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民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经验

2017-01-15 12:02李东东张晓青通讯作者刘培民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9期
关键词:气滞类药物血瘀

李东东 张晓青 通讯作者:刘培民(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刘培民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经验

李东东 张晓青 通讯作者:刘培民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刘培民;肿瘤;经验;活血化瘀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中医学认为肿瘤多由阴阳失调、正气内虚、七情内结、脏腑受损等因素引起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导致积聚、癥瘕形成所致。刘培民教授,肿瘤学博士,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有丰富的肿瘤治疗经验。活血化瘀法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刘培民教授在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治疗时结合理气化痰、清热解毒、祛湿益气、滋阴温阳,对多种肿瘤有较好疗效。

活血化瘀法的中医理论基础

历代中医著作中都有关于肿瘤的记载,散在于癥瘕、积聚、血证、虚劳等病证中,如《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作。”肿瘤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患者病变部位多有包块,符合中医学“血瘀”“痰凝”范畴。血瘀,又称瘀血,是肿瘤形成的多种原因之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大多为气滞血瘀,血出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因虚致瘀[1]。《医林改错·积块》记载:“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气滞是继血瘀之后肿瘤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全身血液的运行都依赖气的推动作用,气滞则血瘀,进而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一部位瘀积不行,形成瘀血,正如《血证论·吐血》说:“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气滞血瘀为肿瘤发病的重要机制,临床上气滞多表现为肝气郁滞,因此用药要考虑疏理肝气,配合活血化瘀之品,使气行则血行,因此治疗上应理气活血综合运用。

活血化瘀法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中医学讲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而肿瘤对人体的影响又错综复杂,因此在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时,应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肿瘤的分期以及多种辨证方法进行整体调节,把握好肿瘤治疗的攻补力度。癌症初期以邪实为主,可以重用活血化瘀、行气化瘀、清热祛湿化瘀等方法,尽可能达到早期遏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强调活血化瘀消除肿块的作用。中晚期肿瘤正虚邪盛,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情错综复杂,多数患者会出现阴阳失调、脏气亏损、气血不足,治疗应结合患者情况运用益气化瘀、温阳化瘀、养血化瘀等方法,调节气血阴阳,扶助正气,同时需顾护脾胃之气。

西医学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法能抑制肿瘤转移血管生成,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放、化疗相结合,具有减毒、增敏的作用,即减轻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较顺利地完成疗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放、化疗的疗效。

刘培民教授活血化瘀常用药物

治疗恶性肿瘤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益母草、牡丹皮、泽兰、苏木、三七、延胡索、郁金、牛膝、桃仁、莪术、五灵脂、土鳖虫、炮山甲等。对于破血消癥类药物,刘培民教授特别指出,因其药性峻猛,且大多具有毒性,易耗气动血、耗津伤阴,凡出血性肿瘤、阴血亏虚、久病、气虚体弱者应忌用或慎用,如在肿瘤早期,血证瘀结之坚固者,可适当选用攻坚之药,但需辅以扶正之品[2]。

刘培民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分型及辨证施治

①行气化瘀:对于血瘀兼气滞者,宜首选活血行气之品,如延胡索、郁金、乳香、没药、桃仁、五灵脂、陈皮、枳壳、木香、大腹皮、佛手;②清热祛湿化瘀:对于血瘀兼湿热者,宜活血药与清热利湿药同用,如丹参、益母草、泽兰、王不留行、穿山甲、黄芩、苦参、板蓝根、鱼腥草、射干、败酱草;③温阳化瘀:蒲黄炭、血余炭、三七块、茜草、紫河车、肉苁蓉、补骨脂;④养血化瘀:鸡血藤、当归、熟地黄、阿胶、何首乌;⑤活血化瘀:土鳖虫、全蝎、蜈蚣、水蛭、当归。

结论

活血化瘀法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治则,但在应用过程中须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重视血瘀的病因治疗,如针对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采用不同治法。中西医结合使用时,适当减少活血化瘀类药物的用量,充分发挥两种治疗方法在疾病各阶段中的作用,更好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加强对癌细胞繁殖的控制和杀灭(祛邪),最大限度地抑制活血化瘀类药物的副作用,阻止或者延缓肿瘤的进展,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3]。在肿瘤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适量地选用活血化瘀类药物,长期应用时注意顾护后天脾胃之气。常规治疗要与个体化治疗结合,治病同治人相结合。总之,在肿瘤综合治疗过程中灵活应用活血化瘀类药物,通过君、臣、佐、使合理配伍,趋利避害,在未来肿瘤治疗中一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如果能够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制定出肿瘤血瘀证的诊断、治疗、量化标准,就能使临床医生应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有所遵循,使活血化瘀类药物在治疗恶性肿瘤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87-288.

[2]高学敏.中药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311.

[3]于阳,李凯,孙桂芝.孙桂芝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6):1109-1111.

2016-11-24)

猜你喜欢
气滞类药物血瘀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话说血瘀证
基于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中医血瘀证研究概述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血瘀证源流考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