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气之阳盛阴虚论治失眠经验

2017-01-15 12:02郑文博通讯作者王小燕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9期
关键词:卫气知母赤芍

郑文博 通讯作者:王小燕(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从卫气之阳盛阴虚论治失眠经验

郑文博 通讯作者:王小燕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失眠;安眠汤;卫气;阳盛阴虚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指入睡困难、睡而不酣、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或整夜不能入睡的一类疾病。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率为38.2%。睡眠作为大脑重要的生理功能,对全身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睡眠障碍不仅是某些疾病的症状,更与许多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学习记忆受损、焦虑和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失眠有明确的相关性,且睡眠剥夺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病机

《内经》提出阳盛阴虚是导致失眠的病机之一,《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1]《灵枢·邪客》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1]其所谓“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故见“阳气盛”而“阴气虚”,终致不能眠。“阳气盛”是指卫气运行失常,夜不入于阴而留于阳分;“阴气虚”是指卫气不入于阴而言。盖卫气行于阴则寐。可见阳盛阴虚之不眠,实由卫气失常所致,此为失眠的基础病机,治疗应从卫气运行异常导致的阴虚阳盛论治,治宜泻阳补阴,调整卫气运行。笔者从“卫之阴虚阳盛”论治失眠,创制了以“泻阳补阴,调卫安神”为用的经验方——安眠汤。

安眠汤药物组成、功效及运用

1.安眠汤药物组成。知母、黄芩、川芎、茯神、生地黄、赤芍、半夏、麦芽、甘草,临证根据失眠程度随症加减运用。方中泄热之知母与泻火之黄芩合用,泄卫中之阳热;滋阴之生地黄与行血之赤芍同用,合补卫中不足之阴分;川芎、茯神,一行血中之气、一补卫气之体,促进卫气之运行有序不紊,半夏、麦芽厚仓廪之土,升发中焦脾胃之清气,促使卫气开阖自如。

2.安眠汤的运用。根据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本病分为6型。①心火炽盛: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者,加黄连、连翘;②肝郁化火:急躁易怒、目赤耳鸣、口干口苦者,加龙胆草、栀子;③痰热内扰: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者,加竹茹、枳实;④肾阴虚火旺: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者,加黄柏;⑤心脾两虚:心悸健忘、神疲食少、面色少华者,加龙眼肉、酸枣仁、当归;⑥心胆气虚:胆怯善惊者,加龙骨、牡蛎、琥珀等。若兼见早醒者则常合并肝郁,可加用柴胡、合欢花等解郁之品,临证酌情加减。

3.专病专证用药。在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基础上,重视专病、专症、专药的应用,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①知母:《神农本草经》记载,知母“性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2]。知母既泄卫中之阳热,又能补卫气之本,是直指病机之要药,临床上见入睡困难者用之效果颇佳。②赤芍:《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赤芍能直入血分,而营气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和,则卫气方可运行,知母泄卫气之阳热,赤芍去血中之坚积,两者合用使卫气不亢不热,正常出入。③麦芽:《本草经疏》提出麦芽功用与米芽相同,而消化之力更紧,其发生之气,又能助胃气上升,行阳道而资健运,故主开胃补脾,消化水谷及一切结积冷气胀满。

病案举例

患者,女,40岁,2016年11月10日就诊。主诉:入睡困难2年,加重1周。患者2年前因家人生病住院,出现入睡困难,躺床上2 h还不能入睡,无心烦、口干,后在多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失眠”,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右佐匹克隆片等药治疗,初期服药能改善情况,近1周又出现彻夜难眠。症见:入睡困难,彻夜难以入睡,晨起头昏沉,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纳可,小便稍黄,大便可,舌淡红,苔薄黄,脉细。西医诊断:失眠。中医诊断:不寐;辨证:阳亢阴虚,卫不入阴。治宜泻阳补阴,行卫调平。方用安眠汤:知母12 g,黄芩10 g,川芎10 g,茯神20 g,生地黄12 g,赤芍10 g,清半夏6 g,麦芽3 g,甘草6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6年11月14日二诊:入睡时间仍长,但可入睡,彻夜不眠情况改善,近来出现纳差,大便溏,舌淡红,苔薄黄。上方加党参12 g,白术15 g,砂仁6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6年11月21日三诊:患者诉能在30 min内入睡,无乏力,便溏,纳可,舌淡红,苔薄,脉细。用药对症,因其长时间失眠,心神常时不宁,耗伤心血,二诊方再加丹参10 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患者夜间入睡困难、日间乏力、头昏沉,即“昼不精,夜不瞑”的异常状态;小便稍黄、舌苔薄黄,此乃卫阳气分之热,脉细为阴不足之象,与卫之阳亢阴虚、行阳不入阴病机相符,方投补阴泻阳之安眠汤,效果良好。二诊患者素体脾虚,服泄热药后,出现纳差、便溏等症,加用健脾益气之党参、白术、砂仁等而收功。三诊之丹参有未病先防之意。

结论

睡眠觉醒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脑干的中缝核、孤束核、脑桥背内侧被盖的蓝斑头部、视交叉上核、丘脑均可诱导睡眠的发生。上述神经生理功能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易化作用增强,以及参与其中的神经解剖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都可以导致失眠。失眠的治疗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有睡眠教育、认知、光照等;药物治疗有苯二氮类、非苯二氮类、抗焦虑、抗抑郁、激素替代治疗等,疗效良好,但是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不可避免。而中医作用安全,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神农本草经[M].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55.

R.20170606.1041.010.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7-06-06 10∶41∶00

2017-12-1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555.

猜你喜欢
卫气知母赤芍
知母的炮制工艺及其对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基于HS-SPME-GC-MS和PCA分析知母及其 制品的挥发性成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呼伦贝尔野生赤芍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赤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论“卫出三焦”与脏腑的关系※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新疆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