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变的思考

2017-01-24 08:14李玉琴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院校

李玉琴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137)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变的思考

李玉琴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137)

本文仅从高职院校图书馆相关服务方式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个案为切入点,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当前在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与学生(读者)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校实际,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需要转变服务方式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

信息化;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有线网络终端和移动网络终端),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购物、出行、消费支付等),也对普通人群的传统学习和阅读方式带来了深层次的变革和影响。而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普遍拥有电脑和手机等对应有线网络终端和移动网络终端的图书借阅或阅览的平台,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广大学生的学习和阅读需要,进一步转变高职院校图书馆原有的管理和服务方式,整合并利用好广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资源,提高高校图书馆各类馆藏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辐射能力,以适应校园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和广大学生新型阅读方式的需要,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和面向广大学生服务者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我校针对图书馆相关服务方面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为切入点,就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谈些粗浅看法。

二、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了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平台、阅读取向、图书馆藏书结构的合理性、服务宗旨、功能定位、影响学生去图书馆借阅图书或进行阅读的主要原因、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转变的服务方式等15个方面的内容。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总计收到有效答题问卷938份。相关问题调查统计结果综合概述如下:

在阅读习惯方面,以纸质阅读为主的学生比例占到调查总人数的50.75%,以电子阅读方式为主的学生比例调查总人数的49.25%。在阅读平台的选择方面,借阅纸质图书的比例占到60.87%,电子阅览的占到19.72%,利用个人手机平台进行阅读的占到76.01%,利用个人电脑进行阅读的占到37.53%。在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是否合理方面,认为合理的占到27.4%,比较合理的占到54.48%,不尽合理的占到12.9%,不清楚的占到5.22%。在建议增加的图书类别方面,建议增加自然科学类图书的占到43.39%,增加社会科学类图书的占到39.45%,增加哲学类图书的占到22.6%,增加时事政治类图书的占到38.38%,增加法律法规类图书的占到24.84%,增加专业技术图书的占到54.37%,增加文化艺术类图书的占到58.85%,增加中外历史类图书的占到38.17%。在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方面,认为应该以管理为主的占到31.02%,以服务为主的占到68.98%。在认为影响自己去图书馆借阅图书或进行阅读的主要原因方面,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占到29.53%,阅读环境占到53.09%,借阅程序复杂占到17.48%,借阅周期短占到33.9%,开馆时间不合理占到21.54%,缺乏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占到53.73%。在认为学校图书馆目前还应该拓宽哪些方面的业务或功能方面,认为应拓展电子阅览功能的占到52.24%,手机终端阅览的占到44.14%,纸质图书阅览的占到39.23%,报刊阅览的占到45.2%。在认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转变的服务方式方面,认为转变工作态度的占到55.76%,加强对学生或读者服务指导的占到61.94%,提升工作业务水平的占到32.09%,加强好书推荐的占到64.61%。

三、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和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在信息化背景下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传统的图书借阅管理与服务方式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读者)多途径对图书管理借阅与服务的实际需要。如何将传统的图书借阅管理与服务方式植入现代信息化的图书借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传统图书借阅管理和服务方式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基础上管理和服务方式的有机结合,还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

对学生(读者)的阅读取向和阅读兴趣领域关注度不够,深入了解不够,导致图书馆在图书结构类别的分类配备和馆藏图书结构方面还不能满足学生(读者)的多方面需要。

图书馆管理人员对现有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平台及途径等还缺乏有效的认知和了解,进而在实现传统的借阅管理服务向图书管理借阅信息化平台(终端)建设与应用服务方面的转变,为广大学生(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图书借阅等服务方面的有机结合还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布局。

在如何将图书馆各类资源通过信息化建设手段与平台拓展将资源拓展到与校园信息化建设接轨,使广大学生(读者)利用自身的电脑或手机终端可以随时登录进入相应图书情报资源系统进行阅读学习,减少因图书馆开放时间与学生作息时间之间的矛盾,以及节假日期间闭馆而导致学生无法进入图书馆阅读学习,打造全方位、全天候的图书管理与服务方面的系统规划和建设还有待加强。

四、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变的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服务方式的转变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实施。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宗旨,建立完善管理与服务评价体系

要进一步转变和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准。要改变对图书馆现有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评价方式,提高和突出学生(读者)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评价权重,实现学校和学生(读者)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评价的有机结合。建立《学生(读者)评价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学生(读者)滚动问卷调查评价办法》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者与学生(读者)定期座谈交流等方面的制度与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评价考核工作或听取相关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管理与服务方式,推动和促进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加强管理与服务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保障

一是要把学生(读者)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评价意见建议等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年度绩效评价考核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形成评价、考核、改进与提高的良性互动局面。二是要根据功能完善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应用领域的拓展,定期组织开展管理与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在进一步提升管理与服务人员传统工作业务能力和图书管理与操作常规业务综合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和拓展管理与服务人员适应图书馆新功能、新业务及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图书管理、借阅、学生(读者)个人电脑和手机终端服务等环节的业务管理与服务的需要。

(三)改善优化图书结构,丰富学生(读者)多元化的学习和阅读领域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关心自身专业技术学习的同时,还广泛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文化、哲学、法律、时政等各相关领域的知识,馆藏图书结构是否合理,也是直接影响学生(读者)进入图书馆并能够沉下心来学习阅读的重要因素。因而,要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图书数量、藏书结构和图书类别方面的优化配备。有计划分阶段做好图书采购实施计划,使藏书结构在专业技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文化、哲学、法律、时政等各相关领域的藏书结构日渐合理,以满足不同兴趣学生(读者)对不同领域知识学习和阅读的需要。

(四)加快图书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步伐,以满足使用不同学习阅读平台师生(读者)的服务需要

应在改进和做好现有传统借阅方式和电子阅览方式管理与服务的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应用领域的拓展建立和开发相应的可供学生(读者)多样化选择的服务终端和阅读平台,例如可通过学生个人电脑直接登录进入图书馆图书情报系统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资料目录或书目及相对应的图书情报内容简介,可结合手机终端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客观需求开发校园手机阅读终端服务平台等。以适应不同兴趣和使用不同阅读平台师生(读者)的现实需要。同时努力实现师生学习阅读或图书情报检索向校园有线终端和无线终端的全覆盖。使师生可以在教室、办公室、宿舍及校园每个角落都可以随时通过自身的有线或无线终端登录进入图书馆各类资源进行学习阅读或从事情报检索,获取个人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与服务等。充分提高图书馆各类图书、情报的使用效率和图书馆信息化应用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图书管理与信息化服务保障团队,为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及服务方式与传统的图书借阅管理与服务方式将产生重大变化。在管理理念、服务环节、服务方式、队伍建设、网络安全和平台维护等方面都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保障团队,工作重心将更多地从传统的人工借阅管理与服务转变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与服务平台的管理维护,新增馆藏图书、情报等的系统输入编目及各类图书、情报检索信息资源的定期补充更新完善等方面的管理与服务等。

G250

A

李玉琴(1966-),女,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助理馆员,中专,图书管理。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图书推荐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