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互动儿童家具体验性设计研究

2017-01-23 09:39刘小路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验性亲子家具

文/刘小路 杨 婧(福州大学 工艺美术学院)

亲子互动儿童家具体验性设计研究

文/刘小路 杨 婧(福州大学 工艺美术学院)

DOl编码:10.3969/J.lSSN.1674-4187.2016.06.015

随着生活水平、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儿童的成长关注度也随之提升,有关儿童的话题逐渐受到家庭及社会的重视。然而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趋势下,智能产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家长和孩子都沉浸在高科技产品中,使得彼此越来越疏于沟通,从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亲子互动产品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健康,也要思考以何种方式进行亲子互动,怎样为亲子关系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以及如何通过好的设计去改善儿童与家长的相处方式,如何积极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对儿童的需求进行分析,对互动式儿童家具进行探讨,提出亲子互动式儿童家具的体验性设计应加注重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借助声音媒介和行为导向,提升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形成一个轻松愉快的亲子互动环境,进而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

一、儿童体验性设计

体验性是儿童在使用一件物品时的主观感受,可以分为儿童感官体验、儿童交互体验、儿童情感体验,其中儿童情感体验是儿童体验的核心(图1)。如何充分调动儿童多种感官信息之间的相互联通、相互合作与相互反馈,并通过儿童与物品的行为互动以及情感体验层面的回馈,从而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以及对世界的认知,是儿童产品体验性设计的重点。

1.1 儿童感官体验设计

儿童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多来自五感观的综合反馈,即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和嗅觉(图2)。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不同刺激能够产生美的享受、兴奋和满足,刺激消费的欲望,增加儿童产品的附加价值并有效的区分产品。不同的视觉效果可以传达给儿童不同的认知感受,如: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的造型给人以冷漠严肃秩序的感觉,圆润饱满的曲线造型凸显出优美流畅充实的感觉,再如石头、木材等传统材质会使人产生古典的联想,有一种古朴、自然、高雅的感觉;玻璃、塑料、金属等又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感。

感官体验的五感在产品设计中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作用。儿童感官较为敏感,他们偏爱明亮的色彩,有效的增加感官刺激能使儿童体验更加鲜明,使产品更容易被感知,从而促进儿童与产品的互动,增加产品的价值。

1.2 儿童交互体验设计

美国的Stanton和Mark认为,设计活动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规范、理解、说明最终用户特征行为能力和局限性的系统,与用户测试和用户相关的事物。儿童交互体验设计在界面设计、外观设计方面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达到一般的可用性标准,还要做到对儿童交互体验最本质的思考,对儿童与产品关系的最本质剖析。

图1 儿童体验设计

图2 儿童感官体验

1.3 儿童情感体验设计

情感化体验设计关注内心的情感需求,在设计产品时融入设计情感的三个层次,通过外界的刺激感知产品,以及外形上某种特定的符号和语义来反思产品要传达给他人的情感。儿童情感化体验设计应通过合理的结构、功能、色彩、安全的材质进行人性化设计,使其在感知世界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将情感因素注入产品设计中引起儿童的共鸣,唤起他们心中深层次的意识。

二、儿童体验性设计的意义

2.1 儿童自身心理特征与认知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4-10岁的儿童开始感知世界,对世界产生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叠加,其认知范围逐步扩大。这个时期儿童无意注意开始占据主导,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方式也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开始形成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认知概念。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喜欢模仿、喜欢引来关注、愿意亲近自然是他们最明显的特征。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培养至关重要,家长应该参与到孩子的世界中,而不是让他们自己玩既对视力有害又不利于身心发展电子产品。具有良好交互体验的产品不仅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儿童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的提升。2.2 亲子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引导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亲子关系在儿童成长时期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引导儿童在成长时期良好习惯多养成。现在儿童父母多为80后、90后,工作之余陪孩子的时间十分有限,怎样营造氛围可以让亲子关系更为融洽,让亲子互动更加有益,成为亲子互动产品设计的关键所在。

2.3 儿童家具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好的儿童家具设计能增添家庭氛围,让儿童的成长环境趋于正向发展。随着亲子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家具的需求也相对扩大,亲子互动儿童家具的设计在满足功能、使用寿命、质量、安全材质等要求的同时,应更注重产品的体验性设计,增强产品的心理耐用性,从短期拥有到伴随成长的状态改变,提升产品的价值属性。因此,儿童家具设计更应关注的是,如何从用户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让家具在家庭生活中不仅具有“物”的功能性,而且拥有“纽带”的作用和“陪伴”的意义。

