敬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3(33):56-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96

2017-08-01]

110041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三科

猜你喜欢
围术期围术颈动脉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