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评估中超声的临床作用分析

2017-01-16 04:07胡芝娥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3期
关键词:瓣膜病退行性颈动脉

胡芝娥

(沈阳中医院电诊科,辽宁 沈阳 110004)

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评估中超声的临床作用分析

胡芝娥

(沈阳中医院电诊科,辽宁 沈阳 110004)

目的 对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评估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收治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和非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别43例和44例,将其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经脉内膜增厚以及斑块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分别是(55.8%/5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25%/2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能够第一时间明确患者病情发展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患有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逐渐增多,这类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根据研究发现其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关系[1]。选取合适检查方法对患者的病情予以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病情诊断多应用超声检查,其操作简单、对患者不造成任何伤害,同时检查诊断率较高,已经被越来越多患者及医护人员所认可。本次实验对43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用超声检查,下文为具体实验过程、结果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共87例,将其中43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该组均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与此同时将另外44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该组均为非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所有患者中男性为51例,女性为36例,年龄为59~87岁,平均年龄为(72.5 ±5.12)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度的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标准,观察组均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并排除患有无心机病、恶性肿瘤、对超声耐受性等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及性别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并对其颈部情况进行记录。选用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NAS-1000HF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指定一名专业专业人员进行两组患者的检测工作。将探头的频率调整为L9-3MHz,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平躺,然后将颈部完全暴露出来后,对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以及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膨大处进行常规的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情况。当颈动脉后壁内膜表面到中膜外表面垂直距离≤1 mm时为正常值,反之则表示经动脉内膜出现增厚。在颈动脉内膜出现突出管腔的异常回声时,主要表现为回声频率不均匀,则表示出现颈动脉斑块。

1.3 观察指标: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的检查数据,将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进行研究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指标用%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颈动脉B超检测后,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增厚11例,检出率25.0%;颈动脉斑块9例,检出率2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24例,检出率55.8%;颈动脉斑块22例,检出率51.2%。观察组与对小号组相比,观察组检出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又被称之为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其主要是指心脏正常的瓣膜或者略微出现异常的瓣膜,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心脏瓣膜的缔结组织出现纤维化与退变,使得心脏的瓣膜出现增厚、变硬的情况,从而导致心脏瓣膜出现关闭不全或者狭窄的情况[2]。从中可以看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原因与年龄有着密切关系,即年龄越来越大发病的概率也就越来越高,但是导致该病发生的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老年人身体中缺乏严重的维生素D,会使得甲状旁腺水平上升,骨组织中的钙离子快速向软组织转移,从而引发退行性心脏瓣膜病[3]。随着我们临床医学的水平不断进步,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有着内在关联,在冠状动脉内膜以及心瓣膜后瓣叶心室表面均出现凝聚的泡沫细胞,而这些泡沫细胞就表示心脏出现早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从中可以看出动脉粥样硬化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病理学原理具有相近性。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的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55.8%/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55.8%/5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主要诱发因素,可以看出动脉粥样硬化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4]。

综上所述,在利用超声波对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诊断中可知,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密切相关,所以在临产上对确诊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积极采取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措施,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

[1] 杨付云.超声在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4(20): 324-326.

[2] 付祖凤,王玲.超声在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9):20-21.

[3] 刘伟,郭丽云,贺英.超声在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中的作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2):324-326.

[4] 刘金苹,全金梅,谭立忠.瓣膜钙化性病变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病理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20-21.

R541.4

B

1671-8194(2017)13-0139-01

猜你喜欢
瓣膜病退行性颈动脉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