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1-21 21:21茆月琴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年12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河道畜禽

茆月琴

(盐都区环境监测站 江苏盐城 224000)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茆月琴

(盐都区环境监测站 江苏盐城 224000)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取得了较快增长,畜禽养殖、规模化作业等兴起,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破坏。本文在针对当前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监测职能,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农村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

1 概述

随着农村地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不断增强,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以及许多化工等高耗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转战城郊,加之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近年来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水环境破坏和大气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不仅使农产品质量受到安全威胁,也影响到了村民的身体健康。因此,积极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农村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的监测,为相关部门采取保护措施,作出决策提供参考。

2 农村环境主要污染因素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环境中所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有:

2.1 农村规模化生产因素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以及为了提升农业生产作业效率,农作物种植以及畜禽养殖都开始逐渐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特点,在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也日趋严重。以东台市为例,2016年,全市出栏生猪125.55万头,生猪栏存53.23万头,家禽栏存2655.66万羽,山羊46.02万只。如果按照每头(只、羽)畜禽所排粪便计算,每年由此所产生的畜禽粪便就超过了50万t以上。这还是仅仅以东台一个地方为例,全市的数量还会更大。由于畜禽养殖场一般集中在农村的居民区附近,规模化养殖给农村环境的影响较大。此外,盐城市也是江苏省第一农业大市,2016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472.4万亩,较2015年增加了0.8万亩。化肥农药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此外,盐城也是渔业资源大市,水产养殖给农村水体污染问题不容小觑。

2.2 农村粗放式生产方式

盐城市是农业大市,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粮食播种面积为1472.4万亩、棉花播种面积为14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达120万亩。2016年,全市联耕联种面积达523.9万亩,随着全市农业机械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由此所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等如何处置是农村环境的一大潜在问题。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秸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宣传力度,由于作业方式依然依赖传统模式,直接就地焚烧秸秆时有发生。每年在秸秆焚烧季节,全市农村大气环境中的秸秆焚烧贡献率较高,时常出现连续的轻微污染。农村秸秆焚烧问题在农村大气环境污染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2.3 农村河道水环境污染

盐城市境内拥有270余条省列名录骨干河道,境内河道纵横分布,构成了密集的水网系统。根据盐城市水利局、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盐城分局联合发布的《2015年盐城市水资源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共监测省级水功能区65条主要河流、123个水质断面,劣于Ⅲ类水断面49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39.8%;29个市级水功能区劣于Ⅲ类水断面46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61.3%。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河道的污染,影响了农村水质环境。目前,全市河道主要超标项为氨氮、高猛酸盐指数、溶解氧。因此,缓解和阻止农村水环境恶化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对策

3.1 做好规划,走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根据“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生态养殖、资源利用、防治结合、减少污染”的总要求,走“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发展之路,对全市的畜禽养殖和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产业布局。坚持走新型农业发展之路,倡导节能环保理念,加大对农村畜禽养殖排泄物的收集、处置和利用,如以沼气为纽带,发展猪(蚕)—沼—粮(桑、菜、果)等新型养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农业化肥的施用量,从源头控制农村环境污染物的产生量。

3.2 转变理念,提升秸秆利用效率

农作物秸秆本身是发电、动物饲料的重要原材料,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户尤其是农作物种植大户做好秸秆收集工作,严禁就地焚烧,拨付财政专项资金,提高秸秆的回收率。此外,要延伸秸秆利用的产业链,做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试点建设,对采用秸秆为原料的发电、工业锅炉改造方面给予税收补贴等措施,激励秸秆的循环利用效率。此外,积极推广秸秆的综合利用,培育秸秆编制、食用菌栽培等,发挥秸秆经济效益,变废为宝。

3.3 加大治理,加强农村河道清淤

做好农村河道清淤工作,完善“河长制”,将乡镇、村一级负责人纳入到河道整治中,作为行政管理辖区内河道的负责人,明确职责,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做好河道日常管护工作,严格实行“三包”,即包河塘四周卫生、包护坡绿化、包水生杂草及时清除,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2],切实改善农村环境。

3.4 加强监督,开展常态化监测工作

发挥环境监测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安排专业人员,常态化做好重点区域的土壤、水以及大气的监测,实时掌握农村环境现状,并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数据参考。将农村环境监测纳入到日常考核之中,提升环境监测的评价权重,切实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高云,徐艳.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污染防治措施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7):74-75

[2]柳立文,柳辉林.浏阳市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7(2):35-36

茆月琴(1971.5-),女,本科,汉族,中级,江苏盐城人,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及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河道畜禽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