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畜牧业司左玲玲处长在21世纪第二届全国蜂业科技与蜂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17-01-15 15:24
中国蜂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养蜂业蜂业蜂产品

·蜂具、蜂药、蜂产品广告……(1~5,9~10,40,46页)(增1~38)

农业部畜牧业司左玲玲处长在21世纪第二届全国蜂业科技与蜂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大家好!

在深秋香山红叶最美丽的时节,中国养蜂学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1世纪第二届全国蜂业科技与蜂产业发展大会隆重召开了。全国性蜂业科技与产业发展大会,是新世纪推动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会议。会议聚焦蜂产业转型升级、蜜蜂健康养殖、蜜蜂授粉、蜂产品质量安全等事关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全面总结“十二五”期间我国蜂业科技发展成果,交流全国各省及国际蜂业发展动态与趋势,将对促进全国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十二五”蜂业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农业部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养蜂业生产方式转变。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我国养蜂业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全国蜂蜜产量46.8万吨,比2010年增长16.7%,居世界首位;蜂王浆产量约4000吨,蜂花粉产量约6000吨,蜂胶产量约350吨。蜂产品出口大幅增加,2014年蜂产品出口金额达3.53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63%。

一是蜜蜂生产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颁布《养蜂管理办法(试行)》,着力推广标准化养蜂,通过组织实施标准化养蜂示范项目,推行《全国蜜蜂标准化养殖规范》,在养蜂优势区域开展标准化技术培训。目前,全国年饲养100群以上蜜蜂的养殖场(户)比重超过30%,较“十一五”末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在北京、浙江、江苏等省建立了近30个标准化示范点。随着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我国蜂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2014年,我国蜂蜜终于登上了国际舞台,在国际蜂联(APIMONDIA)大奖赛上拿了金、银、铜12枚奖牌的好成绩,填补了我国蜂蜜国际奖的空白。2015年,中国蜂业代表团又在沙特的亚洲蜂联(AAA)大会上再次获得了11枚金、银、铜奖牌,充分证明我国是可以生产出优质蜂产品的。

二是蜂业科技研究取得明显进展。启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为依托单位,设1个首席科学家岗位、4个功能研究室和20个科学家岗位,在我国主要养蜂地区设立综合试验站21个。体系针对蜂种、饲养、病虫害、授粉、蜂产品加工和质量安全等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协同攻关,为蜂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蜜蜂授粉增产技术大力推广。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技术逐步得到普及和应用。2014~2015年,在全国建立了一批示范基地,以油菜、大豆、向日葵等10多种蜜源植物或虫媒授粉植物为主,开展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有力地推进了蜜蜂授粉机制的建立。

四是蜜蜂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国有种蜂场91个,种蜂(王)生产规模达17万只,培育了蜜蜂配套系“中蜜一号”,供种能力不断提高。同时,着力加强资源保护与开发,在北京、吉林、江西、湖北、黑龙江、四川等省建立国家级蜜蜂基因库、保种场和保护区10个,初步构建了基因库、保护区、保种场相结合的蜜蜂品种资源保护机制,为保护蜜蜂品种资源和推广优良品种奠定了基础。2016年,我们利用现代畜牧业发展扶持资金,在山东启动了种蜂补贴试点,将对蜜蜂良种推广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五是蜂业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养蜂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在技术指导、生产互助和维权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60%以上蜂农加入专业合作组织,蜂农与企业的蜂产品产销衔接更加紧密;中国养蜂学会及各省行业组织在技术培训、产销衔接、信息发布、维权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河南、浙江、四川3省蜂蜜产量占全国的49%,养蜂业已逐渐成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此外,我司积极协调将部分蜂机具列入农机补贴范围,明确将养蜂专用平台(含蜜蜂踏板、蜂箱保湿装置、蜜蜂饲喂装置、电动摇蜜机、电动取浆器、花粉干燥箱)列入补贴范围。

养蜂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对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蜂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受产业基础薄弱和外部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养蜂业可持续发展仍面临不少的制约因素。一是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蜂业发展平均养殖规模、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低,生产效率普遍不高。二是蜜蜂授粉推广难。全社会对蜜蜂授粉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专业化授粉蜂群数量仍然较少,蜜蜂授粉增产技术普及率不高。三是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蜜蜂饲养环节违规使用兽药及违禁药物现象时有发生,蜂产品掺杂造假、以次充好现象突出。四是蜂病综合防治技术应用不广,蜂农防治蜂病习惯于蜂药治病,忽视综合防治,蜂螨、中蜂囊状幼虫病等疫病频发。五是养蜂队伍老龄化严重。蜂农年龄普遍偏大,学历水平低,知识更新慢,难以胜任现代蜂业发展要求。

