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1-21 05:16王仁怀于洪伟陈佳琳袁金香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枣农枣果枣树

王仁怀,于洪伟,陈 健,陈佳琳,袁金香

(1.河北省沧州市林业局,沧州 061001;2.河北省青县农林局,青县 062650)

青县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仁怀1,于洪伟2,陈 健1,陈佳琳1,袁金香1

(1.河北省沧州市林业局,沧州 061001;2.河北省青县农林局,青县 062650)

近年来,沧州红枣呈现出卖果难、经济收益低而大面积伐枣树改种其它作物现象。为巩固发展我市红枣产业,通过对青县红枣生产、加工、销售的调查,了解和分析该县当前制约红枣产业发展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红枣 问题 对策 建议

红枣生产是青县林果业的主导产业,2005年森林资源2类调查结果显示:青县红枣面积为1.208 8 hm2,其中未成林造林地1 718 hm2。但随着气候变化、生产管理弊病、新疆红枣的市场冲击等诸多问题的日益显现,红枣收益降低,到2014年底该县枣栽培面积降至6 500 hm2左右,呈逐年下滑态势。青县乃至沧州红枣产业正处于艰难境地,该文拟通过解析问题,查找症结,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供参考。

1 存在问题

1.1 枣果的品质下降

市场销售的枣果普遍存在含糖量低、个小、不整齐、浆烂裂、色泽差、肉质差等品质问题。主要原因为:(1)良种应用率低、面积小。优良品系在生产上应用很少,未形成规模种植。(2)管理粗放也是造成小枣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多的追求产量、偏施氮肥、土壤有机质贫乏、树体衰弱,提早采收、超标使用农药和激素等等造成红枣品质降低,从而影响红枣的市场认可度。

1.2 生产成本高、价格不稳定,红枣的比较效益下降

多数枣园的生产成本偏高,管理667 m2枣树1年需打药15~20次,连同肥料每年投资在1 000元左右,红枣生产大都为家庭式管理,用工多,人工每天每人80~150元,管理枣树不如外出打工;再加上枣市场连续多年疲软,普通干枣最低2元/kg,无核小枣5元/kg,有产量没效益。投入与产出的不合理性,影响了生产的再投入。

1.3 病虫害多,气候条件影响大

当前危害枣树的主要有缩果病、炭疽病、锈病、绿盲蝽、红蜘蛛等,由于是家庭式管理造成枣树病虫害防治用工多且不及时,盲目增大用药浓度、把多种药剂混合后一块使用,既造成浪费,又增强了抗性,个别年份甚至造成小枣减产甚至绝产。再就是气候的影响,小枣果实皮薄、9月份着色是其自身所具有的生理特性。而近年来9~10月份连绵雨时有发生,这就造成小枣裂果、烂果。雨和风雹的侵袭使小枣种植专业村小辛庄绝产。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枣农丰产不丰收,极大地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1.4 销售、加工滞后,企业带动力不足

以前青县的干枣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欢迎,现在由于枣果品质下降及食用观念的改变,同时受新疆枣(生产成本低、产量大、商品枣果品质优等)冲击,金丝小枣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目前该县小枣销售大都是坐地等客,受市场价格低迷的影响,枣果成熟季节唯恐卖枣难,自我压价,枣农相互内耗,造成倾价销售。由于大多数小枣生产合作社名存实亡,枣农缺乏合作社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定价,更缺少统一外出闯市场。

受环保、食品安全高要求的影响,目前该县红枣加工企业仅有两家:从事阿胶枣、无核蜜枣类和枣蓉、枣泥加工。加工企业少,加工量小,产品市场占有量小,枣果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加工品的销售价格低导致红枣收购价格与枣农的生产劳动付出不匹配。

枣果在制干过程中损失大、商品果率低。小枣干制采取日光晾晒和烘干方式。日光晾晒投资小但受天气影响,枣果损失大;烘干制干枣果损失小,但投资较大、利用率低、普及率低。2013年当地普通小枣价格达到6元/kg左右,但在晾晒、筛选分级时,浆、烂、斑(疔)不断出现,最高可达50%,而烘干房在产量高时烘不过来,不烘枣时又闲而无用(投资大浪费多),需拓展产业链。

