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2017-01-19 18:08于小芸王璞子安蓉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金匮要略

于小芸王璞子安蓉芳

【摘要】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于《金匮要略》,功擅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原方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病属痰瘀痹阻者。现代亦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性气胸、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疾病属上述病机者,临床运用本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亦获得确切疗效。

【关键词】瓜蒌薤白半夏汤;肺间质纤维化;金匮要略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053-02

Abstract:

Keywords:

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肺泡壁炎症,继之肺间质形成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和肺结构紊乱的慢性、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临床表现早期以咳嗽、咳痰多见,后期以胸闷、气短,甚者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病程日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西医多从抗纤维化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入手,但收效甚微。因此,积极防治肺间质纤维化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中医通过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平喘、通络止痛等方法在防治肺间质纤维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取得了确切疗效,现就其机制分析如下。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方由瓜蒌、薤白、半夏、白酒四味药组成,功擅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原方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病属痰瘀痹阻者。然心肺同居于上焦,本方现代亦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性气胸、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疾病属上述病机者。

肺间质纤维化在中医古籍中并无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病因病机,可归属于中医“咳嗽”、“短气”、“喘证”、“肺痿”、“肺痹”、“肺胀”等范畴。一般来讲,肺间质纤维化存在着由肺痹-肺痿的发展过程,肺痹言肺为邪痹,气血不通,络脉瘀阻,乃从邪实而言,多发生于病变早期,外邪入侵;肺痿言肺之萎弱不用,气血不充,络虚不荣,乃从本虚而言,多见于病变后期,痰瘀互结日久,伤津耗气,正气不足。二者虽为肺间质纤维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但二者又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临床常可见到痹中有痿(因实致虚),痿中有痹(因虚致实)的复杂病理状态,究其主要病因病机,其一为血瘀痰阻,其二为正虚。

1外邪入侵,血瘀痰阻

肺为娇脏,不耐邪侵,凡六淫之气,一有所著,即能致病。从中医病因病机来看,肺间质纤维化病变初期,乃外感六淫毒邪之气,阻滞气机,肺失宣降,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以致肺气亏虚,气虚则血脉运行受阻,肺络痹阻,瘀血内生,从而形成了虚、痰、瘀共同阻络的病机特点。笔者认为治疗应将益气活血、通络行痹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临证多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太子参、黄芪加减来治疗,痰多加竹茹10g,陈皮6g;咳重者加杏仁12g,白前10g;胸痛甚者加丹参20g,川芎12g;大便燥结酌加枳实12g,厚朴15g。其中瓜蒌、薤白是《金匮要略》中治疗痰浊痹阻型胸痹的主药,有报道[1-2]瓜蒌、薤白等用于治疗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引起的肺纤维化获得良效;在 SARS的治疗中,瓜蒌可有效的预防、抑制和改善肺纤维化。宋建平等[3]对平阳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造模后14d(1~14d肺部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14~28d转以间质纤维化为主)开始给予瓜蒌薤白半夏汤药液15mL·kg-1体重,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用药1次/d,共2周,进而观察瓜蒌薤白汤对平阳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形成阶段的干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瓜蒌薤白汤组肺纤维化程度轻于模型组,表明瓜蒌薤白汤有减轻肺纤维化模型形成阶段肺部病理损害的作用。

2久病迁延,正虚邪实

脾肺互为母子之脏,外邪干肺,迁延日久,子病累及母脏,伤及脾胃;肺肾金水相生,共司气的摄纳和津液的输布,久病母病及子而致肾虚;肺病累及脾肾,肺脾肾三脏脏气虚损,正虚则加重痰浊、血瘀的壅滞,以致正虚与邪实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渐成气阴(阳)两虚、血瘀痰阻于肺之证,呈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候。笔者认为“虚者”,临证又须辨清气虚、阴虚、阳虚之别,不可一概而论。故临证治疗分别从益气、养阴、温阳来调补肺脾肾,兼以活血化痰通络,以求标本同治;气虚甚者宜补益肺肾,给予补肺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阴虚甚者宜养阴清热,给予生脉散或沙参麦冬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病变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者治以肾气丸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临证多获良效。张振龙等[4]对近10年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复方用药规律进行文献研究,结果显示,补益类中药占3818%,止咳化痰平喘类占2408%,活血化瘀类占1837%,养阴清热类占1465%,其他类(包括温经通脉类、理气宽中类、利水渗湿类)占577%。这也说明肺间质纤维化以正虚为本,痰饮、血瘀为标的病机特点,以此亦可指导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肺间质纤维化病位在肺络,常涉及肺、脾、肾三脏,病机虚实夹杂,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药复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确切,但目前实验研究较少,尚须加大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以期客观化评价临床疗效,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游祖生,朱维葵.矽肺病从胸痹论治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9):534.

[2]陈津生.关于寒疫和 SARS 的中医治疗[J].中医杂志,2003,44(9):716.

[3]宋建平,谢忠礼,李伟,等.瓜蒌薤白汤对肺纤维化形成阶段的干预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0):140-143.

[4]张振龙,蒋春梅.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文献研究[J].社会医学杂志,2015,13(15):34-36.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基于多特征条件随机场的《金匮要略》症状药物信息抽取研究
仲景通阳利水法治疗小便不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