三、儿童家具中的体验性设计

3.1 儿童家具设计现状

社会发展与儿童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儿童相关产品逐渐成为设计者研究的主题。随着家庭生活品质的提高,家长也更加重视儿童自身的需求。近几年,儿童家具的需求不断扩大,儿童家具成为了家具市场中的消费热点。最早儿童家具大多依附于成人家具,并没有把儿童作为设计对象,只是成人家具的附属,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专业化,儿童家具被独立出来,以新的姿态占据市场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儿童家具转变为专业领域的同时,种类越来越多样化,设计也趋于人性化,家长在为孩子购置家具时关注点由价格因素转为注重材质的环保健康、以及能否给于儿童合理的成长环境和带来更好的体验。韩国设计师Kim Jaewook所带来的创意家居互动椅子(图3),家具本身设计的很简洁没有过度的繁琐装饰,边角也采用了圆角的倒角保护孩子免受磕碰。最有创意的是椅子的后背采用了攀爬网状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让孩子在家长休息或者读书的时候自己在他们的身边攀爬玩耍,搭建了亲子互动的平台。(图4)的创意长椅适合放在教室,公共场所或者家庭,不同年龄的儿童都可以在一起相互学习或者游戏,家长还可以一边忙工作一边与儿童进行互动和交流。(图5)为亲子椅的设计,试图建立一种家长和孩子之间既独立又共存的和谐状态。成人休闲椅和儿童椅通过一根共同的腿连成一体,造型整体简洁利落而又不失童趣,色彩活泼又不失大气。

目前儿童互动家具产品多停留在对“互动”的浅层理解,鲜见真正的从加强亲子互动的角度出发,去真正考虑儿童、家长使用的便捷性。因此亲子儿童互动家具从正确引导父母和儿童之间的互动入手至关重要。

图3 创意家居互动椅

图4 创意长椅

图5 亲子椅

图6

3.2 儿童家具的需求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数字化信息的进程,电脑、智能手机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媒介环境也成为了儿童家庭生活娱乐的重要载体。儿童也开始频繁使用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致使其与家长越来越疏于沟通。美国一份调查报告《Zero to Eight:Children’ s Media Use in America 2013》 显 示( 图6),2013年8岁以下儿童的家庭,40%拥有iPad,而2011 这个比例只有 8%;2011年38%的儿童使用过移动设备,2013年 已经增长到72%;这种趋势的增长,会让人联想到经常会出现的一幕,聚餐时大家都低着头看手机,这样的画面在如今高科技的洗礼下,频频出现,这一现象值得反思。

4-10岁的儿童正处于发育时期,认知能力在不断提升,在这个阶段他们好奇心强、情绪支配行动、喜欢模仿,这个阶段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提供互动的儿童家具,不仅有利于规范儿童的行为,而且能更好的增进儿童与家长的交流。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所设计的家具产品,更容易让儿童接受、并可以创造美好而亲切的体验,来营造儿童健康的成长环境。

儿童互动家具设计能够根据儿童的性格差异、心理特点等观念展开设计,从休息、玩耍、储藏、互动、交流等方面考虑,为儿童营造一个功能综合性的生活空间。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儿童家具设计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加入互动元素,巧妙应用设计来延长家具的使用周期,使家具满足大众需求、贴近生活、提升使用价值。此外,儿童的年龄较小,缺乏认知和判断能力,儿童家具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以安全为重,全方位保护儿童,使儿童在使用家具时不会发生碰伤、摔倒、砸伤等意外情况,在满足儿童心理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提高安全性能。

3.3 儿童家具的趋势分析

需求推动发展,亲子关系的重视,促进儿童家具行业迅猛发展。儿童家具在满足实用性、趣味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亲子互动的体验性。儿童家具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更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家长在挑选家具时侧重于情感模块,比如色彩简单、鲜明,材质环保、安全,能陪伴儿童成长,提升亲子互动,促进孩子心智发育,是他们所关注的。通过互动儿童家具潜意识里锻炼孩子的认知、思维、与动手能力,而不是一昧的沉浸在电子产品中。他们期望在儿童家具设计时,能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即儿童的需求,将学习性、游戏性、趣味性、陪伴性等概念融入到家具设计之中,使儿童-家具-家长三者关系更加融洽,在互动的同时拉近亲子关系,为儿童塑造形成良好的心理形象。

