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实情 挖典型 解难题
——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系列综述之二

2017-01-24 21:07范佳富
中国民政 2017年9期
关键词:民政工作民政工作组

◎ 本刊记者 范佳富

摸实情 挖典型 解难题
——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系列综述之二

◎ 本刊记者 范佳富

各工作组在总结前一阶段蹲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基层,了解省、市、县各级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总体情况,摸清乡镇、村两级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具体情况,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挖掘典型、提出建议,从而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民政服务水平。

摸实情 调研救助站等重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对于民政工作来说,更是如此。民政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重心在基层,政策落实在基层。离开了深入调研,就难言为民爱民。为深入了解基层民政工作详情,各工作组按照民政部党组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赴一线蹲点调研救助站管理等重点工作。

4月24日,第3工作组检查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听取了救助站基本情况介绍,查看了安检门、服务窗口等基础设施,详细了解受助人员构成情况。在检查中,工作组重点了解了救助站站外托养工作情况,仔细询问站外托养的程序、托养机构资质和站外托养监管制度。工作组认为,加强对站外托养机构的监督管理,是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站的重要职责。要认真吸取广东练溪事件的深刻教训,仔细查找分析站外托养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举措,切实加以解决,坚决杜绝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要建立完备的监管考核制度,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托养机构,要及时整改,确保站外托养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权益。工作组还实地走访了站外托养机构桂林市心之乐老年护理中心,检查了托养人员宿舍、食堂、活动室等设施,查看了机构智慧安全服务云平台,了解了托养机构在安全管理等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至此,第3工作组已经完成了对南宁、北海、桂林等地救助管理站及其托养机构的明查暗访和当地福利院、敬老院、乡镇(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和民政办的实地调研工作,详细了解了广西相关重点工作和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同日,第19、21、28工作组分别对太原市救助站、北京市大兴区救助站和乌鲁木齐市救助管理站进行了调研检查。第18、19、22、27工作组以座谈会等形式,着重围绕五项重点工作摸清了基层民政工作实情。第20工作组在全面踩点张家港市民政办事站点、所属机构的基础上,为更全面、更深入、更细致地掌握蹲点市镇民政工作,进村入户调查,体验一线工作,深感乡镇民政工作项目繁多,既要全面知晓各项民政工作的政策、标准和程序,又要讲究方式方法,学会做思想工作,还要沉着应对各项检查与考评。第5、16、17、24、32等工作组也按照民政部党组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为全面深入了解基层民政工作、“把脉”基层民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挖典型 基层创新亮点纷呈

各工作组在深入了解县乡村民政工作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部分地区基层民政工作的创新举措和特色亮点。“锦丰样本”就是其中之一。锦丰镇作为张家港市下属镇,各项民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亮点纷呈,城乡低保达到了应保尽保、动态施保、按标施保的精细化管理,养老服务覆盖了全体老年人,“三社联动”有序开展、深入参与社会治理,困境儿童保障实现了综合援助与个案管理的统筹结合,在张家港市2016年民政工作综合考核中排名第一,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堪称优秀。为了解其背后的“优秀基因”,第20工作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解码了“锦丰样本”。

一是健全的三级网络。锦丰镇辖三个办事处、24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其中两个居委会与村委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民政组织网络设置为:镇级层面有民政办和社区办两个独立机构,共同负责民政工作,总计编制人员9人;办事处层面,也有单独机构民政办,三个办事处总计编制人员5人;村居层面,每个村委会、居委会均有一名民政专干,专职负责本村(居)民政工作,总计30人。实现了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的基本条件。

二是优秀的人才队伍。镇办村三级44名民政工作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35人,占比79.5%,大专学历9人,占比20.5%;33人持有社工证,37人持有养老护理员证。人员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在有人办事的基础上解决了有能力办事的问题。蹲点过程中,工作组深深体会到,这支能干事的优秀民政工作队伍,更有想干事的热烈愿望,民政工作开展得更是有感情、有思路、有方法。锦丰镇分管副镇长孙亚芳,2011年6月从计生办主任调任镇民政办主任。调任之初,很是高兴,认为计生工作得罪人、难度大,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做好事,发发钱、拜拜年,既简单又受人待见。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民政工作业务面广、政策复杂,除日常工作外还有很多临时性工作,同时每天要处理大量政策咨询、上访等具体事项。更困难的是工作布置到村里后又不像计生工作那样有专职妇女主任负责。为此,经过实地调研、深思熟虑,2014年孙亚芳提出各村配备一名民政专干,且民政专干不增加各村编制、但又属于定编干部的建议。由于报告有事实、有依据、有思路,更有解决办法,顺利得到镇党委书记批示,请求组织人事部门予以研究解决。张亚芳经过反复沟通,终于说服组织人事部门联合开展专题调研,实现村村设民政干事。自此,锦丰镇各项民政工作形成了“一个指令下去、30个小手回复、一项工作搞定”的良好局面。