1.5 科技队伍薄弱,人员不足,没有科研基地

目前该县专门从事枣树研究、新技术推广、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科技人员少,与枣生产的科技需求很不适应。如献县就有专门科研机构—红枣站。

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下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首先表现为情绪衰竭,常常出现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精神萎靡、容忍度低、满意度下降等,甚至厌倦教学工作;其次表现为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冷漠,对学生冷漠、厌烦、蔑视、体罚,对同事疏远,对问题不愿正视,怨天尤人;再次是缺乏成就感,表现为自我认同度低、成就感和幸福感低,无助感增强。赚钱维持生计成为上班唯一理由。

1.6 政府资金投入少,扶持力度不足

近年来枣树生产中的农资价格、人工费等大幅提高,枣树生产成本增加,产出与收入的不协调,影响了人们对枣树的投入,也形成了恶性循环。与种植粮棉相比,享受不到国家贴补政策,影响枣农生产积极性。

2 建议

2.1 政府推动,营造红枣产业发展氛围

2.1.1 筹集资金搞好示范基地建设、良种推广和扶持发展保护地栽培

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建立县级红枣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县级红枣科研机构),搞好示范栽培生产并丰富红枣品种资源。通过红枣基地来推广标准化技术规程,提高红枣质量,带动周边群众枣树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大力推广“金丝新四号”“献王枣”“短枝冬枣”“马牙枣”等优良制干、鲜食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通过改劣换优、新品种建园,迅速扩大优种红枣种植面积;扶持发展避雨及鲜食枣保护地栽培,提高枣果种植经济收益。

2.1.2 要制定小枣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的激励政策

要拿出一定资金搞好县乡示范基地建设;在科技人员方面要提供服务条件、制定激励政策;在枣树统一药防上制定激励和补贴政策;加大政府投资扶持力度,在枣果生产村普及烘干房、低温储藏库,解决枣农小枣制干、储藏的后顾之忧;在加工企业建设上要引进和扶持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企业;在品牌建设上,要多渠道、大力度加大无核小枣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提高红枣烘干房建设补贴力度,使户户用得上、户户用得起;要研究制定枣树委托流转机制,将家中无人管或者劳力少的枣园适当向大户集中,鼓励、支持组建枣专业合作社统一枣树生产和销售;鼓励、支持发展枣保护地栽培。

争取国家、省对于果园改造(高接换优等)、枣产业项目资金扶持,加大对果品加工企业和储藏企业信贷力度,并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建立不同果品品种的保险业务。

2.1.4 建立红枣发展基金

用于红枣科研、应用等方面鼓励。

2.1.5 建立灾害保险制度

把枣树生产灾害纳入保险范畴,解决果农生产的后顾之忧。

2.2 科技带动,提质增效

一是选择良种,建立良种采穗圃,为逐步改良现有劣质品种提供优质种源。二是普及枣农培训。要有计划的组织好技术人员、枣农、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建立和完善“县林业局—乡(镇)林业站—果品生产重点村—科技示范户”四位一体的果树技术推广网络,开展果品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为红枣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引进、推广国家省红枣生产项目(如“抗裂枣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等)。

2.3 培育市场,壮大龙头,加快红枣产业发展

一是积极扶持现有红枣经营加工企业,促使其起到拉动效应。二是引导组建枣农营销合作组织。借鉴相关地区经验组建枣农生产营销合作组织,把0.67 hm2以上的农户都联系起来,一村或几个村成立一个合作社,县乡成立合作总社和分社。把各户现有的枣树面积、株数、产量、成熟日期、需要农药肥料的种类和数量、农户联系电话等都建立档案,目的是信息共享,共赢共利,从行业根本上做到改变。将以往坐门等客的情况,转变为联合外出闯市场自找销售渠道;将过去收枣的都是外地人的情况,改变为合作社自己的人卖自己的产品;将以往相互内耗压价的情况,改变为统一标准、统一价格,优质优价。同时要做好宣传,扩大知名度,发展网上营销。

猜你喜欢
枣农枣果枣树
不同时期施用不同肥料提高山地枣果维生素C 含量
枣树嫁接 掌握技术
老屋枣树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免洗干枣的加工
论新郑红枣的产业化
门前的枣树
塞上金秋枣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