图7

四、亲子互动儿童家具体验性设计的关键因素

4.1 行为导向的互动关系

传统儿童家具设计中,设计师更多关注的是家具本身“物”的形式。随着设计研究目标的不断变化,对“物”的关注逐渐转向对“行为”的探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提出了“设计事理学”的理论,其理论的核心就是设计对象的表象是“物”,而设计的本质则是“事”。批判了设计者对形式表象的迷恋,转而关注事件本身的内在价值,抓住“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手段”的核心理念。唐纳德•A.诺曼(Donald A.Norman)也认为,交互设计是通过产品( 实体的、虚拟的、服务, 甚至是系统) 的媒介,来创造和支持人的行为。从学术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来看,也给儿童家具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互动的目的在于增强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交流,物作为一种媒介拉近了人与人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形成“人—产品—人”的有机统一模式。亲子互动方式多样,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游戏作战,教育模式,行为模仿等,亲子互动儿童家具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儿童内心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家具的造型上利用有趣的元素吸引家长和孩子,在使用方式上可以积极的调动亲子互动,使得“儿童-家具-父母”三者融洽和谐,并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积极引导作用,形成一个轻松快乐的亲子互动环境。系列儿童家具设计更加注重亲子互动的体验性,注重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语言、身体及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改良了以往传统家具沉闷的造型,利用有趣的拼图元素,富有趣味,能够吸引家长和孩子;色彩上也颠覆了以前家具单调的颜色,采用了明亮大胆的色彩;功能上也做了优化,储物柜内置芯片,当拼图归位,书、玩具都收纳完后,会发声称赞,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家具使用,不仅存储方便,而且还能亲子一起互动玩耍,也为家增添了温馨感及趣味感。(图7)

4.2 多元化的体验维度

对一件物品的真实体验能够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体验性的产品设计能唤起情感,为用户创造出值得回忆的产品使用经历。从而使得用户在与产品交互的同时,与产品所营造的产品环境相互动,将用户带入一个以产品为主体的虚拟式体验空间中,更好的感知产品。

在亲子互动中,家长要坚持亲子之间地位的平等性,尊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站在朋友或者同伴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儿童的内心感受,给儿童主动、自由表达情感和意见的机会,激发儿童的自主性及创造性。优秀的亲子互动产品可以让儿童在亲子互动中有多样的体验。因此,在亲子互动儿童家具体验性设计中要更加注重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增加父母与孩子语言、身体及心理等方面的交流,设计中,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使得体验维度升华。

4.3 儿童家具的CMF分析

CMF的要素即色彩、材料、表面处理工艺在儿童家具设计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合理运用CMF,可以提高产品的适用性,使产品达到有用、易用、好用;也可以塑造产品的精神品味,达到产品多样性及创造全新的产品风格。在亲子互动儿童家具设计中要考虑儿童心理因素,选择明亮的色彩,吸引儿童注意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环保的家具材料,提高儿童家具的美观性、趣味性、安全性等,形成一个良性的亲子互动环境,进而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

4.4 儿童心理与生理的安全性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成人相比,无论是智力、思维、认知、情感和想象力上都没有发育完全,自理能力有所欠缺,注意力容易分散,安全的概念模糊,好奇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比较敏感,所以在亲子儿童互动家具的设计中首先要保障用户使用安全,产品的结构要稳固,材料要绿色环保,避免坚硬粗糙和尖利的棱角,线条要圆滑流畅、边角应光滑。全面考虑问题,最大限度保障儿童心理和身体安全。

4.5 设计过程中儿童的参与度

让儿童真正参与到家具设计的过程中,同时设计师也要进入到儿童生长的环境当中,与儿童一起演绎场景,在互动中获取实时的反馈和建议,从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找到设计痛点,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亲子互动儿童家具体验性设计的价值指向性探究

5.1 提升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即儿童获取知识的能力,4-10岁是儿童认知能力提升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儿童求知欲特别强烈,儿童家具可通过数字识别或拼图的形式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发展空间。从儿童的认知角度出发,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引起他们的关注,激发他们的思考,此时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给于他们正确的思考方向,提升认知,体验性的互动儿童家具的出现也正符合了儿童的心理需求,为儿童提供学习的平台,对提升认知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5.2 促进儿童感官全面发展

儿童感官较成人更为敏感,有效的增加感官刺激能使儿童体验更加鲜明,使产品更容易被感知,从而促进儿童与产品的互动,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视觉、触觉、听觉在亲子互动儿童家具设计中占主导,视觉层面主要通过产品形态和色彩体现,儿童往往对感性的形态更为偏爱,偏爱一些大色块、单纯的色彩,所以明快、鲜艳的色彩更容易和儿童的心理产生共鸣。触觉层面上,一些互动环节能带给儿童更加深刻、真实的体验效果,接触不同质感的物体能够让儿童形成真实稳定的触觉系统。听觉层面,主要靠产品的声音系统和家长教育来感知。

儿童处于发育成长时期,优秀的设计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体验性互动儿童家具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互动、交流来获取更多信息,对于儿童而言,感官、行为所获得的体验比文字更具说服力,也更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5.3 完善思维体系

4-10岁的儿童不善于推理、判断,这个时期往往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作为思维的支撑。亲子互动儿童家具设计可通过色彩、语音、图画的感官刺激和亲子的互动交流,通过更多途径获取知识、认知世界,拓宽他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完善思维体系。

