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课提问策略探微

2017-01-16 01:32姚桂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戏阅读课思维能力

姚桂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阅读修养,已然成为教学者的共识。作为初中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但通过加强提问策略研究,重视课堂提问环节,也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建立师生互动的长效机制。本文从对初中语文阅读课提问环节的研究入手,提出了具体的提问策略。

一、阅读课提问应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少教师将课堂提问当做无关紧要的环节,对提问内容缺乏研究和选择,导致所提问题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究其原因,这类问题颠倒主次,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而无法获得学生的共鸣。所谓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就是要求教师在提问过程中突出针对性,抓住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对一些边缘性问题则一带而过。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时,重点要让学生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因此教师要详问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围绕这几个问题发问,容易抓住全文的重心,激发情感。

二、阅读课提问应注重启发学生

提问环节对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重要过程。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对待阅读课的学习态度和倾向也具有显著差异,因此,教师的提问环节要注重启发学生,使学生发现阅读课的趣味性,同时深刻理解阅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进行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就是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情感上的双重享受。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一文时,多媒体播放歌曲《童年》,教师提问: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回想起了哪些难忘的往事,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也在回忆,她回忆了些什么呢?这些记忆对她有什么影响呢?教师以歌曲铺设氛围,激起共鸣,提出两个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阅读兴趣,迅速进入文本。

三、阅读课提问应突出问题的层次性

初中语文阅读课提问应避免单调性,即直奔主题,而应层层推进,从一系列小问题出发,使学生的思维主动向核心问题发散,即阅读课提问要突出问题的层次性。教师不能总是设计一些简单、单调的问题,还应提问一些综合性较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接受度,教师需要在此之前提问一些相关的小问题,进行层层铺垫。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时,教师提出的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是“作者描绘的父亲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父亲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请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论述”。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小问题,层层递进,向最终目标靠近。首先,教师可提问学生“文中作者的父亲身上体现了哪些优良品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绘父亲的词句并进行分析。紧接着,教师请同学们各自说一说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讲述。学生将自己的父亲与作者的父亲紧密联系起来,反映了中国传统父亲的基本形象,进而能够更好地回答综合性问题。

四、阅读课提问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课提问环节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发挥思维能力,当教师有意识地将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提问时,学生的思维便会自觉进行发散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必将获得显著提高。另外,教师还应善于结合课外阅读资源进行提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社戏》时,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儿时观看社戏的一些趣事,表达了对儿时生活的追忆向往之情。教师围绕这篇课文提问时可专门就“社戏”这一民间戏剧形式进行发问,如“同学们知道社戏和我们熟知的传统戏剧形式有什么区别吗?”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课外阅读积累,具有很强的发散性。

五、阅读课提问应发扬创新精神

在传统教学思维中,教师总是将提问环节当做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既定的教学时间要求,因而敷衍了事,缺乏实质性内容,这也导致了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效率的整体下降。然而,提问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升华课堂教学内涵、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过程。因此,初中语文阅读课提问环节应摒弃传统思维,加强思维创新、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以一个“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这个“主要问题”再设计出一系列小问题,从而达到紧扣主题、切实高效的目的。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课提问策略的实施既要加强问题内容的研究,最大程度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又要创新提问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结合各种新鲜有趣的元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猜你喜欢
社戏阅读课思维能力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