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管理对策探讨

2017-01-18 02:58薛卫兵宋晓辉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管理站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王 丽,薛卫兵,宋晓辉

(1.兵团第六师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新疆 五家渠 831300;2.兵团第六师林业工作管理站)

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管理对策探讨

王 丽1,薛卫兵1,宋晓辉2

(1.兵团第六师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新疆 五家渠 831300;2.兵团第六师林业工作管理站)

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仅30km,对首府及其周边地区的空气以及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被誉为“首府之肾”和空气“过滤器”,保护好这里的动植物资源、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对13年来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该地区以及其他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火提供参考。

森林防火;湿地自然保护区;对策

1 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境内,分为3片,分别是五家渠市青格达湖湿地、一○二团八一水库湿地、一○三团沙山子水库湿地,其东部、南部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接壤,西部与昌吉市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7°28′13″~87°40′32″,北纬44°19′51″~44°05′06″,海拔高度为449~487m。保护区总面积55.08km2。全区森林覆盖率20%,森林蓄积量12208m3。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丰富而独特,素有“首府之肾”和空气“过滤器”之称[1],是兵团第一家省级自然保护区,2004、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

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主要管护任务是森林防火,设有保护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专门负责保护区的防火指挥和调度工作,下设森林防火值班点2处,实行24h实时监控火情。由于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面积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半固定沙丘,毗邻国家4A级景区青格达湖旅游风景区,并与周围村庄接壤,年平均降水量为178.3mm,降水量少,地下可燃物逐年增多,而且芦苇为保护区的优势物种,面积大,极易燃烧,森林防火工作任务艰巨,并且近几年水库水位下降,水退人进,周边村民开垦湿地的行为愈加激烈,森林防火管护难度越来越大,森林防火工作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强。

2 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对策

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通过努力,取得了连续1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佳绩。具体做法如下。

2.1 不断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提高森林防火意识

森林防火是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工作的重中之重,该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兵团、师市有关森林防火的指示,坚持“预防为主,打早打小,积极消灭”的防火方针,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制定了《国家级森林防火管理制度》《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人员巡护制度》《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国家级公益林监管、管护人员考勤管理制度》等制度,不断强化防火措施,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力度,我们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并深入学校、村庄散发森林防火宣传单,在世界湿地日、五家渠“三花一鸟”的特殊节日期间开展防火宣传活动,开展了森林消防车巡回宣传、横幅签名承诺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有关于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受众人群有五家渠市民和青格达湖旅游风景区游客以及周边村民等,将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作为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和强有力手段。此外,我们在保护区的重要防火路口树立永久、半永久性宣传牌和保护区界桩。

2.2 加强防火救火培训,提高防火队伍整体素质

为提高管理站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派出领导和技术骨干参加了森林防火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有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林火扑救知识、林火扑救指挥、指挥部内勤管理、林火监测设备操作常识和灭火器具的使用与维护,观看了林火扑救电视片。由于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先后有三人获得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此外,我们每年联合森林公安局进行一次森林防火应急演练,不断提高防火作战指挥能力和防火队员的扑火能力。根据实际条件,开设了防火隔离带,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火灾能够在短时间内扑灭。由于森林防火值班点需要24h不间断坚守,管护员必须吃住在值班点,为了保障管护员在值班点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为其准备了休息室和厨房,添置了电视机、冰箱等日常生活用品,给予了适当的生活补助,并对困难职工家庭给予了积极帮助。

2.3 加强联防联控工作,夯实整体防火工作

保护区管理站在通往保护区核心区的主要路口设置保护区防火警示牌,积极向周边群众宣传防火知识,要求保护区周边民众一有火情及时报告。对保护区内的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区,聘请管护员加强管护,与其签订管护责任书,站领导每月不定期进行工作检查,严格杜绝火灾隐患。同时,与五家渠市消防队、六师水管处、各个水库站点以及周边城市相关部门每年召开一次联防联控工作会议,建立联防联控体系,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局面。

2.4 增加防火装备,提高火灾预防能力

近年来,不断建设完善了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购置了巡护用快艇、森林消防专用洒水车、运兵车、森林消防车、对讲机、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等一批防火设施设备。在2个防火值班点分别建设了20m和15m高的防火瞭望塔,并设置了高清防火视频监控系统,修建了巡护用快艇停靠码头。从硬件上提高了防火科技化的程度、森林防火监测水平和林火扑救水平,有效预防了森林火警、火灾的发生。

2.5 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各项措施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深入贯彻“预防为主,打早打小,积极消灭”的防火方针,严格落实以下几项措施:(1)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工作责任感。每年开春和秋收时节,周边村民常有烧荒行为,极易发生火情,而且气候干燥,全年少雨,林内可燃物逐年增多,火险等级不断攀高。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保护区管理站采取措施,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严格落实24h全天候监测监控森林防火工作,特别是在防火高危期,领导和管护人员更是不分昼夜坚守在防火第一线,实现了连续13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2)加强火灾防范力度,禁止野外用火。保护区管护人员坚持每日在保护区内进行巡护,全天24h值班,记录并上报巡护情况,禁止无关人等进入保护区,尤其是核心区,消除一切火灾隐患。重点防火期内,坚持悬挂火险等级标志旗,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禁止火种进入保护区内,防止人为故意纵火;对引发森林火灾的行为从严惩处,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在五家渠市“三花一鸟”的特殊时节,青格达湖景区游客众多,我们不断加强巡护,在进入保护区的主要路口安排专人把守,禁止游客进入保护区内。(3)积极进行防火队伍建设,做好火灾扑救准备工作。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森林防火制度,使森林防火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站结合保护区工作实际,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发生火情时能够做到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保护区管理站主要负责人为保护区防火第一责任人,值班管护员为防火工作直接责任人,严格做到防火制度落实到位,防火责任落实到人。在防火高峰期之前,及时检查检修防火、通讯器材和防护物资,对巡护围栏和道路进行补修和填平工作,对防火队伍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体能训练,提高了参与人员的综合应急能力,建立了一支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扑火队伍。

[1]王丽.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及名录建立[J].新疆农垦科技,2014,37(5):65-66.

2016—03—09

猜你喜欢
管理站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宿迁市救助管理站:小团队如何撬动大社会
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多个“第一”背后的秘密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托起救助之责 谱写青春赞歌——记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许帅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英国铁路保护区段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