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

2017-01-18 06:18陈士银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6期
关键词: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海洋大学

周 飞, 陈士银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国内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

周 飞, 陈士银*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选取国内15所典型高校,从总学分、课程结构、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对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构建专业交流平台、夯实学科基础、设置专业方向、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土地资源管理; 课程体系; 比较研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前身是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1]。自1956年东北农学院成立我国第1个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以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已走过了近60年发展历程。随着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且涵盖综合类、农林类、理工类、财经类和师范类,其中不乏“985”“211”等重点高校。由于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校背景、学科基础、师资力量等原因,各高校课程体系存在较大差别。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如何优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学者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谭雪兰等[2]探讨了湖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问题;鲁春阳等[3]从管理学科工科化的视阈出发,探讨了河南城建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思路及构筑体系;李雪梅[4]对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讨;吴壮金等[5]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优化思路;王辉等[6]引入框架模型编制了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笔者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15所典型高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共性与差异,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

通过网络查询收集了国内部分高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依据学校类型、办学层次、学科背景等方面,选择了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贵州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15所高校作为比较研究样本,从总学分、课程结构、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对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学分比较 总学分是修读一门课程要求的最低学分。15所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总分介于150.0~189.5,差异十分明显。总学分超过180的有4所,分别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总学分介于170~180的有4所,分别为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贵州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总学分介于160~170的有5所,分别为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总学分低于160的有2所,分别为武汉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

2.2 课程结构比较 课程结构是指各类课程所占的比例结构。公共课在课程体系中占的比重较大,基本在40%左右。武汉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所占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1.3%、23.3%和26.9%。学科基础课各高校差异较大。浙江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没有单独设置学科基础课。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30.3%、33.6%,新疆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所占的比例较低,均为11.6%。从专业选修课来看,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7.3%、18.0%,明显高于吉林大学、贵州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说明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专业方向广,学生选择面宽。从实践环节看,华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所占的比例超过20%,而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所占的比例低于10%,说明各高校在实践环节的投入力度不一(表1)。

表1 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结构比较

2.3 主干课程比较 首先,主干课程设置门数不一,如华中农业大学主干课程只有5门,而内蒙古农业大学多达14门,大部分高校是8~10门。其次,主干课程反映的主干学科性质不一,如华中农业大学是公共管理学,南京农业大学是公共管理学和应用经济学,贵州大学是公共管理学、环境科学技术和应用经济学,河南理工大学是管理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最后,在主干课程具体设置上,一般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但管理类院校侧重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工科类院校侧重测绘、信息技术、土地整理与复垦[7]。

2.4 专业选修课比较 各高校专业选修课差异较大。学分上,最少的吉林大学和贵州大学只有9.0个学分,最多的南京农业大学达30.0个学分。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学分较高,均超过20.0,河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的学分较低,均低于15.0。门数上,吉林大学、贵州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的门数较少,分别为8、9、10、9门,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的门数较多,分别为42、28、50、27门。这可能与各高校师资力量有关,如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可开设的选修课较多;广东海洋大学近年来人才引进效果不佳,增量人才引进不来,存量人才陆续退休,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应付专业必修课已很艰难,可开设的选修课十分有限。在设置模块(方向)上,南京农业大学设置了经济学模块、工程规划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和公共管理模块。华中农业大学设置了经济管理模块、工具与方法模块、农学与工程模块、房地产模块和土地管理模块。浙江大学分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与房地产方向。华南农业大学分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经营管理方向。内蒙古农业大学分a、b两类,a类侧重农学,b类侧重房地产。新疆农业大学分城乡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物业管理和土地信息管理等方向。其他高校未分模块(方向),开设的选修课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表2)。

表2 典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专业选修课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elective course of land resonrce management major in typical universities

序号Code学校名称Schoolname学分Credit分门数Coursenumber是否按模块(方向)设置Whethertosetaccor-dingtothemodule1南京农业大学30.042是2中国人民大学24.018否3华中农业大学29.028是4浙江大学18.516是5武汉大学22.011否6华南农业大学19.050是7吉林大学9.08否8贵州大学9.09否9河北农业大学14.014否10内蒙古农业大学18.515是11内蒙古师范大学15.010否12新疆农业大学23.027是13河南理工大学14.011否14天津城市建设学院10.021否15广东海洋大学10.09否

