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比较

2017-01-18 06:18王曙光杨武广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6期
关键词:武运邗江区扬州市

李 洁, 王曙光, 杨武广, 王 君, 葛 胜

(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扬州 225009;2.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委员会,江苏扬州 225000)



不同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比较

李 洁1, 王曙光2, 杨武广1, 王 君1, 葛 胜1

(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扬州 225009;2.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委员会,江苏扬州 225000)

[目的]选择出适合邗江区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方法]选择14个迟熟中粳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参试14个品种的产量、综合性状有一定的差异。盐粳13号、苏垦118分蘖能力较强;扬粳805和武运粳24号的千粒重较高;W030和盐粳13号产量较高。[结论]邗江区可进一步示范种植W030、扬粳805、盐粳13号这3个品种,继续推广种植南粳9108和武运粳24号。

水稻;品种;比较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稻麦让茬迟问题日益严峻,影响了稻麦周年高产。为了稻麦茬口更好衔接,从生育期来看,迟熟中粳品种更加适宜[1]。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合该区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2015年邗江区选择14个迟熟中粳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进行对比,为选择适宜该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邗江区公道镇河东村,每个品种种植面积1 000 m2。田块土质为腐黏土,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为小麦(品种扬麦16,产量6 255 kg/hm2)。1.2 水稻品种 迟熟中粳水稻品种14个:扬粳805、淮稻5号、武运粳24号、南粳49、南粳52、南粳9108、宁3844、淮稻18号、南粳0212、W030、苏垦118、常粳12-9、苏粳815、盐粳13号。1.3 栽插方式 参试品种统一于2014年5月26日插种,6月12日移栽,秧龄17 d,移栽前秧苗叶龄3叶左右,无分蘖,苗高平均为11.4 cm,栽插密度为28.5万穴/hm2[2-3]。

1.4 田间管理 肥料运筹方面,移栽前施用45%复合肥(15∶15∶15)525 kg/hm2和尿素150 kg/hm2作基肥;栽后10 d追施150 kg/hm2尿素作分蘖肥;7月31日施复合肥225 kg/hm2和尿素75 kg/hm2作穗肥。水浆管理方面,前期浅水分蘖,适时适度搁田,分次搁实,中后期湿润灌溉,成熟前7~10 d灌1次“跑马水”[4-6]。根据邗江区植保站的布置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1.5 调查指标及方法 观察记载生育期,调查茎蘖动态,每7 d调查1次;成熟期从每品种中选取20穴测定株高、干重、穗重、结实率和千粒重,计算经济系数,经济系数=单株穗重/单株干重;大田测定穗数,计算理论产量,理论产量=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参试品种全生育期为155~160 d,其中南粳9108、宁3844、淮稻18号等6个品种全生育期为155 d,而扬粳805、南粳49全生育期较长,分别为159、160 d。14个品种的始穗期为8月30日—9月4日,其中W030最早(8月30日),扬粳805、南粳49较迟(9月4日); 成熟期为10月28日—11月2日,其中南粳9108、宁3844、淮稻18号、南粳0212较早,而南粳49最迟(表1)。

表1 参试品种生育期

接下表

2.2 茎蘖动态 参试品种基本苗数为88.5万~159.0万/hm2,高峰苗数为417.0万~631.5万/hm2,有效穗数为276.0万~376.5万/hm2。其中,常粳12-9高峰苗数最高(631.5万/hm2),盐粳13号次之(580.5万/hm2),而苏粳815及宁3844较低,分别为417.0万、420.0万/hm2;盐粳13号和苏垦118有效穗数较高,分别为376.5万、357.0万/hm2,淮稻18号、W030有效穗数较低,分别为297.0万、276.0万/hm2(表2)。

表2 参试品种茎蘖动态

2.3 农艺性状 参试品种间株高差异较大,为87.3~106.7 cm,苏粳815最低,W030最高;单株干重方面,苏粳815较低(4.94 g/株),最高为W030(9.13 g/株),南粳49、常粳12-9干重也较高,分别达7.63、7.60 g/株;14个品种经济系数均不低于0.50,其中经济系数较高的有南粳9108和苏粳815,南粳0212相对较低(表3)。

表3 参试品种农艺性状

2.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在参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中,参试品种穗粒数为101.8~187.9粒,W030穗型最大,穗型较小的品种有苏垦118、淮稻5号;结实率方面,常粳12-9最低(83.3%),其他13个品种均高于90.0%,南粳9108最高(97.5%),淮稻5号结实率也较高(97.2%);参试品种千粒重为25.6~31.3 g,千粒重较高的品种有扬粳805、武运粳24号,淮稻18号、南粳52千粒重较低;参试品种理论产量为9 499.5~12 831.0 kg/hm2,W030和盐粳13号理论产量较高,其中理论产量最高的品种为W030,苏垦118理论产量最低(表4)。

表4 参试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 结论

参试的14个品种中,其产量、综合性状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盐粳13号、苏垦118株型紧凑,群体受光条件好,分蘖能力较强,穗数较多;扬粳805和武运粳24号的千粒重较高;W030和盐粳13号理论产量较高,其他品种理论产量一般。综合各品种生育期表现以及产量构成因素可知,邗江区可进一步示范种植W030、扬粳805、盐粳13号这3个品种,继续推广种植南粳9108和武运粳24号。

[1] 张洪熙,张祖建,王才林,等.江苏不同熟期粳稻品种的齐穗期和安全播期预测[J].作物学报,2013,39(8):1416-1424.

[2] 毕如江,唐桂林,刘本贵,等.沿淮地区一季中稻机插秧密度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34-36.

[3] 吴建平,邢丹英,高剑华,等.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水分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45-12446,12472.

[4] 杜永.黄淮地区稻麦周年超高产群体特征与调控技术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7.

[5] 王龙俊,蒋小忠,吴中华,等.江苏省粳稻—小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3(5):1-6,10.

[6] 池巧燕,薛世芳,池善聚,等.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43.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Late Maturity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LI Jie1,WANG Shu-guang2,YANG Wu-guang1et al

(1.Hanjiang Area Crop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Yangzhou,Jiangsu 225009;2.Yangzhou City Agriculture Committee in Jiangsu Province,Yangzhou,Jiangsu 225000)

[Objective] To select suitable rice varieties for planting in large area of Hanjiang area.[Method] 14 late maturity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to compare the growth period,the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Result] 14 varieties hav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yield an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Yanjing 13 and Suken 118 had stronger tillering ability.Yangjing 805 and Wuyunjing 24 had higher 1 000-grain weight.The yields of W030 and Yanjing 13 were higher than others.[Conclusion] W030,Yangjing 805 and Yanjing 13 can be further demonstrated,Nanjing 9108 and Wuyunjing 24 can be promoted at Hanjiang area.

Rice;Variety;Comparison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45)。

李洁(1981- ),女,江苏扬州人,农艺师,从事农作物技术推广工作。

2016-09-26

S 511.2+3

A

0517-6611(2016)36-0052-03

猜你喜欢
武运邗江区扬州市
扬州市出台《扬州市氢能产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尊侨 爱侨 护侨——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积极开展侨法宣传活动
扬州市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汽油案
邗江区坚持“三个用心”做好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
邗江区新盛街道新悦社区 凝聚侨心侨力打造“侨之家”
溧阳市2016年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武运粳31号”在江阴市的引种表现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站岗
扬州市
“武运”岂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