5.4 传递互动性体验

儿童家具的体验性设计通过行为互动,在潜意识里锻炼孩子的思维、想象与动手能力,让亲子互动带来更好的体验,比如设计颜色分明的功能区,教导孩子在娱乐区玩耍,在书桌前学习,同时家具通过语音系统引导孩子在学习过后将书本、书桌整理干净,玩耍过后把玩具都放回到指定位置,培养他们整理归纳、独立思考的能力。艳丽的色彩也能很好的刺激儿童的视觉神经,有研究表明,儿童认识事物、分辨事物的能力与色彩有着密切联系。良好的互动环境也能带给儿童多元化的体验。因此,在亲子互动儿童家具的设计中加入醒目明快、富有童趣的色彩元素,行为导向的体验元素,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带给儿童安全的归属感,也能营造很好的氛围使得亲子互动效果得到提升。

六、结语

亲子互动儿童家具能给父母与孩子带来更好的交流空间,帮助儿童在居住环境中实现玩与学的良性互动,在互动中引起亲子的情感共鸣,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通过梳理儿童体验性设计、儿童体验性设计的意义以及亲子互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关键因素,提出亲子互动儿童家具体验性设计的价值指向性探究,希望从设计的角度给儿童提供更暖心的关怀,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好的设计呈现给用户的不只是产品本身,而是将多元化的体验维度纳入到产品设计中。因此,将亲子关系融入到儿童家具产品设计中,在参与和互动中获取实时的反馈和建议,找到真正的设计痛点,才能开发设计出更好的亲子互动儿童家具,真正满足儿童的使用需求、引导儿童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让亲子关系在互动的过程得到情感的升华。

(责任编辑 姥海永)

[1] 李彬彬.产品设计心理评价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 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美]Jeff Johnson著.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4] [美]Jesse James Garrett著.用户体验要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 罗仕鉴,朱上上 著.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 Werba B E, Eyberg S M, Boggs S R, et al. Predicting outcome in parentchildinteraction therapy: success and attrition.[J]. Behavior Modification, 2006,30(5):618-46.

[7] Markopoulos P, Read J C, Macfarlane S, et al. Evaluating Children's InteractiveProduct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for Interaction Designers[C]//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2008:1043-1044.

[8] Salvador C. Contributions of Ergonomics to an Affective Sustainability in Children's Furniture[J]. Procedia Manufacturing, 2015, 3:6483-6489.

[9] 柳沙.人与物互动中的情感[J].装饰.2005.

[10] 文佳. 亲子产品的设计方法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9.

[11] 罗碧娟.探析儿童产品的色彩设计[J].包装工程.2008.

[12] 朱娜,刘慧薇.基于情绪体验的亲子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

[13] 王亦敏,焦斐.多感官参与下的体验式产品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9.

[14] 吕长征.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创新设计因素分析[J].科技通报.2015.01.

[15] 杨秫雪,曹巨江.体验设计下儿童电子产品设计要素分析[J].包装工程.2012.

[16] 曾春蓉. 儿童家具应符合儿童身心特征[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7] 钱峰,江牧.基于互动体验的儿童家具设计探析[J]. 美术大观.2016(2):126-127.

[18] 黄凌玉.产品体验设计的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3.

[19] 吕天娥.基于心理学的家具安全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

[20] 黄旋,陈巍娣.从设计心理学看情感产品开发设计[J].包装工程.2009.

[21] 王晓瑜.可成长性的儿童家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

[22] 朱云,刘秀,肖潭.基于可成长理念的学前儿童家具设计[J].包装工程.2015.

Research on Experiential Design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ve Furniture

以儿童内心的体验和生活感受为出发点,对儿童互动家具设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分析儿童使用家具时的喜好,在此基础上,将亲子互动融入到儿童家具的设计当中,并对儿童的需求维度进行分析,提出亲子互动式儿童家具的体验性设计,并结合设计实例论证了体验设计应用于亲子互动儿童家具的可行性,认为更好的体验设计应用在亲子互动儿童家具中不仅能够满足儿童的使用需求、在成长的过程中起积极引导作用,还能促进其心智的发展。

Taking children's inner experience and life experience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article analyzed and expounded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furniture design. The authors take interaction factors into account in the design of children furniture, and analyze the requirement dimension of children. On this basis, putting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xperiential design and combined with desig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children furniture design. The paper argued that a better experiential design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children, but als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guiding children's growth and promote their mental development.

体验性设计;亲子互动;儿童家具设计;需求维度

Experiential desig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Children furniture design; Requirement dimension.

刘小路,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体验性亲子家具
从观察生活到更好地生活——小学语文体验性作业生活化设计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传统村落的互动体验性景观营造探析——侨乡村景观建设实践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体验性*——以时空异置为切入点的实证研究
家具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