2.5 实践环节比较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各高校在实践环节的重视力度不一,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实践环节学分在14~20,而华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学分超过30。这说明一般高校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更多。这可能是因为重点高校本科生毕业后大多会选择继续深造,因而更注重专业理论素养的培养;一般高校本科生毕业后大多会选择就业,因而更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南京农业大学侧重科研能力训练,华中农业大学侧重土地规划与土地管理软件方面的实习,浙江大学侧重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房地产管理方面的实习,武汉大学侧重测量与信息技术方面的实习,内蒙古农业大学侧重地学方面的实习,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侧重建筑工程方面的实习。可以看出,各高校在设置实践环节时均考虑了专业发展的学科背景及人才培养目标。

2.6 课程特色比较 由于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校的学科背景不同,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如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应地开设了大量经济管理类课程,不同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偏重土地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偏重不动产经营管理,华中农业大学偏重土地利用规划。武汉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测绘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应地开设了多门测绘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华南农业大学针对珠三角地区对房地产人才需求量大的优势,设置了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方向,开设了大量房地产类课程。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农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应地开设了多门农学相关课程。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建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应地开设了较多建筑学相关课程,但也有部分高校专业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较混乱,未体现特色。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选取国内15所典型高校,对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各高校不仅总学分差异十分明显,而且在各类课程学时分配上各有侧重;各高校主干课程设置门数、反映的主干学科性质不尽相同;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专业选修课的学分、门数均远高于其他高校,且按模块(方向)设置;重点高校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培养,一般高校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部分高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为了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3.1 构建专业交流平台 由于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学科背景复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置在全国没有统一标准,建议以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联谊会)为平台,开展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建设交流活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办学水平的提升[8]。

3.2 夯实学科基础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兼有社会科学属性和自然科学属性的交叉性学科,与经济学、管理学、土壤学、地理学、测绘学、建筑学、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都有关联。建议学科基础课既要有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会计学原理和统计学原理等经济管理类课程,也要有土壤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房屋建筑学和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

3.3 设置专业方向 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口径宽,建议在完成教育部培养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各高校可以根据学科优势及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方向,以体现专业建设特色。

3.4 强化实践环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许多课程都与实际联系紧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建议加大实践环节比重,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9]。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是课程体系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涉及领域广,要求教师具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并通过加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采取攻读学位、访问学者、短期进修、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1] 王占岐,王华,刘越岩,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13,22(4):42-45.

[2] 谭雪兰,朱红梅,张坤,等.地方农业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17-319.

[3] 鲁春阳,文枫,张宏敏.管理学科工科化视阈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7):164-165.

[4] 李雪梅.就业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大学教育,2013(15):38-40.

[5] 吴壮金,严志强,廖赤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20-25.

[6] 王辉,汪应宏,陈龙乾,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编制[J].高教学刊,2016(4):143-144.

[7] 徐丽萍,郭鹏,王玲,等.我国高等教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及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271-272.

[8] 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等.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0-53.

[9] 何灵.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5(1):84-86.

Comparison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China

ZHOU Fei,CHEN Shi-yin*

(School of Management,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524088)

Taking 15 typic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as examples,the course system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otal credit,course structure,main courses,elective courses,practical courses and characteristics.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platform,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of discipline,setting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strengthening practical aspects,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so on.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 Comparative study

广东海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青年项目(XJG 200851)。

周飞(1978-),男,湖北天门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通讯作者,教授,博士,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2016-11-02

S-01;G 642.0

A

0517-6611(2016)36-0256-03

猜你喜欢
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海洋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化学与环境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作品选登
用药物难以有效治疗的淡水养殖鱼类的几种疾病
中国海洋大学 自主招生,让我同时被两所211大学录取
Puritan Credos’ Influence upon the New England Colonies in the Middle 17th Century
식민 상황과 이태준의 고향의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