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蓝瘦,香菇”走红

2017-01-17 19:17
学苑创造·C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热词流行语香菇

“蓝瘦,香菇”一词出自广西南宁一位小哥失恋后录的视频。在该视频中,小哥称自己由于失恋,感到很难受、很想哭,而这句话因小哥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而念成了“蓝瘦,香菇”。这段夹壮(普通话+壮话)自白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蓝瘦,香菇”成为新兴口头禅,被网友争相模仿和改造。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这是网络文化自由、奔放特色的体现,是一种潮流、时尚,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恶意炒作,是语言文化的“毒瘤”。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火得莫名其妙

周艺君:我完全不能理解这句话为什么在网络上能有那么高的关注度,能让那么多人争相效仿且乐此不疲,感觉莫名其妙。因为我实在是想不出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而且也不好笑,连笑点都很勉强。

严峻浩: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很尴尬,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曾一度怀疑那些不停效仿的人是不是在借机嘲笑那位小哥的普通话不标准。现在的人什么都能拿来娱乐,不明白他们到底是有多无聊,才会如此疯狂地拿这样的段子进行消遣。娱乐至死,这样不好。

朱正延:无聊是网络热词诞生并走红的“第一生产力”。我第一时间就去看了视频,我的感觉是:为什么要拿这种东西来污染我的眼睛、刺激我的耳朵?这种毫无营养的东西都能拿来消遣乃至爆红,真替那些跟风蹭热度的人叹息:为何要如此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刘文蓁:总有人很傲娇地在他人面前不停使用这种俗到爆的网络热词,仿佛那是他与生俱来的口头禅一样,并且认为自己很高端、炫酷,觉得自己站在了潮流之巅、时尚前沿,浑身上下散发着谜一样的优越感。对此,我甘拜下风,自愧弗如。或许他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只会让他看起来像一个小丑。

李晨希:我并不是一个不喜欢新鲜事物和跟不上时代的人,对很多网络热词也都大致了解,但对于一些人动不动就扭捏着说“蓝瘦,香菇”“吓死宝宝了”“感觉自己萌萌哒”“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样的话,我一听就觉得很别扭,浑身上下鸡皮疙瘩都跳起来了。

覃鸿洋:每当我看到“蓝瘦,香菇”不停刷屏的时候,总感觉烦不胜烦。一开始,我认为是自己的水准不够,负能量缠身,所以才会看它不爽。但后来我想,会不会是我对这种通过不停地刷屏,从而对大众进行强行灌输无趣理念的行为本就十分反感?

一阳说:许多人对类似“蓝瘦,香菇”网络热词的态度,其实并不是“这个东西很有趣,你看很多人都在转”,而是“你看这个东西很多人都在转,所以它一定很有趣”。大众对于这类网络热词不加甄别地盲从跟风、追捧,折射出的,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匮乏和贫瘠,是我们在文化追求上的肤浅和浮躁。

其实还好

吴迅楠:大多数人不过是图个新鲜、凑个热闹罢了。有时候碰到事情不知道怎么处理,说一句“蓝瘦,香菇”,借这话调侃一下自我或是借机表达一下心中的酸楚。这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仅仅因为听起来没有高格调,就说它是语言“毒瘤”甚至会危害社会,不至于吧?

张鑫璐:我不大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揪着这话不停嘲讽甚至怒斥,值得这样义愤填膺吗?只是一个无厘头的方言笑话、一句意外走红的话语而已,就像一种“黑色幽默”,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价值观,我们完全没必要这么刻薄。

陈易洲:从前的词汇不也是一代代人创造、积累出来的吗?这类热词,虽然是人为造出来的,效果也不怎么好,但大家想想,类似“给力”“喜大普奔”“洪荒之力”这样的流行词,现在不也被大多数人接受了嘛,就连正式的新闻里也能见到。有好有坏,去芜存精,时代才会不停进步。

林瑞鹏:人都是有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的。我第一时间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去看了几个根据“蓝瘦,香菇”改编的视频,觉得还挺逗的。而且这一口熟悉的腔调,我听了觉得还挺亲切的。

