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实训教材开发的原则和步骤

2017-01-14 05:00马英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原则建设

马英

【摘 要】本文从一体化教材的类型及特征、专业的实训教材建设现状、教材开发改进策略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一体化教材建设实践的文献进行分析,探索一体化实训教材的开发和改革。

【关键词】一体化实训教材 建设 原则 步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43-04

教材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开发建设对教育教学改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也要求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这强调了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的重要性,为我国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前进方向。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力求营造实训环境贴近真实工作场景,但实训教材的使用和开发仍未形成特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本文对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一体化教材建设实践的文献进行分析,探索一体化实训教材的开发的原则和步骤。

一、一体化教材的类型及特征

目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指导思想正在我国中高职教育贯彻落实,“一体化”课程改革、“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实践在各个职业教育领域蓬勃开展,相关实践的经验总结得到分享,本文试图从文献中查询有关“一体化教材”的概念、定义,但有明确论述的并不多,对一体化教材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理实一体化教材。这是指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或将知识、技能培养融为一体的教材。体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的指导思想和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实践任务或课题,在专业教学中“理”、“实”不分先后主次,相互交织,形成“教、学、做”一体化。通过一个完整的课题(项目)的学习,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学生可以获得学习任务中相互关联的理论知识与职业能力,达到理实一体化的目的。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实训教材。工作过程是指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的一个完整工作程序,至少应包括工作过程中的工作要素、相关知识及其结构的完整性。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实训教材打破原有的系统性教学体系,把教材内容与工作过程相融合,针对特定的职业岗位任务构建教学情境作为教学项目,将每个教学项目划分为多个学习任务组织教学,每个项目都有项目描述、学习目标,输入的是任务,输出的是成果,体现项目导向、任务引领的特征,关注工作过程的要素,工作的内容是学与教的内容,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技能及其相关知识,获得经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为学生的“做”而设计的教材。

(三)“教学做”模式一体化教材。贯彻“能力核心、素质全面、知识够用”的宗旨。以行业为导向,以职业为基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来遴选教学内容,确定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模块,对学科知识进行重构、排序,将相关理论知识点分解到实训任务中,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操作技能的培养上,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做”为线索,解决做什么、怎么做、得到什么样的效果的问题,突出知识的应用、创新素质的培养,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于一体,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教、学、做并重,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技能培养,突出应用性。

(四)工学一体化(任务引领式)教材。用具体的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工作任务是核心,以岗位典型代表性的工作任务选取成为教材的核心要素,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设置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体现能力本位,要求在体系结构上从学科系统性转为应用整体性,教材内容的选用与本院校的实训设备相配套,对知识和能力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相结合,把“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工学结合”等现代职教观念融入教材,贴近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工作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明白“怎么做”,体验知识、技能的应用及知识的迁移。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一体化教材大致的共同特征:(1)打破传统的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重新整合教材结构;(2)“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培养为点,集知识、技能和态度(职业素养)三维目标于一体,体现能力本位;(3)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学习与工作的结合,除开发专业能力外,还开发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教学与实践的对接。因此,一体化教材建设成为教材建设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任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专业实训教材建设现状

(一)偏重理论知识,不能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目前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专门教材短缺,多数直接将本科院校的同类教材搬来套用,仍只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传统的教材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偏重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应用技能方面的比例偏轻,体系不明,强调“是什么”“为什么”,忽视“如何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结果”的教与学,与学生专业实际运用的操作领域在工作流程、应用环境等方面的结合不够贴切,不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目的,学与用不能有效地结合,与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衔接不够,不能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指导性显得比较空洞。

(二)实训教材内容对学生持续发展作用不足。许多教材沿袭“学科导向”、“知识本位”等传统观念,缺乏时代性,实用性、前瞻性。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需求对接不紧密,虽内容面面俱到,科学系统性强,但过于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以“传授知识”为导向,忽视职业实践能力培养,这与职业教育的方向相悖。陈茜指出目前虽然中高职教育院校对实训教学及实训教材进行改革,实训背景也与行业工作相关,但教材在内容、结构的呈现形式上仍为零碎化、片段化,操作技能仍按照工作流程教学,培养纯技能,不关注工作过程的整体性,阻碍学生全面掌握工作过程,虽然能胜任某一方面的工作,但其职业生涯和个人持续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

