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氏腹针与常规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

2017-01-19 18:37黄健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

黄健帆

【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薄氏腹针与常规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薄氏腹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治疗后MPQ评分、LMG评分、WOMAC评分以及JOA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氏腹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灸,其能有效缓解症状严重程度并降低疼痛程度,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薄氏腹针;常规针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

【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1-0106-03

Abstract:

Keywords: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也被称为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患者膝关节结构、功能出现退行性病理改变的临床疾病类型,迁延不愈将会发展成为关节滑膜炎、膝关节游离体、膝关节畸形乃至残废等严重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等均造成严重影响。中医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薄氏腹针法是当前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针灸方法,薄氏腹针法是薄智云教授(中国著名中医针灸学家、腹针发明人、腹针疗法创始人)创建的一种新型针灸疗法,其通过刺激患者腹部穴位以达到调节患者脏腑失衡症状的目的,薄氏腹针法以患者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能够有效调节患者先天、后天经络阻滞症状。较适用于慢性疾病、疑难疾病的治疗,有关研究曾经将薄氏腹针应用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进程中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当前有关薄氏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研究仍然较少[2]。笔者运用薄氏腹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男22例,女48例;年龄40~75岁,平均(582±6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3±18)年;患病膝盖位于左侧30例、右侧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49例;年龄40~77岁,平均(585±62)岁;病程1~7年,平均(32±15)年;患病膝盖位于左侧28例、右侧42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与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2007年修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3];②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分型依据[4];

纳入标准:①本次治疗前3个月内患者无非甾体抗炎药服用史,未服用过与本病治疗有关的激素类药物;②患者均为单侧患者病;③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事前告知患者病情发展、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同意后签订责任书。

排除标准[5]:①需要长期服用激素治疗相关疾病患者;②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肝肾脏器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患者;③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关节间形成骨桥连接而呈骨性强直患者;④膝关节肿瘤、类风湿、结核、化脓及并发病影响到关节结构者,或伴有牛皮癣、梅毒性神经病、代谢性骨病、急性创伤等患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贵州安迪公司生产,025mm×40mm一次性无菌针)治疗。术者指导患者持仰卧位并暴露膝部,使用75%医用酒精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后依次针刺其犊鼻、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等穴位。术者注意进针时避开血管、毛孔,进针后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气留针并TDP红光灯照射30min后起针,无菌干棉球按压片刻后确定局部无出血后放开。本组治疗3次/周,以4周为1个疗程。

观察组给予薄氏腹针治疗,所用针具为020mm×40mm一次性无菌套管针。术者指导患者持仰卧位并暴露腹部,依据薄氏腹针取穴定位标准使用直尺于患者腹部量出穴位位置、于患者膝关节内侧疼痛时测出下风湿点、外侧痛时测出下风湿下点。而后使用75%酒精对患者皮肤进行常规消毒,依照中底、下胺、气海、关元、气旁、大横、外陵、下风湿点的顺序进针,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进针后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中胺、下腕中刺,气海、关元深刺,双大横中刺,外陵、气旁中刺,下风湿点线刺。针刺结束后顶住患者活动习惯,按压其膝关节局部并询问是否有疼痛,根据患者疼痛位置、程度再以其下风湿点为中心再次进针,留针后使用TDP红光等照射30min。此次进针依然根据处方顺序进针,先针先起。本组患者治疗3次/周,4周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个疗程。

14疗效标准依照《症候疗效判定标准》[6]评估患者疗效积分,而后使用尼莫地平法计算患者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基本痊愈: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减少>80%;显效: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减少50%~79%;有效: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减少25%~49%;无效: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减少<24%;

