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结合”与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分析

2017-01-16 12:46冷显志李宗香
东方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控制大学生

冷显志+李宗香

摘要:体育是与运动风险相伴相生的,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大多是自主进行,运动风险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本文从“体医结合”的角度阐述对大学生运动风险进行控制,希望为大学生更好地控制运动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医结合;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

1 前言

高校开展一切体育课程以及进行学生体质测试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了解学生的机能与健康状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许多大学生开始自觉地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去。随着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项目的增多,体育运动风险也伴随而来,风险的类型、严重程度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高校体育对人体的健康也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增进学生身体素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会给体育运动参加者带来了一定的运动风险;本文从体医结合角度对大学生运动风险的控制进行探讨,从而为构建大学生运动运动风险控制理论体系提供有用依据,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 运动风险及分类

运动风险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概括的来说“运动风险”就是指在一切体育运动或身体活动(包括体育健身运动)中可能发生的对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因子或能引起隐藏的、负面的影响的、具有不明确性的事件的总称。

运动风险相比于运动损伤其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运动风险不仅包括运动损伤(如常见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等)、运动性病症(运动性低血糖、运动性血尿和蛋白尿、运动性猝死等),还包括运动伤害(出血、骨折、休克等)等。

3 体医结合与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分析

“体医结合”对大学生运动风险进行控制就是运用体育运动的方式促进健康,同时又将医疗加入到体育运动之中将运动风险率降到最低或者将运动风险的影响减少。体育和医疗各有优势但也各有不足,体育能促进健康但伴随着运动风险,医疗能治疗运动损伤但不能代替体育对机体功能的康复作用。

3.1 体医结合与运动前运动风险评估

在每一届新生正式开学上课之前,对新生进行医学健康体检的基础上增加健康体适能的测试(包括心肺机能、肌肉适能、身体成分和柔韧适能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对学生个体进行运动风险、健康状况(这里的健康是指健康中的身体健康,包括拥有健康的身体、维持健康的能力)、健康体适能进行评估。运动风险评定的目的是筛选出那些在运动中容易出现风险的个体,如体弱者或者有疾病者,使这部分学分直接进入医疗监控之中,使教师在体育课上有区别的安排运动内容和运动负荷。健康状况评估的目的是看脏器是否有疾病和发现潜在的疾病,对运动风险等级进行评价,分为有很大风险,较大风险,较小风险,小风险等不同级别。健康体适能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的适应学习和日常生活身体能力的主要组成成分、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进行评价。

在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体适能评估之后,根据检查结果在校医和健康体适能专业人员之间建立联系,将学生分为基本组(身体健康无异常,有一定的运动史)、准备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异常,平时较少参加运动且身体素质较差者)和医疗体育组(身体发育不良,不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者),并制定出相应的运动处方,学生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有疾病者通过运动锻炼和医疗来恢复健康,其他学生可以通过运动增强体质。

3.2体医结合与运动中的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是指运用医学、卫生学、生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对从事体育运动的人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和观察,评价其发育水平、训练水平和健康状况所采用的手段和措施。高校运动医务监督的目的是使学生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和训练,使各种安全、卫生措施得以实施,促进健康、预防运动性伤病等。除了医务监督,运动锻炼者也要学会必要的自我监督,自我监督包括心率、运动心情、食欲、睡眠等。

3.3运用“互联网+”进行医务监督

首先,利用网络建立学生健康管理体系,利用云数据将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质测试成绩、运动史、疾病史等等传入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体适能水平。

其次,为了避免没有专业的运动指导而导致盲目运动引起的运动风险,开发适合大学生的体育运动APP,与商业的运动APP相比来说更加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些运动APP的入口端可以是微信公众平台、QQ、微博和PC平台端网站等;学校的运动APP不仅与学校的健身场馆、体育赛事、校医、体质测试中心、学校体育指导员还有体育用品等联结在一起,形成学校体育健身微社区(运动圈);还可以在健身器材上设二维码,学生既能了解器材的使用方法,也可以了解设施的具体情况,APP中还可以设置个人运动处方以及提醒等菜单;并且运动APP能够将将康体适能与周边的朋友进行对比,分享运动的体会,最重要的是每个月、每个季度或者一年,运动APP会对个人运动效果做出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运动处方做出相应的调整。

最后,还可以利用可穿戴运动监控装备对运动过程进行监督,如运动手环和腕带等与运动APP绑定对运动中的心率、血压甚至是运动前后睡眠质量对比等进行监控,防止过度运动,学生还可以对运动中的问题反馈给系统,系统可以给出相应的建议。

3.4 运动防护师对运动风险进行监控

在去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李国平提出“推进运动防护师队伍建设”的提案,这项提案正在落实,“运动防护师”作为一种新兴行业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运动防护师的职能是在体育运动中对运动损伤进行预防、评估、急救、治疗和康复的人员;每所学校可以培训、配备几名“运动防护师”可以有效减少体育运动风险的发生率,“运动防护师”是体育和医疗有效结合的产物。

3.5体医结合与运动后健康体适能恢复

研究表明运动前、中、后的营养补充显得越发重要,不仅可以给机体补给充足的能量,还可以延迟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对机体有保护作用。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性疲劳与运动风险的产生有很大的相关关系,运动性疲劳发生的理论包括衰竭学说、堵塞学说、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自由基破坏学说等,大都说明能量缺乏,代谢产物堆积需要运动后膳食营养的补充。学校或是运动APP制定的运动处方还要包括运动后的营养补充说明才能有效的缓解运动性疲劳,减少运动风险的发生。

4 结论

大学生运动风险不可避免但是具有可控性,在“体医结合”的背景下,高校运用体育、医疗共同对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在运动前、中、后分别进行运动风险评估、医务监督和健康体适能的恢复。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对高校“体医结合”建设提出了要求:(1)培养“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2)教师队伍建设,(3)体医结合服务平台建设,(4)寻求社会的支持。学校可以通过将运动、健康和医疗等其他多种资源整合起来,使运动促进学生的健康,减少运动风险的发生率或影响,使运动成为日常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成明祥.体医结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6

[2]陈德明,李晓亮.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

[3]冷显志,李宗香.手段论与目的论视角下学校体育的有效性思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4(4)

猜你喜欢
控制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