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原因及措施分析

2017-01-23 06:53李岩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血液标本检验科误差

李岩

【摘 要】 目的:探析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有检验科明确标记的9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调查分析误差原因及类型,找寻解决措施。结果:9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中,凝血标本具有最高发生率,其次为溶血、血液标本量不准者;标本检验误差原因中,送检因素最高(43.62%),相比于其他因素,差异显著(P<0.05),其次为采集因素(23.40%);送检因素所导致误差中,送检时间过长所致最高(27.66%)。结论:临床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引起因素多样且较为常见,需在各环节多加重视,提升操作者责任心与临床技能,强化送检工作,并规范化整治标本检验操作与流程,以此实现临床检验质量的最大化提升。

【关键词】 检验科 血液标本 误差 措施

血液检验作为判断疾病与临床检验的常用方法,不仅能够为所诊断血液疾病提供各项依据,而且还可为其他系统病症的有效鉴别与诊断提供切实信息。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标本的采集、送检及保存过程乃是最易引起误差产生的关键原因[1]。尽管现代医学技术得到大幅发展,血液标本检验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有误差情况。为实现本院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质量提升,最大化降低误差发横率,现通过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有检验科明确标记的9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分析误差类型及产生原因,提出对应解决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有检验科明确标记的9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男性血液标本45例,女性为49例,检验项目:凝血功能检查22例,血液生化检查40例,血液常规检查32例。

1.2 方法

(1)标本采集方法。所选取血液标本均由检验科护士采集,采血方法为静脉采血法或过皮肤采血,实施皮肤采血法时,取患者无名指端部内侧,行仰卧位或坐位,调整呼吸与心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完成采集后,用碘伏消毒,棉签按压采血点,直至血止。静脉采血法:运用真空式静脉采血,取肘正中静脉,性仰卧位或坐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完成采血后,用碘伏消毒,棉签按压采血点,直至血止。依据检验项目,将所采集血液标本分放入各类型抗凝管中,将标签贴好,完成后送检。(2)分析评价方法。依据血液标本质量标准,由专业血液标本工作人员对所采集标本实施质量检测,评价内容主要有:血液外观、凝血及溶血等,若发现血液标本存有问题,及时复验,以作确认,明确误差标本后,将其退送至送检科室,问卷调查相关护理人员及患者,调查内容: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方式、部位与过程;标本的存放温度与时间;患者情况。完成调查后,由相关人员对上述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误差原因。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所得数据均由SPSS20.0实施处理,行X2检验,当比较差异明显时,由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不合格血液标本类型分析

9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中,凝血标本具有最高发生率,其次为溶血、血液标本量不准者。见表1。

2.2 不合格血液标本误差原因分析

标本检验误差原因中,送检因素最高(43.62%),相比于其他因素,差异显著(P<0.05),其次为采集因素(23.40%);送检因素所导致误差中,送检时间过长所致最高(27.66%)。见表2。

3 讨论

血液标本检验乃是了解患者病情与机体情况的重要辅助方法,伴随当今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对疾病认识的持续加深,血液标本在检测项目方面也日渐增加,在获取检验结果前,还需经历诸多环节,如标本采集、运送、储存及检验前处理等,其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至此,需强化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获取更为准确详实的检验结果[2]。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标本检验误差原因中,送检因素最高,相比于其他因素,差异显著,其次为采集因素;送检因素所导致误差中,送检时间过长所致最高。由此可对上述主要原因采取如下措施:(1)标本采集前,护士需对各检验项目所需注意事项有所了解,多余意识沟通,了解患者用药、生活习惯及生理等情况,女性患者需尽可能避免生理期采血。采集前还要与患者持续沟通,叮嘱其采集前保持空腹,不可剧烈运动,指导用药,消除患者自身因素影响。(2)因护理人员负责标本采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责任性与认真态度,标本采集前,需检查企业是否存有损坏状况,另检查其是否做好完全准备,就患者是否空腹进行核对,护理人员需对各类型检测项目的采血量、采血部位、抗凝剂的类型及使用的真空管等熟练掌握,采血要做到一针见血,采血部位不可选择在存有损伤或炎性的部位,完成采血后,需轻晃,促使抗凝剂与血液标本充分混匀。(3)采集后,及时送至检验科,不可拖延,运送中不可剧烈晃动,不可阳光直射,防止损毁或丢失[3]。(4)送至检验科后,及时着手分类检测,明确存储条件与实践。保存中需动作轻柔,常规保养检测仪器,做到检测相配现用,完成检测后,需对相关仪器彻底清理,强化检验人员的知识教育及操作培训,提升检验意识的耐心与责任性,防止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检验时间延误状况。

综上所述,临床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引起因素多样且较为常见,需在各环节多加重视,提升操作者责任心与临床技能,强化送检工作,并规范化整治标本检验操作与流程,以此实现临床检验质量的最大化提升。

参考文献

[1]蒋作富.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 当代医学, 2015(9):114-115.

[2]陈德生. 5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J]. 哈尔滨医药, 2013, 31(4):304-304.

[3]姜月红.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方法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2(28):112-114.

猜你喜欢
血液标本检验科误差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误差控制
Beidou, le système de navigation par satellite compatible et interopérable
压力容器制造误差探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利用36B4基因扩增效率评价PBMC基因组DNA的制备质量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探讨
乡镇卫生院检验科的问题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的建议
Exce12007在检验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