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狗大战“萌经济”

2017-01-15 06:43黄赛
中国工作犬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宠物市场宠物店宠物

展赛·商道

猫狗大战“萌经济”

看似毫不起眼、充满中小型竞争者的宠物产业,据专家估计竟有高达3000亿元产值的市场容量。这里没有“独角兽”,整个产业都在静待一个崛起的“潜力股”。蓦然回首,似乎宠物市场还亟待耕耘。

GDP浇灌起的萌时代

“我先回家看我们家宝贝了”“我想我们家宝贝了”“我们家宝贝今天可乖了”……如果你几年前听到这样的话,会联想到小孩;这几年听到这话,你可能会不自觉地先在心里问一句:这“宝贝”是人还是宠?

而更直观、全面的感受,可以在社会媒体上查到下面一组数据:2008 年中国宠物数量0.3亿只,2012年1.27亿只,2015年超过1.8亿只,预计2017年将达2.53亿只;2010年宠物市场交易额为130亿元,2013年是500亿元,2015年达到800亿元;在众多线下门店频频倒闭之时,宠物行业商家却在逐年增长,这其中,线下宠物店的贡献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每个省会城市,就有多个宠物交易市场,且数量仍在逐年增加,以目前的增长率,据说中国宠物市场将很快超过3000亿元。

鱼龙混杂的宠物市场

说起宠物市场可能更多人想到的是猫猫狗狗,但实际上各种小动物,包括鸟、虫、鱼、龟等,都属于宠物范畴。只不过相对于猫、狗来说,它们所占比例非常有限,故不作过多赘述,我们暂且只来看看猫、狗这个庞大的宠物群体。

宠物行业指涉及与宠物相关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养殖、交易、食品、用品、医疗、培训、美容、保险及善终等部分。简单来说,就是生老病死、衣食住用行的所有,而且随着行业发展,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细分。

宠物垂直电商的三个形态

1. 最早的宠物经济雏形——电商

宠物电商是宠物行业中“集大成”者,可以包含除生产环节外的几乎所有产业链内容。如某网这个国内宠物行业最早“做出来了的”企业。

而在2006年成立的某网站,一开始只是个供宠友交流的垂直社交平台,日访客超过10万,涵盖全国。但是,仅做论坛很难变现,于是该网站从最要紧的宠粮入手,商城慢慢开始成形。但此时,越来越多的网站已经凭借更优的互联网战略开始赶超。

2. 提高毛利率的有效途径——平台

电商虽然能上规模,但毛利润很低,宠物这个行业尤其如此。就像现在流行的到家服务,不到家,怎么服务?所以很多网站成立线下服务,整合宠物洗澡、寄养、医疗等服务商,将它们对接到自家平台,提供宠物生活一站式服务,涵盖宠物洗澡、造型、寄养、医疗、摄影等众多领域,此类服务的毛利率往往能达60%以上。

而说到做平台,就不得不提到这个成立于2001年的某品牌网店,“连锁商店+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在前几年几乎成为该店的标志。它号称是为宠物提供终身服务与解决方案的专业零售商,提供宠物食品、用品,还有宠物美容、训练、寄养、活动、医疗等服务。

3. 后进者的蓝海——宠物医疗

利用先发优势,最早进入宠物产业的企业已在宠物电商和宠物平台布局完成。而宠物医疗,就是一片蓝海,在资本的拥抱下,宠物医疗正异军突起。

国内的宠物医疗正向于宠物医院连锁的方向迈进,这一模式从宠物医疗单刀切入,集宠物疾病的防疫、诊疗、宠物美容、服务、产品售卖等为一体,统一经营管理。

市场反馈的信息也表明,有品牌或稍有名声的中大型连锁宠物医院,生存率更高,口碑更好,效益自然更好。这样的连锁,其实也是一个平台,以落地医院为载体的线下平台。线上的宠物医疗更多则是倾向于轻问诊+社交,尚不能承担过多的医疗任务。

