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对常见脑部病变的诊断价值评价

2017-01-15 15:23曹慧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0期
关键词:脑部急性期胶质瘤

曹慧新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阜新 123200)

简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对常见脑部病变的诊断价值评价

曹慧新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阜新 123200)

本文概述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鉴别和诊断脑梗死、脑肿瘤、脑出血及脑部其他病变上的意义和作用,并对DWI技术在脑部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做以简要评价。

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脑部病变;鉴别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1986年Le Bihan等又将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首次应用于生物组织中[1]。DWI成像是应用水分子随机的、无规则布朗运动原理,利用被检体像素内水分子的不同运动状态而成像,它能够反映微观运动的内部信息和微观组织结构,实现了在分子水平呈现人体各组织的功能状态特征。DWI较常规MRI在脑组织的生存和发育信息提供上有潜在性和唯一性的优势,DWI较其他检测手段在显示急性脑梗死与其他脑急性病变的鉴别上也有敏感性和准确性的优势。如今,DWI在医学影像学领域被广泛应用。

1 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常规MRI可以区分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但是对于急性脑梗死的病灶,有30%~60%的概率MRI检查难以发现。DMI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应用,使其在超急性脑梗死的部位和范围的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可达100%。

王康等[2]对20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在发病时间<6 h的超急性期和发病时间7 h~3 d的急性期,DWI检测出61例患者患有梗死灶,而MRI在急性期只检测出18例。其他研究[3]也证实了DWI能在脑梗死患者发病<6 h的超早期显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DWI检查较常规MRI的敏感度和准确率效果更佳,还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相关预后信息并指导早期溶栓治疗[4]。心房颤动、高血压及高龄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在临床诊断上要综合考虑这类因素的影响。在医疗成本上,DWI较MRI也具有优势。早在10年前,有些作者从成本效果比的角度推算DWI的医疗费用,与CT相比,可节约23.78%的医疗费用,与常规MRI相比,可节约14.64%的医疗费用,可见,利用DWI检测急性脑梗死病灶,即快速准确,又经济实惠[5]。

2 DWI对脑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众多研究认为,ADC值对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无明显鉴别诊断价值,但是DWI与ADC图结合,特别是瘤周水肿区的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更有利于判断肿瘤的组织成分,特别是未增强的瘤灶[6]。

于柯对60例脑肿瘤患者的肿瘤鉴别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脑膜瘤实质区与胶质瘤、转移瘤实质区ADC值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胶质瘤周水肿区与脑膜瘤、转移瘤周水肿区ADC值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牛蕾等的研究也发现脑转移瘤近侧水肿区rADC值显著高于脑胶质瘤周围近侧水肿区;脑转移瘤周围近侧水肿区rADC值显著高于远侧rADC值,利用rADC值可以将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区别开来。马德晶等回顾性分析20例低级别胶质瘤和55例急性或亚急性阶段脑梗死患者的DWI表现,低级别胶质瘤与脑梗死患者病灶之间平均ADC值、rADC值、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及相对指数表观扩散系数(rEADC)值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这些数据能够鉴别低级别胶质瘤和脑梗死。马越分析了DWI检测脑胶质瘤病变的ADC值,发现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可提示脑胶质瘤的级别,ADC值也可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最小ADC值代表的区域就是肿瘤恶性程度最高的区域。因此,在穿刺手术穿刺活检前对患者先进行DWI的ADC值检测,可以明确病灶的类型、肿瘤级别和恶性程度,提高成功率。

3 DWI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前临床上仍以CT检测作为脑出血检测的“金标准”,但是在脑出血的急性期的诊断上,DWI检测为首选.有学者认为通过结合ADC图及b=0的DWI基础采集像,结合病变的部位及形态,DWI可以对急性脑出血作出准确诊断。

有学者通过对10例脑出血的患者研究也证实了DWI对超急性期脑出血检测的准确性。有学者认为DWI能够鉴别脑梗死与脑出血,敏感度高,丁薇分析的56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中,DWI阳性31例,其中24例确诊为脑血栓,7例确诊为短暂性脑出血,可见,DWI检测能准确的将脑出血与其他脑病变区别开来。有学者发现DWI信号在自发性脑出血整个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中具有规律性变化特点,在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分期中具有实用价值,值得关注。

4 展 望

DWI在常见脑部病变的诊断上有着其他诊断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在急性、超急性脑梗死的检测上更具有敏感度高、准确率大等优点,对于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临床中适合推广应用此种诊断方法。

[1] 李广义,程起元.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31(1):12-15.

[2] 王康,邓杨,王明贵,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4):189-190.

[3] 张福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5,14(4):45-47.

[4] 马清,黄清玲,肖朝勇,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2):137-138.

[5] 张顺,王大慧.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临床价值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39-41.

[6] 陈建唐,诸景辉,叶旦阳,等.急性多发脑梗死危险因素及病因学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5,10(8):58-60.

R445.2;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30-0019-01

猜你喜欢
脑部急性期胶质瘤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骨形成蛋白- 4 在人类胶质瘤中的研究现状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