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是市场经济导致的吗?

2017-01-18 09:50《食品安全导刊》编辑部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三鹿当地政府三聚氰胺

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是市场经济导致的吗?

本刊记者 申海鹏shpk@cnfood safety.com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改革后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使人唯利是图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发,原因就是在改革开发之前很少发生这样的问题。可事实真的是那样吗?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尽管化肥、农药没有今天用得那么多,但那时的化肥、农药品种的安全性可比今天严重得多。据了解,当时用量最大的农药是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等),这种农药可导致广谱累积性中毒,在西方早就禁用。所谓累积性,就是进入生物体后只吸收不排出,无论用量多少,日积月累总会导致毒害,造成那时中国一般百姓的粮食几乎都残留着这种可怕成分的,但在那个年代能吃上这样的东西而不挨饿,也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可见,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近年才有的,改革开放以前“食品安全”问题不凸显,不过是因为那时食品匮乏的问题太凸显而已。以牛奶为例,在改革开放之前的确没有类似毒奶粉问题,因为那时除牧民以外,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几乎不消费牛奶。当时很多中国人连饭都吃不饱,牛奶是不敢想象的奢侈品。

在改革开放之前食品匮乏的年代,食品供不应求,即使不是问题特别大的食品也能销售出去,掺假造假还情有可原,而现在市场供大于求,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而且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企业就有破产的风险,但仍然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见今天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单纯说是一种市场现象,应该从市场经济之外寻找原因。

在三鹿奶粉三聚氰胺问题引起社会反映后,当地政府一直掩饰真相、庇护企业,而持有三鹿4 3%股份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却不顾自己利益可能受损,要求政府处理此事。

当然,后来三鹿负责人受审时说,恒天然在三鹿董事会代表对三聚氰胺一事也是知情的。显然,恒天然并非纯洁善良,而且曾屈从了从中国获得股份分红的“潜规则”。据说当时恒天然很少过问三鹿的经营,这个持股4 3%的大股东,在7人董事会中却只派了一个代表,说是为了避免“违背当地政府意愿的风险”。但无论如何,后来排除阻力提出亡羊补牢的还是这个新西兰股东,这难道还不令人深思吗?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三鹿当地政府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价格两个月腰斩
三聚氰胺:上半年走势偏弱 下半年能否反弹?
英国的“鲨鱼屋”
无人机测温
三聚氰胺:上半年机会大于下半年
中国游客在普吉翻船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研究
——以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为例
三聚氰胺价格上蹿下跳为哪般
“三鹿”重出江湖
“三鹿”商标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