宠物网红经济或许是个伪命题

不少人在看到宠物社交有较多动作之后,加上宠物天生的萌特性,常会联想到现下流行的网红经济。人可以造星,萌宠呢?这可是自带光环的易传播体质啊。

但从现在中国宠物行业的发展来看,现下火热的网红经济之于宠物社交,恐怕是个伪命题。

网红经济或许可逞一时口舌之快,但也许并不是冲出宠物界大军的好方法。毕竟,现在大多数养宠家庭,把宠物当家人,你可以不红,可以不是“别人家”的宠物,但感谢有你陪着我。宠物界的网红经济或许可以带动基础行业的发展,却无法为基础行业种下足以发芽的种子。中国宠物行业现在最重要的不在于网红,而在于自身宠物衣食住用行的发展,解决了温饱,才会有网红。构建一个平台,为宠物和主人有个记录、展示的地方是很不错,但想据此打造网红,可能还需要在中国宠物行业更上一层楼后,加上社交平台长时间的积累才有机会实现。或许,未来会有大规模个人标签的宠物网红,但一定不是现在。

线下宠物店的进阶

说了这么多关于平台、电商的事,其实宠物行业还有个最主要的载体——线下宠物店。宠物行业基本是个离不开落地的产业,一如宠物医院、宠物交易、寄养、食品、用品、洗护、美容,都是宠物店可以承载的东西,甚至是社交平台想做的线下活动,都是宠物店可以发挥的舞台。

但现在摆在中国宠物店面前的问题非常矛盾,一方面是宠物店太多,另一方面则是用户需求得不到满足。

宠物店最好的地址是住宅区,但现在的情况是,很多高档住宅区周围,会有很多家宠物店。有的甚至店挨着店,串成联排宠物店,这里的住户自然是不用愁打理宠物的事儿,这家不开还有那家。

但可苦了这些宠物店的店主了,用什么方法在一排宠物店中脱颖而出就是个老大难问题。今天你推出一个促销方案,可能一天还没过去,隔壁老王家也上线了类似的促销。想从品牌、产品上打出差异化?国内宠物店的进货渠道其实差别也不大。

而在一些小社区,仅存在一些小宠物店。甚至没有宠物店,这附近的居民有需求,却无法找到供应方,和高档住宅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无论是哪种宠物店,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店面小,整体品质不高。相比发达国家优秀的宠物店,如美国的PetSmart、Petco,国内很多宠物店在规划、陈列,到产品、店铺管理、导购服务等方面,几乎可以说是刚起步,更不用说标准化。

民族品牌缺失

目前,宠物食物、用品、清洁上的消费占到了美国整个宠物产业消费的70%,由于中国养宠人群的宠物医疗意识相对较差,上述消费在中国宠物产业消费中的占比只会大于70%。然而尴尬的是,这些产品,特别是食品、非处方药物,“中国制造”成为了负担,其用料、质量都无法得到保证。

这与中国宠物发展开展较晚,政策监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养宠观念有很大关系。由于我国宠物行业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尚无有效的行业管理法规,行业内更是缺少关于产品标准的强制性要求。

中国宠物界以“进口”为标榜,以“海外”为头牌。随着宠物电商大户频频绕开中间商,进行直采,国外产品价格的虚高部分必然将渐渐消除。一部分以前只能购买中低端国产产品的宠物主,也会慢慢开始选择品质更优的进口产品,那些低品质的民族品牌恐将逐渐被踢出市场。

纵观整个中国宠物市场,一切都才刚刚开始。高GDP、社会构成、社会意识积蓄了强大的消费潜力,下面还有大片小型创新企业,每个企业都没有为自己设限,都在拥抱融合、鼓励业务的穿插,都还没有巨头产生。宠物行业的难题在于没有前人走过,而机会也在于此,一切都在探索,一切都是全新的,一切都在等待爆发。

(编整:黄赛)

(编辑:全群丽)

猜你喜欢
宠物市场宠物店宠物
浅谈互联网+形势下的宠物市场发展趋势
宠物市场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分析与研究
人与宠物动物的关系探究
会说话的鹦鹉
会说话的鹦鹉
宠物微博营销的策略分析
抬起脚来
这只是家宠物店
养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