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2017-01-17 14:29李秀敏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硝酸性质创设

李秀敏

凡是愉快的、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参与,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情境设计就是教师出于教学目标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改变平铺直叙地刻板说教,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促使教与学和谐统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情境设计。

一、以“趣”入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探究。

化学实验能以鲜明、生动、直观的现象与意想不到的结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探究的动机。例如,“钠”新课导入就可利用实验:滴水生火。

教师实验前故弄玄虚:同学们只知道水能灭火,今天,我却能让水点火。请看:实验(在酒精灯灯芯上放一小块金属钠,滴入几滴水后立即燃烧起来),以这是为什么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渴望,引入新课教学。

二、以“理”入境

向学生说明某一学习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学习的作用和重要性,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与教师一起共同努力,达到学习的目标。

例如:“元素周期律”一节教学情境可以这样设计:

前面我们学习了氯等典型非金属元素、钠镁铝等金属元素的知识,知道元素性质的变化有一定规律,而且性质与结构有一定关系。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112种元素,这些元素性质的变化都有一定规律,这就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在化学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在中学化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掌握过去所学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学习是高一乃至整个中学化学学习的重点。

三、以“疑”入境

“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教师善于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不禁可激疑启思,活泼思维,而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化学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1)实验创疑

化学实验的神奇变化和鲜明现象是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主要源泉,它能有效地激起矛盾,引起学生注意,从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例如:《硝酸》一节中学习硝酸强氧化性的情境可这样创设:

从电离角度分析硝酸可完全电离,电离后产生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它具有酸的通性,由此判断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然后做实验验证,在浓硝酸中滴入两滴石蕊试液,溶液确实为红色。但只要稍稍加热,红色便马上褪去。当第二步现象产生时,学生马上意识到硝酸不同于一般的酸,并且疑问:硝酸为什么能使石蕊褪色?硝酸与一般酸有何不同?有什么特殊的性质?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愿望。

(2)对比生疑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当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比时,若相同,就会被纳入原来的结构,若不同,则会产生疑问。如苯酚化学性质的教学,可从苯酚的结构比较入手。

苯酚中有羟基,应与醇有类似的性质,羟基中的氢可被钠取代,但苯酚上的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苯环对羟基上的氢的性质有影响吗?如何影响?苯酚为芳香族化合物,其中的苯环应与苯有类似的性质,如发生取代反应。那羟基的连接对苯环的性质也有影响吗?如何影响?这种比较不仅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学习动机,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

(3)以缪生疑

教学过程中,教师模仿学生的错误思维方式,进行推理、论证或演示实验,当产生不合理的结论时,极易使学生产生疑问,并努力探究错误之源,深刻的认识问题,如《氮分子结构》的教学可这样设计:

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VA族,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因此,氮气的性质非常活泼。学生可以很快意识到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它与常识不符。问题一,怎么错了?哦,原来是老师偷换了概念,“氮元素”变成了“氮气”了,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元素性质和单质性质两个概念的区别,而且,很快产生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活泼的非金属氮元素行程的单质氮气的性质很稳定?这一疑问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氮分子的结构。

四、以“情”入境

以情感人,是人际交往的常用方法,也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当这种情感、情绪感染学生,引起师生共鸣,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叙述生情

生动叙述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方法。教师以丰富的感情寓于形象化的叙述中,能以事情激生情,以师心动生心。

例如在王水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穿插一个小故事:二次大战中,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国家。玻尔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决定将自己的诺贝尔金质奖章留下来。他把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中,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有金质奖章的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战争结束后,玻尔回到了祖国,从溶液中重新提取出了金,并铸成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他凝聚着玻尔的智慧,凝聚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这种神奇无比的溶液是什么?它是我们下面要学的王水。

在教师生动的叙述过程中,学生被玻尔的聪明智慧和爱国之情深深打动,因此也更希望知道神奇的溶液是什么?它为什么有如此之神威,学习热情顿时高涨起来。

(2)触景生情

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以丰富多彩的景象代替抽象的语言,常常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吸引他们探索自然和科学的奥秘。教学情境的产生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而得。

例如《硫酸工业制法》中“环境保护”内容的教学,可以带学生到硫酸厂参观,如果工厂不注意环境保护,乱排废气,对周围的植物、建筑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也可放一些有关环保的电影片,当学生亲眼看见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和破坏,一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感情绪,对环境污染深恶痛疾,非常希望通过自己对有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改变这种状况,这样,学习就会更加主动、更加认真。

(3)讨论生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接受教师对他的感染,也可在同伴间相互感染。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求知、勤思、民主的氛围,会诱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对认知起到积极良好的作用。

讨论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积极和谐的讨论气氛,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学习氨的喷泉实验后提出:除了氨气以外还有哪些气体也可做喷泉实验?条件是什么?学生在讨论中会逐渐想到,CO2、CL2等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可以溶于浓碱。最后得出结论:只要烧瓶中的气体能迅速和比较完全地被胶头滴管里的液体吸收,都可以形成喷泉。在讨论过程中,如果一些学生能冲破常规思维,求同存异,就能带动其他学生一起扩展思路,进行富有创造性的集体思维活动。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绝非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目的是追求知识与情境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探索未来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硝酸性质创设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创设未来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对硝酸与铜反应的全方位透视
硝酸计算题的典型错误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