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28卷)(总第109~112期)总 目 录

2017-01-17 17:39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泥石流滑坡边坡

2017年(第28卷)(总第109~112期)总目录

地灾防治论坛

用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论学习贯彻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精神

范宏喜(1)

让科技助力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以陕西镇安地质灾害防治“五化”模式为例

李 媛,杨旭东,房 浩(2)

链状地质灾害的特征与防范应对

殷跃平(3)

论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对策

刘传正(4)

热点关注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分析研究与趋势预测

关凤峻,沈伟志(1)-(1)

解译“中国天眼”的地质密码

王瑜(Ⅰ)-(4)

特别关注

四川茂县“6·24”特大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

温铭生,陈红旗,张鸣之,褚宏亮,王文沛,张 楠,黄 喆(1)-(3)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考虑地震动地形效应的边坡破坏概率——以金沙江下游新市镇附近边坡为例

刘爱娟,郑 路,刘铁新,李丽勤(4)-(1)

后缘裂缝充水对裂口山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杜常见,易庆林,张明玉,孟绘坤,文 凯(13)-(1)

基于不同方法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对比分析——以四川汶川七盘沟泥石流为例

杨小凤,朱 军,曹云刚,龚 竞,曹振宇,尹灵芝(22)-(1)

汶川震区清平乡绵远河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

周纵横,任光明,许英杰,王 猛,余天彬,马晓波(30)-(1)

甘肃兰州某黄土建筑高边坡失稳原因及补强治理方案

赖国泉,任庆钊,张俊德(36)-(1)

青海同仁隆务镇西山岩质切层滑坡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分析

朱 飞,彭红明,王占巍,贾 君(43)-(1)

四川峨眉山市王山-抓口寺滑坡滑带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褚宏亮,孙长勇,张希夷,李成皓(48)-(1)

基于深部位移监测的滑坡形成机制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薛 涛,王振华,孙 萍,王博超(53)-(1)

山区公路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评定方法粗探

王华俊,徐洪科,董理金(62)-(1)

四川美姑洛高依达流域泥石流灾害分析

胡云鹏,邵 海,冯文凯,魏昌利,殷志强,张 瑛(67)-(1)

陕西蓝田铜鹅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马鹏辉,彭建兵,朱兴华,同 霄,周 勇(75)-(1)

矿山泥石流险情的变权云模型综合预测

梁伟章,赵国彦(82)-(1)

湖北恩施地区滑坡灾害成生规律

彭丽娟,吴益平,王 飞,李曜男(1)-(2)

基于离散元的矿渣泥石流运动过程研究

林玫玲,简文彬,胡海瑞,黄俊宝(10)-(2)

反复冻融条件下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王掌权,许 健,郑 翔,任建威(15)-(2)

库水位下降和降雨对重庆万州下坪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张夏冉,殷坤龙,李 烨,夏 辉,付小林(22)-(2)

川西南美姑河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堵河效应分析

王志刚,殷志强,邵 海,余 洋(30)-(2)

云南鲁甸Ms6.5级地震震区滑坡易发性分析

常 昊,张 吕(38)-(2)

硅质岩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以广西资-兴高速公路边坡为例

张 莹,苏生瑞,李景山,苏 忆(49)-(2)

库水位下降条件下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尹晓萌,晏鄂川,杜 毅,雷玉菊,谭朝瑞(8)-(3)

黄河上游松坝峡特大型滑坡堰塞湖及地貌效应研究

魏占玺,马文礼,肖建兵,殷志强,魏 刚(16)-(3)

基于IDA-MC方法的公路边坡震害风险概率评价

于 伟,折学森(24)-(3)

甘肃通渭县黄土地震滑坡分布特征及发育机理

彭 达,杨 顺,李孝波(31)-(3)

露采矿山台阶边坡结构面特性与破坏机制分析

毛元静,李 瑶,和大钊,王 璐(39)-(3)

西藏拉萨地区冻融作用对溜砂坡天然休止角的影响

张俊巍,田荣燕,薛现凯,马老二(46)-(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康乐县泥石流沟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王俊豪,金华丽,倪天翔,管建军,徐维迎(52)-(3)

贵州福泉滑坡冲击水塘涌浪过程分析

吕 刚,朱要强(1)-(4)