(三)针对性不强,脱离生产实际。教材的编者,绝大多数为学校教师,甚至缺乏行(企)业职场经历,从校内到校内,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缺少实际的生产(工作)经验,编写教材时缺乏市场、企业调研,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分析不够科学,定位不够准确,重专业技能训练,轻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的培育,疏于行业新技术、服务规范的融入,有些知识点明显落后于实际岗位的发展,内容重复、针对性不强、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满足职业岗位对知识的更新、内容的创新等要求,甚至出现为了适应教材内容而更改实训教学计划上课的情况,难以实现职业院校培养上岗快、动手能力强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实现受到影响。

(四)重技能,轻理论。目前也有教材走向另一个极端,只重视技能而忽视了基础理论的教学,仅仅关注学会、熟悉项目的技术操作流程,偏重动作技能,注重“怎么做”,忽视“为何这么做”,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按图索骥”、生搬硬套,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制约学生继续提升的空间,不能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理念。

(五)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要求脱节。传统职业教育教材讲求知识的系统性,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讲中教,听中学”的课堂教授教学方式,仍以终结性考核作为评定专业成绩的主要方式,以考核课堂知识为主,评价标准与职业资格要求脱节,评价内容、评价环节单一,缺乏对学习(工作)过程控制与评价的关注,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局限于书本,思维局限于课堂,能力局限于考试成绩,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一体化教材开发的原则和步骤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体现,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解释和传递教育信息的基本工具,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知识性,教学就是教师传递、传授知识的精华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就是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但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强调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师生、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获得技能、培养工作态度,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普通教育教材“重知识、系统化”不同,职业教育教材更强调“理论与工作岗位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的落实,更关注“知行统一”胜任工作能力的培养,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的合一。因此,如何设计符合职业成长和生涯发展规律的的学习任务,对教材的开发和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教材开发的原则。包括六个原则。

1.职业活动导向的原则。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任何一项职业活动的完成都需要经过一个完整的职业活动的实施过程。一体化教材设计,应该根据职业活动的逻辑顺序,提供学生未来岗位所需的技能及综合能力,着力表现出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工作要素的全面性与合理性。如设置情景化教学模式把具体的职业活动作为导向案例引入进来;提供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将理论教学和职场任务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练习中自然地融入到职业场所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了未来的“职业”,在“做中学”;遵循职业成长和认知学习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新手到熟练者,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实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学习的融合,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2.基于工作过程原则。基于“工作过程”不是简单地照搬工作过程本身。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教学,课程内容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职业能力同样不可或缺。须将课程内容与对应工作过程紧密联系,与专业技能标准及岗位质量标准衔接,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使课堂教学过程模拟企业工作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课程整合的根本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3.“必需、够用”原则。教材建设应遵循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重点突出实际操作技能。以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资格标准、用人单位需求、结合企业(行业)的特点,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以衔接专业课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够用”为度,教、学、做结合,删减偏重理论的内容,将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及时纳入教材,开发实践性、实用性较强的学习项目,探索“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4.教学、考证、就业结合原则。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与衔接,是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时势所需。教学内容的组织、构建,不仅应该符合岗位能力要求,明确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操作规范与质量标准要求、与岗位任务相关的拓展知识,还应该对接国家职业(执业)资格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执业考试有机融合,达到知识和技能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对接,学生毕业即能就业。实现教学、考证、就业三者相结合,提高教材的先进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5.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原则。相对于传统教材,一体化教材信息量更大,时效性、仿真性更强。在呈现方式上应丰富多彩,如实训手册、工作页等,扩展资源,版面生动活泼,有趣味性,在线服务、图、文、声、像、“互联网+”等相结合,做中学、做中教,使学习更加个性化,打破学习时空限制,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6.考核方式“多样化”“多元化”原则。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考核方式和考核主体上,引入“多样化”、“多元化”导向,以基本知识、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为原则,建立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作品(学习成果)考核、单元(项目)理论考试、结业测试等多种工学结合的考核方式方法,使考核方式“多样化”,避免“一纸论高低”;采取个人自评、学生互评、师生共评、教师考查等多层面、多主体评价考核,同时引入企业或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的第三方评价,使考核主体“多元化”,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效的“督”和“导”,关注教学的“学”与“用”。

