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的修复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2017-01-21 21:21胡景瑞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二次污染污染物污染

胡景瑞

(中材国际环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 100102)

污染土壤的修复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胡景瑞

(中材国际环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 100102)

我国的土壤环境遭到了很严重的污染,当前很多部门政府对土壤修复正在进行联合研究。污染土壤的修复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环境和生态平衡,并且一定程度上也在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利用先进科学的生物修复技术、物化稳定技术等,使土壤恢复生产力,防止对土壤进行二次污染。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一直以来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都是很多学者的研究方向,一些发达国家在实际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实践中积攒了很多丰富经验,当下我国正在积极开展这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各项研究,不仅致力于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并且希望由此能够推动科学发展。

1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已逐渐形成,伴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各项修复技术都有了显著提高,比如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自然修复技术等。

1.1 生物修复技术

土壤生物修复通过不同生物种类对土壤中污染物进行吸收、转化或降解,达到土壤修复目的,属于绿色科学的环境修复技术,一般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生物联合修复等。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功能进行被农药或者石油污染的土壤修复,研究微生物修复是通过将微生物菌株进行高效降解,让土壤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利用生态的技术让污染土壤得到修复,因其具有的生态优势让微生物的技术受人们关注,并且促进着异位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自身的功能或积累性功能,吸附、过滤土壤中含有的农药、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从而恢复土壤的生态性,该技术一般应用于恢复被污染的农田土壤的或填埋场表层的覆盖、及生态恢复等,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矿区的边际土壤进行修复。

1.2 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是利用物理反应将土壤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去除,主要有热脱附技术、微波加热技术和蒸气浸提技术等,其能够有效的修复因苯系物、多氯联苯、二恶英、多环芳烃等污染的土壤。

热脱附技术属于物理修复技术中的一种,可以将修复后的土壤进行再利用,可以减少氯有机物的污染土壤中二恶英的产生。对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持久修复工作中,因为该技术设计的设备成本、处理费用较高,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所以该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同样的原理处理不同类的污染土壤。另一方面,蒸气浸提技术在修复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该技术在应用中不会破坏土壤结构,避免了土壤二次污染,并且费用较低、可操作性高。

1.3 化学修复技术

通过诱发修复剂和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而去除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称为化学修复技术,一般来说可以分为:(1)固化-稳定化技术,技术操作、修复的成本较低,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具有显著效果;(2)淋洗技术,在受污染的土壤或沉积物中灌注淋洗剂,能够有效的将其中的污染物去除,该技术在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较难处理并且费用较高;(3)氧化-还原技术,即通过化学还原剂或氧化剂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4)光催化降解技术,多应用于被农药污染的土壤;(5)电动力学修复,结合电化学与电动力学之间的复合作用修复土壤。

1.4 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技术

联合修复技术是指借助两种及以上的修复方法进行污染土壤修复,提升修复的效率和速度,有效避免单项修复技术中的不足。第一,微生物/动物-植物联合修复,利用根际强化、菌根生物等技术降解、吸收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是修复技术的关键发展方向;第二,化学/物化—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利用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可用性达到较高的修复效果;第三,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有效的利用表面活性剂或有机溶剂光解污染中的有机污染物,适用污染土壤进行离位处理。

2 发展趋势分析

从相关数据和重大会议决策上来看,我国在污染土壤的修复决策上趋向于污染的风险评估,修复技术的主要方向将是生物自然修复和多技术联合修复技术,修复设备的发展方向将以移动式设备进行现场修复为主,人们将越来越重视维持性绿色修复技术、组合式修复技术和土壤-地下水综合集成的修复技术。

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污染土壤的修复不仅限于恢复土壤肥力、生态性,同时不要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和原位土壤修复技术成为主要方向。在土壤受污染种类多的环境下,单一的修复已经能以满足需求,综合修复技术也将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不仅要考虑不同的环境影响、修复成本,还需进行风险评估,所以环境功能修复材料、设备化的快速场地等也将成为土壤修复的发展趋势。

结语

污染土壤修复中科学的修复技术,一方面可以保留土壤的生态性、生产力,同时避免了对土壤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到位的修复防控管理工作可以降低对各类资源的浪费。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污染土壤的防控、修复技术研究上,要增加政策、设备、资金、人员的支持,才能让土壤修复技术更加成熟,逐步成为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1]刘志培,刘双江.我国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及现状[J].生物工程学报,2015,5(6):901-916.

[2]杨勇,何艳明,栾景丽,刘景洋,郭玉文.国际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综合分析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2(10):92-98.

猜你喜欢
二次污染污染物污染
空气净化器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养殖场沼气工程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农村水资源安全威胁及解决对策
谈城市供水水质二次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