钱晓熠:这只是一种解压方式。现代人的压力很大,大多数人不过是借用“蓝瘦,香菇”这种搞笑、无厘头的方式,吐槽一下自己人生中遇到的各种苦闷。比如“我都这么努力了,考出来的分数还没有别人的一半多,蓝瘦,香菇!”这并没有什么毛病呀。

黄心璇:虽然我也不怎么喜欢这句话,但我更不喜欢一些人对它穷追猛打,口诛笔伐,仿佛那是什么极端的罪恶一样。它只是一种无聊的谈资而已,我相信大多数人用起来也就是觉得方便、有趣。年轻人热衷使用、传播一些兴起的网络热词是很正常的,也没见谁去否定传承千年的正宗文化。非要说它会扭曲人类的语言价值观,我不认同。

张鸿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你觉得好玩,那你就跟着玩一玩,自己开心就好;如果你不喜欢,就别去追逐,无视而过就好。为什么非得把它拎出来狠狠批判一顿,才觉得耳根清净、不碍眼呢?哲学家们说得好:不要为了拯救某一种正义而选择另一种非正义。

一阳说:在网络流行语中,良莠不齐的现象十分常见,不足为奇。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文化传播形态和话语方式,网络流行语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对网络流行语,我们既不能一味追捧、推波助澜,但也无须一概否定,过度解读和担忧。因为不规范,就说它是语言“毒瘤”,这是不太合适的。

谨慎使用网络热词

丁文漪:“蓝瘦,香菇”的笑点,不过是个简单的谐音梗。如果重来一遍,或许压根就不会有人再去理会它,更不会像现在这样火爆。因此,我们没必要对它的意外走红这么嗤之以鼻,更没必要对它吹毛求疵甚至围殴。归根结底,是使用它的人无聊,而不是它导致了人们无聊。

褚时冰:很多流行词汇都是这样,自由、新鲜,但也缺乏内涵、生命力短暂。这类流行语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火几个礼拜就不会有动静了,转瞬即逝,被大众纷纷弃用。这些状况,显然和当今快餐文化盛行的土壤是分不开的。

林以冬:很多网络热词听起来都很风趣,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给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诸多乐趣,适当运用还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但关键是要注意甄别和正确选用。毕竟网络热词不同于传统语言,随意使用或使用过度,都会造成语言混乱。面对铺天盖地、不断涌现的网络热词,我们要适度传播,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唐满铿:时间是最好的检验师,随着时间的流逝,好的网络热词会自然而然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那些被恶意炒作的网络“毒瘤”会因缺乏营养而自生自灭。只有那些最终能够沉淀下来的,能让大家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甚至深深喜欢的词语,才能称之为精品,才能对我们的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奚连川: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运用能力,才是让人患上了语言贫乏症的根本原因。谨慎使用这类词汇,少一些追逐流行词的新鲜感,还语言一些原汁原味,或许,我们会收获更多。

一阳说:近年来,一些油腔滑调、词义晦涩、语法不规范的流行词汇总能爆发出类似病毒式的传播,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蓝瘦,香菇”爆红的背后,确实也可能是一场炒作,但问题是,为什么人家抛出来的一个饵,我们就要一窝蜂地一拥而上?明知道人家玩的是套路,我们为什么就那么配合?也许我们只是跟风凑热闹,想通过“蓝瘦,香菇”卖卖萌、撒撒娇,不想被潮流落下,但是被一个个毫无意义的热点牵着鼻子走,除了能显出自己心态的不成熟,最后,我们又得到了什么?相对于对“蓝瘦,香菇”是否适用的争论,这些问题,显然更值得我们深思。

(指导老师:南宁市邕宁区城关初级中学 韦萧璐)

猜你喜欢
热词流行语香菇
热词
百度APP×呷哺呷哺:热词和火锅很般配
从“乌镇热词”看改变
【第九十七辑】97热词是由北京话衍化的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排行榜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香菇何首乌降血脂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