三是有效的考核激励。镇民政办通过设置适当指标,每月均对各村(居)进行考核,并纳入镇政府对30个村(居)的整体考核之中,且将考核结果直接与村(居)两委所有班子成员工资绩效挂钩。绩效考核影响的不仅是民政专干,还是整个村干部集体。一旦民政工作被扣分,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难度很大。同时,镇民政办不断完善考核方式,监督各村完成每月重点工作。健全的考核激励制度为各村有声有色有效地干好民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是突出的创新机制。随着对锦丰镇民政工作的调研逐渐深入,工作组发现,锦丰镇不只满足于有机构、有人员,而且每位民政工作人员都充分体现了“自我加压”的张家港精神,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更有敢为人先的闯劲,许多民政工作都有创新并逐渐机制化。比如,采取政府出资方式,率先在全省推出“民生保险”组合拳——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重大自然灾害房屋保险,为全体居民提供了一张自然灾害救助的“安全网”。充分利用作为唯一获权使用公安部全国二代身份证人像库的优势,主动运用于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救助工作,通过人脸识别,变被动寻亲为主动寻亲,极大提高了寻亲效率,降低了寻亲成本。村(居)、镇、市民政局多层次、多角度入户核查,信息化手段多部门联动核定居民家庭收入,定期回访等多手段推动城乡低保精细化管理。连续多年每年拿出180万财政资金推动公益创投,公开招标选定10多家社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活动,为帮助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为困境儿童解决困难、拓宽视野、丰富生活。在养老服务方面,6家养老机构,5家民办。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享受尊老金和居家养老援助服务,且公开招标委托社会力量实施专业化运作。免费发放智能手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虚拟养老院,积极推动智慧养老。老年助餐“中央厨房”项目在张家港市试点先行……类似的创新举措还有很多,尤其是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支持的多主体合作共治模式有力地壮大了民政工作力量,确保了基层民政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解难题 亟待突破力量薄弱瓶颈

各工作组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本着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和民政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的工作目标,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蹲点检查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基层民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瓶颈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第17、19、23、32等多个工作组调研反映:不少乡镇只有一名民政助理员,村里仅有的民政专干也多由村干部兼任。将各项民政政策落实好、执行好,关键在人。然而,基层民政工作人力不足,相关工作却复杂繁多。一是工作情况复杂。基层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包括农村低保、医疗救助、高龄老人、优抚安置、留守儿童等方方面面。单就农村低保而言,从受理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到审查批准、按月发放到户,都不容有丝毫马虎。不仅如此,有的群众存在攀比心理,本不应该申请救助资金的也来申请,需要工作人员耗费大量精力进行核查甄别;有的群众文化程度不高,对相关政策不了解,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讲解;有的群众认为政策不合理,不断上访,需要工作人员耐心地进行疏解劝导,其复杂性可想而知。二是工作精力难以集中。基层民政干部往往身兼数职,疲于应付中心工作和各类检查,使他们没时间、没精力抓好本职工作。尤其许多一线从事民政工作的人员年龄偏大,无法适应民政事业快速发展需要;业务水平普遍偏低,大多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政策水平有待提高;人员流动大,基层民政人员占用其他单位编制或使用编外合同工的情况比较普遍,人员更换现象频频发生,影响工作的连续性也难以保证质量和效率。在任务重、力量弱的情况下,导致许多政策贯彻落实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有的地区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待遇较低,尤其是救助站员工、火化工等岗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更谈不上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各工作组深入一线,认真聆听基层的声音,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民政重大决策部署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不打折扣。首先,要加强基层民政队伍建设,通过增加编制、购买公益性岗位、引入社会组织等多种方式充实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切实解决民政工作有人办事的问题。其次,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学会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工作的开展,譬如建立民政工作微信群,方便沟通与交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探索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民政工作的新模式。同时要重视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并加强对村镇一线民政人员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民政工作关键在基层,只有使基层民政工队伍得到切实加强,激发起基层民政人的内生动力,切实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民政重大决策部署才能在基层贯彻落实,困难群众才能享受到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带来的“红利”,幸福感更强,获得感更足。

猜你喜欢
民政工作民政工作组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别样的春节,一样的温情——在“就地过年”中感受“民政温度”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坚定履行新时代光荣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政工作综述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数说加强基层民政工作
在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中需要加以推动的重点工作
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专题报道
FIFA解散反种族歧视工作组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