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冬3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7-01-18 02:58闫秀香穆培源徐红军聂迎彬刘鹏鹏孔德真崔凤娟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全生育期农垦单产

闫秀香,桑 伟,穆培源,徐红军,聂迎彬,刘鹏鹏,孔德真,崔凤娟

(1.兵团第九师一六四团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新疆 塔城 834703;2.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3.谷物品质与遗传改良兵团重点实验室)

新冬3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闫秀香1,桑 伟2,3*,穆培源2,3*,徐红军2,3,聂迎彬2,3,刘鹏鹏2,3,孔德真2,3,崔凤娟2,3

(1.兵团第九师一六四团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新疆 塔城 834703;2.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3.谷物品质与遗传改良兵团重点实验室)

新冬36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2011年8月审定的早熟、抗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本文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对新冬36号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播前准备、播期、水肥滴灌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新冬36号;品种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新冬36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小麦研究室于1999年以(89(813)/新冬18号)F1代为母本,晋农20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病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原代号为99(66)/8-1-1,2011年8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新冬36号为冬性、早熟种,全生育期276d,比对照新冬22号早熟2d,比对照新冬18号早熟5d。植株生长整齐,分蘖力中等,冬前分蘖较少,春季分蘖旺盛、成穗率中等。芽鞘绿色,幼苗直立,叶色绿色。株高81.1cm左右,茎秆较粗,分蘖力中等。穗型纺锤形,长芒,护颖白色,无茸毛。籽粒白色、角质,容重807g/L,穗长10.1cm,每穗小穗数20.0个,结实小穗数19.2个,每穗粒数53.9粒,穗粒重2.4g,千粒重44g左右。

1.2 品质性状

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为15.5%,湿面筋(湿基)含量为 30.0%,沉降值(湿基)为21.5mL,降落数值568s,面粉吸水率59.9%,面团形成时间2.5min,稳定时间3.2min,弱化度70F.U,拉伸面积104.3cm2,延伸度216mm,拉伸阻力222EU,最大拉伸阻力328EU,属中筋偏弱筋品种,其面粉是制作面条的理想原料。

1.3 抗逆性

新冬36号适宜晚播,越冬性中等,高抗白粉病,中抗至高抗锈病,田间发病晚,抗倒伏能力中等。

2 产量表现

2005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冬小麦品系比较试验中,新冬36号单产540.77kg/667m2,产量位居参试材料第2,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23.31%,较对照新冬18号增产12.31%,全生育期262d,与对照新冬22号熟期相当,比对照新冬18号早熟3d。

2006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中,新冬36号单产470.82kg/667m2,产量位居参试材料第1,较对照新冬22号增产5.25%,较对照新冬18号增产11.61%,全生育期266d,比对照新冬22号早熟1d,比对照新冬18号早熟5d。

2007年,在自治区冬小麦区域化试验中,平均单产 459.68kg/667m2,比对照新冬 18号增产1.88%,比对照新冬22号增产1.97%,居参试材料第4位。2008年,在自治区冬小麦区域化试验中,平均单产 468.63kg/667m2,比对照新冬 18号增产5.07%,比对照新冬22号增产6.22%,居参试材料第4位。2009年,在自治区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380.9kg/667m2,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8.27%,比对照新冬22号增产10.14%,产量位居第1位,增产达显著水平。

3 高产栽培技术

该品种适宜在北疆沿天山一带冬季有稳定积雪的冬小麦区种植,一般单产500kg/667m2,在较冷凉的地区单产可达550kg/667m2以上。

3.1 播前准备

新冬36号播前应选择蓄水保肥能力强、地块平整、灌水方便、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块,前作以豆类、绿肥等为宜。播前基肥的施入采用全层施肥技术。在犁地前施尿素10kg/667m2,重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15kg/667m2。深翻犁地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切、耙、耱整地作业,整地深度为10cm,整地质量严格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6字标准。

3.2 适期播种

新冬36号在北疆沿天山一带的适期播种期为9月25日至10月5日,该品种属早熟品种,不适宜过早或过晚播种。播前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采用三唑酮粉剂拌种,播种量为20~22kg/667m2,播种时带磷酸二铵5kg/667m2,基本苗控制在38万~40万株/667m2,冬前总茎数不超过80万株/667m2。

3.3 适时冬灌

冬灌最好时机是“夜冻日消”之时,以日平均气温1~3℃时为好,北疆大致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灌水量为60~80m3/667m2[1]。

3.4 合理灌水

新冬36号属早熟冬小麦品种,麦苗越冬返青后,土壤水分含量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不宜过多,全生育期灌水4~5次。返青后头水可推迟到拔节前后,二水紧跟,头水与二水之间间隔不超过12d。以后每次灌水时间间隔15d左右。

3.5 合理施肥

新冬36号在灌返青头水之前施返青肥,北疆地区一般应在积雪融合结束后“夜冻日消”时施入,追施尿素10kg/667m2。二水前追施尿素10kg/667m2,3水前追施尿素8kg/667m2。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间,采用药肥混喷2次(用10%吡虫啉(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5~20g/667m2、尿素200g/667m2、磷酸二氢钾200g/667m2),既可防治麦蚜和蓟马,又可起到后期补肥的作用,同时可以延长灌浆期,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3.6 化学除草

小麦返青后起身前,根据田间杂草情况采用二甲四氯250g/667m2兑水喷洒防除,喷施时确保不重不漏,均匀喷雾。防治时要选择无风或背风天气喷施,并与农田防护林保持一定距离[2]。

3.7 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及时收获。

[1]张冬梅,辛涛,米克拉依·吾甫尔.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4(9):22.

[2]邵玉林,冯波,鲁淑英,等.石河子垦区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2(9):9-10.

2016—03—09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4GB2G410110)、 新 疆 农 垦 科 院 引 导 计 划(80YYD201505)资助。

*通讯作者:桑伟(1981-),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冬麦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E-mail:swlw_ren@126.com;穆培源(1968-),男,新疆焉耆,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育种和品质研究,E-mail:mupy@sohu.com。

猜你喜欢
全生育期农垦单产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困知勉行 积厚成器——快速成长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