岷江上游典型泥石流活动特征及其易发性评价

林虹宇,丁明涛,佘 涛,杨江涛(6)-(4)

碎屑流冲击下的桥墩动力响应特征分析

毕钰璋,何思明,王东坡,孙新坡,闫帅星,周宇博,陈 政(16)-(4)

新疆伊宁县皮里青河滑坡成灾机理分析

魏云杰,邵 海,朱赛楠,黄 喆,王文沛,石爱军,庄茂国(22)-(4)

云南鹤庆“8.12”水箐沟泥石流灾害成因分析与特征量估算

杨 伟,张 恒(27)-(4)

降雨对黄土路基边坡的冲刷规律

张 雁,高树增,闫超群,黄 升,刘 彬,方新海,葛宜伦(34)-(4)

地面变形灾害及其他

湖北武汉市典型地段岩溶塌陷风险评价

崔霖峰,陈邦松,涂 婧,杨 涛,李海涛(59)-(2)

广东珠海-坦洲地区地面沉降风险评价

段 梅(69)-(2)

地震荷载下风积沙路堤动力响应规律

韦 锋,李文菊,张富贵,杨兴振(78)-(2)

武夷山风景区红色砂砾岩剪切声发射实验

雷能忠,张向波,钟瑜隆,柯荣利,李世峰(85)-(2)

采空地面塌陷及地下开挖相关问题

采空塌陷区地表裂缝发育规律分析

王云广,郭文兵(89)-(1)

条带开采采空区覆岩移动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杨 逾,于洁瑜,王 宇(96)-(1)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不明采空区积水探测中的应用

题正义,张小双,乔 宁,迟 磊,潘 进,陈 鹤,张璐宇(102)-(1)

某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及中空锚杆注浆效果分析

刘天毅,孟陆波,高美奔,成 威,郑建国(108)-(1)

断裂构造分形及其在矿山突水评价中的应用

周 阳,陈江峰,肖新成,熊法政(115)-(1)

矿山地质灾害及地下开挖相关问题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山区矿山泥石流潜势度评价

文光菊,邓文杰,杨 乐,彭海游,谢晓彤(92)-(2)

隧道典型致灾构造及突水模式分析

贺振宇,郭佳奇,陈 帆,檀俊坤(97)-(2)

基于声波测试的爆破震动对巷道围岩体累积损伤分析

邢东升,王李管,刘晓明(108)-(2)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设备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蒋 凡,郝文杰,张晓飞(115)-(2)

露天矿区滑坡压煤后减少二次剥离的回采方法

韩 猛,纪玉石,王孝亮(121)-(2)

承德武烈河流域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定量化评价

王瑞丰,翟延亮,于 军,刘宏磊(124)-(2)

采矿引起的将军崖岩画区倾倒变形机理及治理措施分析

宋京雷,郝社锋,岳 翎,李后尧(40)-(4)

采动作用下煤矿区地表裂缝发育机理与特征分析

朱川曲,黄友金,芮国相,周 泽(47)-(4)

露天矿顺倾软岩边坡稳定性三维效应及其应用

王 东,赵明明,贾宏君(53)-(4)

基于数值模拟的房柱式采空区关键层-岩柱系统破坏机理分析

管永伟,魏义强,杨振江,李志军,武 军(59)-(4)

基于极限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条采岩层稳定性分析

杨 逾,刘文洲(64)-(4)

岩溶地面塌陷与岩溶突水

江西莲花县城区岩溶塌陷发育条件及成因分析

刘建兵,黄永泉,杨 曼,危洪波,储晓东(58)-(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徐州地铁沿线岩溶塌陷稳定性评价

贺怀振,魏永耀,黄敬军(66)-(3)

岩溶隧道断层面突水灾害的力学机制

张军伟,孟宗衡,曾 艺,陈 拓,申明德,梅志荣(73)-(3)

地质灾害综合评价及其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台风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曾维刚,吴 福(121)-(1)

小流域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李佩佩,沈军辉,燕俊松,陈 亮(128)-(1)

近百年来阿富汗Ms≥7.0地震对称性规律及趋势分析

张 平,延军平,唐宝琪,王文静(135)-(1)