(二)开发步骤。具体如下:

1.行业情况分析,确定专业对应岗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是满足企业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侧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所有的课程必须贴近岗位的工作内容、职业能力,按照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设置。前期调研是开发的前提,是课程建设方案制订的依据。对行业情况和职业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岗位对接产业,是开发一体化教材的基础,调研结果将决定课程教学目标的能力导向、课程内容序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选择以及专业教师的实践要求。

2.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确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是指完成某个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胜任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得。“学习内容是工作”是工学结合的首要内涵,一体化实训教材的内容应以行业的真实工作流程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依据。应通过行业情况分析、实践专家访谈研讨确定岗位的工作任务,研究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开发实训项目,提炼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使教材的内容不仅注重与实训教学要求的契合度,还注重与企业(行业)管理实际操作的仿真度。

3.明确教材开发的主体。切实反映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是教材开发的思路。目前学校的教师偏重于理论研究,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掌握行业新动态,教学内容及教学能力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造成学生“学而不能致用”,因此在教材建设中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和人才优势,引入企业力量,吸收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参与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1)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在校企合作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开发的主体不仅需要校内“双师型”教师,还应当注重具备“双师”特色,即校内“双师型”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互相合作共同参与,校企合作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平台。因为教师掌握教学规律,熟悉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素质基础,具备职教理论水平和文字能力,可以把控专业理论知识的够用程度;而企业技术人员对岗位群所需的能力结构有充分认知,熟知行业的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更知晓职场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并掌握大量的实际典型案例,将校企二者有机结合,组成教材编写双主体,可较好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能力的结合,使教材内容对接岗位实际、对接生产过程,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2)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多主体模式。在双主体的教材编写组合的基础上,也可以采用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多主体模式开发教材,即多个兄弟院校和多个企业共同参与,充分共享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资源。校校合作可以促进院校间交流,博采众长,强弱互补,达到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多个校企合作促进企业(行业)间的交流,多主体合作,院校能掌握企业对综合人才的要求,实现“企业(行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搬入课堂”的目标,保证教材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载体。教材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随着“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对接终身学习”职业教育思想的转变,“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教学对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体现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教材是职业教育教材发展的趋势,能否使它成为为学生的“做”而设计教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学”而编写教材,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三维目标同时提升,是一体化教材建设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申凤琴,孟宪芳.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技术教育装备,2015(11)

[2]翟颖.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材开发的几点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5(9)

[3]洪洲.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材建设体系[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12)

[4]罗捷.电工基础与技能一体化教材开发的探讨[J].职业,2014(5)

[5]李绍华.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建设创新简论[J].职业教育研究,2012(7)

[6]曹雅丽,韩玉芬.《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开发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

[7]刘明,陈剑锋.职业院校任务引领式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6)

[8]李斌,李振军,张政,等.本科层次专业课教材理实一体化建设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3(4)

[9]王玉湘,石馨,王振国.谈基于工作过程的航空制造专业群教材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10(8)

[10]陈茜.高职连锁专业一体化实训教材改革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4(19)

[11]赵会娟,苗雅丽,李秀副,等.高职特种加工实训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12]王守龙.高职院校《审计基础》教材编写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13]姚丹.构建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新模式[J].太原城市技术学院学报,2014(5)

[14]曹雅丽,韩玉芬.“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开发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

[15]宋良玉.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教育汽修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

[16]张扬群,邓泽民.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材设计与编写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

[17]李文光,余幸辉,唐振华.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问题与策略[J].教材建设,2011(7)

[18]徐兰文.中等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践[J].辽宁教育,2013(7)

[19]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0]冯朋员,俞浩伟.基于“工作流程”中职物流专业实训教材开发过程[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

[21]伊小琴.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和策略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

[22]刘晓书,孙小蛟.中等职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科学咨询,2014(19)

[23]李绍华.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建设创新简论[J].职业教育研究,2012(7)

[24]李敏,孙百鸣,陈强等.高职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25]卞平,刘建潮,赵明炯.高职“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6]常明,马朝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职教通讯,2011(14)

[27]程德蓉,邢晓林,李彩霞.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材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7)

[28]李俊秀.工学结合一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创新[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2)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原则建设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
原则与原则上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