15观察指标使用疼痛问卷表[7](简式MPQ问卷),疼痛程度分为无(0分)、轻(1分)、中(2分)、重(4分)四个等级,从疼痛性质、情感项进行评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8]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及病情发展,通过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总分40分,分值越高,膝关节疼痛越明显,病情越重;同时评定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炎症症状及肢体功能评定指数[9](WOMAC指数),在各项回答处的直线上标出自己疼痛或功能受限程度的相应位置。“0”表示无疼痛或无功能受限,之后随数值增加程度加重,10表示疼痛剧烈(服用止痛药物仍无法缓解)或功能极度受限(无法站立);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10](JOA标准),通过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进行评分,总评分最高为29分,最低0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

16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MPQ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简式MPQ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LMG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LMG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MG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WOMAC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WOM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治疗前后JOA指数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JOA指数均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膝关节疾病,患者由于年龄、体重、生活环境等多种原因造成自身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以及结构紊乱,病变将会蔓延至患者软骨下骨、滑膜、骨膜、骨质以及关节周围肌肉等组织,对患者膝部正常结构、功能均造成不利影响[1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一般多为中老年群体,但随着当前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群体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反复疼痛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膝关节肿胀、僵硬、肌肉萎缩、持续性疼痛乃至关节畸形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整个社会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此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拥有较高的患病率以及极高的致残率,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西医仍然未明确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的病因以及发病机理,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以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炎症、延缓患者软骨退化以及改善其膝部关节功能、减少关节畸形发生率为具体目的,其治疗方法包括止痛抗炎药、软骨保护剂、外用消炎药以及手术等。然而长期药物治疗将会造成患者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障碍等多种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则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患者经济负担较高,因此传统中医治疗逐渐广泛的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

中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由来已久。中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属于“痹症”、“骨痹”等范畴,其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肾虚髓亏、阳虚寒凝、瘀血阻滞等多种证型,认为患者病发原因与其自身外邪入体、痰瘀互结、肝肾不足等密切相关,为本虚标实之证。而中医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推拿治疗以及针灸治疗等多种方法。临床实践证实[12],薄氏腹针法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等多项优点,在缓解瘀血阻滞性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的炎性症状、改善其功能评分上均有良好效果。事实上,腹部是人体脏腑中最集中、静脉分布最多的部位,薄氏腹针法则将经络看做是连接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网络,其能沟通人体表里内外而调理脏腑,引导患者脏腑气血传递到局部以治疗疾病。薄氏腹针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对中底、下胺、气海、关元、气旁、大横、外陵、下风湿点等穴位的应用达到疏通经络、祛邪止痛的治疗目的。术中所取穴位中的气海、关元具有引气归元、补益肝肾之效,而大横则能够祛湿健脾、滑利关节,外陵是脏腑气血通往下肢的必经之路,下风湿内点、外点的联合应用则能起到促进脏腑气血产生、推动气血运行至膝、改善膝部组织血液循环、缓解膝部内外疼痛症状的良好效果。

本次研究中针对患者的治疗期间疼痛程度、病情发展以及炎症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估,采取LMG、WOMAC等多项与膝关节炎疾病治疗、预后相关的评估量表对患者治疗、预后效果进行评估,最终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薄氏腹针法在提升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上均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薄氏腹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灸,其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并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怡.黄氏奇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对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2]李雪.薄氏腹针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障碍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93-796.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125.

[5]赖慧荣.薄氏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6]吴宏梓,史平平,王建民.火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Meta 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5):10-14.

[7]R Melzack.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Major properties and scoring methods[J].Pain, 1975, 1(3): 277-299.

[8]MG Lequesne,C Mery,M Samso,et al.Indexes of severity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and knee.Validation value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assessment test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1987, 65(65):85-89.

[9]Bellamy N,Buchanan WW,Goldsmith CH,et al. Validation study of WOMAC:a health status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linically impor-tant patient relevant outcomes to antirheumatic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or knee[J].J Rheumatol,1988,15(12):1833-1840.

[10]毛宾尧.现代膝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1]续龙,井蕾,贺琨,等.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3,33(10):871-876.

[12]李雪,刘云霞,张红林,等.薄氏腹针在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14(4):47-48.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疼痛不简单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邵氏无痛诊疗法规范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