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的搬迁补助方案优化

唐 洋,李 鹏,余红卫,赖建桥,吴 洪,高小明(141)-(1)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NSS自动化监测数据粗差分析

魏世玉,李 川(146)-(1)

基于02C卫星数据的四川省重点区域卫片预警多维分析及应用

陈 垦,王 勇,肖鹏飞,葛 洁,李 原(151)-(1)

后河梓潼溪电站下游河段塌岸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向贵府,许 模,崔 杰(156)-(1)

考虑地震后效应的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杨志华,郭长宝,姚 鑫,杜国梁(103)-(4)

输电线路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以四川路茂线为例

杨宗佶,丁朋朋,乔建平,邓 创(113)-(4)

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地裂缝附近土压力响应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刘 蕾,马 涛,刘雪玲,倪天翔(119)-(4)

江苏徐州新生街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及与岩溶水水位变化的关系探讨

黄敬军,武 鑫,缪世贤,崔龙玉,顾春芬,姜 素(125)-(4)

基于KPCA-GPC的地震砂土液化预测

赵国彦,彭 俊,刘 建(130)-(4)

无人机倾斜摄影在黄土地区泥石流灾害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

管建军,王俊豪,王双亭,赵 慧,金华丽, 石朴杰(137 )-(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基于概率方法的区域地质灾害风险防御工程效益评估

乔建平,王 萌,吴彩燕(131)-(2)

泥石流拦挡坝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谢 涛,徐小林,陈洪凯(137)-(2)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姜春生,汪 剑,何玉童(146)-(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甘肃地质灾害防治产业化预测

金 梅,蒋 芳,刘照艳,何 莉,黎柏宏(150)-(2)

防治工程评价和技术方法应用

滑坡泥石流风险防御工程效益评估的最优值距模型

乔建平,黄 栋,王 萌,吴彩燕(80)-(3)

基于模糊事故树的边坡预应力锚索可靠性分析

陈沅江,洪 涛(87)-(3)

基于多通道动态测试的抗滑桩监测评价系统

翟淑美,谢 强, 王龙飞,董晓霞(94)-(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马福贵,宋元福,然见多杰,吴金宏(101)-(3)

地质调查数据实时传输系统中的业务系统集成方法

薛跃明,黄 喆,张鸣之,马 娟,石爱军(106)-(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评价

格宾-桩板墙泥石流组合拦阻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李慈航,吴红刚,陈小云(71)-(4)

某变形边坡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挡土墙设计与应用

胡以德,潘昌树,谢 丹,敬小非(77)-(4)

滑坡锚索框架梁的极限位移分析

张延磊,倪万魁,李焕焕(84)-(4)

对广东肇庆河岸滑坡应急治理工程的思考

陈仲超(89)-(4)

呼包鄂管道鄂尔多斯段水毁灾害特征及防护工程优化

伍运霖,邓清禄,安鹏举,赵学金(95)-(4)

地质灾害相关问题及其他

地震荷载下辽西饱和粉土液化特性分析

李永靖,马晓涛,邢 洋,郝连学(111)-(3)

旺格维利采煤法采空区煤柱-顶板受力模型与数值模拟

杨 逾,王国鑫(117)-(3)

青海东部黄土区公路涵洞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赵永虎,米维军,孙润东,屈耀辉,武小鹏(124)-(3)

膨胀土分类的改进TOPSIS法及应用

赵国彦,李 鑫,梁伟章(130)-(3)

泥化夹层细观组构参数的量化方法

胡启军,何松晟,叶 涛,何乐平,蔡其杰(137)-(3)

离子型稀土矿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探讨

曹 毅(147)-(3)

断层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以安化地区为例

贺小黑,谭建民,裴来政(150)-(3)

信息园地

封面照片说明

(12)-(1);(155)-(2);(51)-(3);(5)-(4)

关于为《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征集照片的启事

(66)-(1);(65)-(3)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网络采编办公系统运行通知

(81)-(1);(79)-(3)

敬告作者和读者

(114)-(1);(96)-(2);(86)-(3)

新书介绍

(163)-(1)

第五届《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公告

(146)-(4)

特别致谢2017年度《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审稿专家

(147)-(4)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7年总目录

(148)-(4)

猜你喜欢
泥石流滑坡边坡
2001~2016年香港滑坡与降雨的时序特征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泥石流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