二、“十三五”蜂业发展思路和措施

“十三五”期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精准扶贫的推进,蜂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农业部将坚持生态、安全、优质的发展理念,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养蜂生产方式转变,推进标准化规模生产,大力推广应用蜜蜂授粉技术,加强地方蜂种资源保护与开发,提升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加快养蜂标准化规模生产。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将养蜂纳入创建范围,完善示范场标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扩大标准化养蜂示范项目实施范围,持续推动养蜂机具购置补贴试点,提高养蜂生产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制定发布养蜂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促进蜜蜂健康养殖等高效实用技术推广。

二是积极推广蜜蜂授粉技术。加强舆论宣传与引导,积极营造推广蜜蜂授粉的良好氛围。在总结蜜蜂授粉示范经验的基础上,以设施大棚作物授粉为重点,加大养蜂授粉增产增效模式推广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专业授粉蜂场。制定樱桃等作物的蜜蜂授粉技术规范,逐步完善配套技术措施。

三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加大畜禽良种工程项目投入,加强种蜂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抗逆高产新品种培育,提升优良种蜂供应能力。组织实施种蜜蜂良种补贴试点,推广使用优良种蜂。加强蜜蜂品种资源保护,完善活体保护与分子保护相结合的国家蜜蜂基因库,加强保护区、保种场建设,提高中华蜜蜂、新疆黑蜂、东北黑蜂等资源保护能力。

四是提高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展有毒蜜粉源植物分布调查,降低毒害物质污染蜂产品风险。推动完善蜂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制定蜂场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健全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充分发挥地方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优势,加强蜂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指导与服务。

五是提升蜂农职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养蜂大户、养蜂合作社等新型蜂业经营主体,推动开展从业者职业技能鉴定,加快培育新型职业蜂农队伍。综合运用技术培训、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装备等多种措施,改善蜂农的生产生活条件,吸引更多年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加入,增强蜂业发展活力。

三、强化科技支撑,凝聚行业合力,助推蜂业转型发展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蜂产业发展,中央领导多次对养蜂业发展做出指示。农业部领导对蜂业发展也非常重视,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刚到畜牧处工作不久,韩长赋部长主持召开蜂业发展专题会议,听取蜂业发展情况汇报,部内有关司局、蜜蜂所、养蜂学会和蜂产业技术体系参加会议。韩部长强调,要认真落实《全国养蜂业“十二五”规划》,创新蜂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广蜜蜂授粉增产技术,加强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养蜂科研攻关。蜂业发展任重道远,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动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强化蜂业科技支撑。蜂业科技进步是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我感到,我国的蜂业科技工作者有着很强的奉献精神,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作为蜂业科研的国家队,办公条件、物质待遇等都十分有限,地方和基层的科技工作者工作更为艰苦,但大家围绕蜂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今后,希望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和广大蜂业科研工作者要结合生产实践,在专用品种培育、主要蜂病防治和低残留蜂药研发等方面,加强研发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蜂业生产水平。要加快培育产品优良的高产品种,选育各类农作物专用授粉蜂种;深化蜂病病理研究,完善蜂病防治规程;研发针对性强、降解周期短的蜂药,降低蜂药使用对蜂群、产品的影响。

第二,凝聚蜂业行业合力。小蜜蜂是个不容忽视的大产业,养蜂业是一项甜蜜的事业,事关绿色发展、农牧结合,事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现代生态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产业技术体系估算,我国蜂农总数估计有30万左右。专家、企业、协会在蜂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一定要拧成一股绳,多从产业发展大局想问题、办事情。2016年,部里农机化司支持我们在山东实施养蜂工机具示范推广项目,从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中安排资金1000万元,对全国11个省养蜂场户、合作社购买蜂机具给予补助。请有关省蜂业主管部门、养蜂协会按程序、按规定、按标准认真组织实施。有两点再强调一下,一是可以补养蜂平台,坚决不能补蜂车;二是要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养蜂机具生产企业和蜂农一视同仁。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将是检验我们行业整体工作水平的“试金石”,一定不能有明显的硬伤。

第三,加强蜂业发展总体谋划。按照部领导的要求,畜牧业司对蜂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深入了解和调研,我也一直在思考,与畜牧业其他产业相比,蜂产业发展具有更加明显的资源依赖性,原始转地放蜂为主的生产方式将长期存在,转型升级和现代化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未来谁来养蜂、在哪养蜂、怎么养蜂等问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逐一破解,真正为养蜂业发展找到一条出路。对于蜂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希望各位专家、企业立足蜂业发展实际,多做有价值的探索,在发展模式、商业模式、产业组织形式等方面总结提炼更多经验和做法。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蜂产品掺杂掺假等问题,在推进标准制、修订和政府执法监管的同时,也请行业协会多动脑筋,在推介优秀品牌、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总之,在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的关键时期,促进养蜂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谋发展思路,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形成蜂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希望与会的各位代表面向世界蜂业科技前沿,充分交流研讨,进一步明确我国蜂业科技创新目标,引领全国蜂业持续健康发展。希望全体蜂业工作者奋发工作,开拓进取,为满足蜂产品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生态增效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养蜂业蜂业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鄂西武陵山区五峰县及周边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策略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
对绍兴市柯桥区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