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点评

2017-01-25 01:42
中国民政 2017年1期
关键词:民政部门民政部防灾

本刊点评

2016/12/15—2017/01/15

①2016年12月15日,据媒体报道,2015年,4岁女童媛媛被诊断患罕见脑瘤,在收到超600万善款后赴美治疗受到争议。在不幸离世后,美国医院公布的治疗费用已超善款总额。女孩的父亲表示会公布捐款明细受到赞扬。

本刊点评:民众从来不缺乏爱心,缺乏的只是“知情权”。如果每个受助者都能如实公布各种信息,民众的爱心将会得到延续。

②2016年12月16日,民政部网站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日,一位自称“蔡白萍”的人假借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名义,通过微信、QQ、网络等方式到处散布关于开展“元旦、春节双节救助项目”活动的信息。民政部将其行为定性为典型的骗局,并且向公安机关报案。

本刊点评:希望未来有更多政府部门和组织,对涉及自己领域的骗局或类似事件,也能够这样,一经发现就即刻澄清、立刻回应并作出警示,从而减少受骗者的人数,让骗子无法继续招摇撞骗下去。

③2016年12月18日,“侮辱邱少云烈士”的委托律师表示,他们将会专程前往烈士老家重庆铜梁区,将此案的所有案卷材料以及获赔的1元钱精神抚慰金移交给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永久保存,以告慰烈士英灵,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本刊点评:赔偿钱数的多少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这“1元钱”再次证明“正义必胜”。

④2016年12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民法总则草案。三审稿强化了民政部门的责任,规定监护人缺位时,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具备条件的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也可以担任。

本刊点评:对于那些没有合格监护人或者有责任主体却不能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民政部门确实需要代表国家承担起兜底责任,以确保法院作出的撤销不合格监护人的判决不会成为一纸空文。但是,对于被剥夺监护权的责任人,仍应让其行使支付抚养费等义务,才能促其反省并尽可能地善待被监护人。

⑤2016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布,其中,规定哄骗拐走婴幼儿属“偷盗婴幼儿罪”将处以重刑,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将所诊疗、护理、抚养的儿童出卖给他人的,以拐卖儿童罪论处,此两条最受关注。

本刊点评:法律对于儿童的保护清晰而明确,对犯罪行为施以重拳,大快人心。

⑥2017年1月5日,据报道,2016年12月26日上午,云南省屏边县水冲子烈士陵园通道改移工程正式破土开工。开工仪式现场,闻讯而来的30多名退伍老兵和军烈属代表、百余名群众鼓掌称赞。

本刊点评:与烈士争地,当严加禁止!当地政府闻过则改,应当点赞,毕竟尊崇和缅怀先烈,管理维护好烈士陵园,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严,本是政府职责。

⑦2017年1月3日,民政部官网发布声明,提醒公众谨防有人以“振兴中华慈善基金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资产联合基金会”名义进行诈骗活动。

本刊点评:民政部雷厉风行地发声,不仅避免了更多百姓上当受骗,而且有效地打击了诈骗行为,体现了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⑧2017年1月4日凌晨,吉林省通化市一安养院发生火灾,造成7人死亡。5日,民政部下达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立即展开养老院(机构)安全大排查。

本刊点评:住进养老院是为了安享晚年,安全首先必须得到保障,因此,“火灾”不能成为养老院的“短板”。补齐短板,除了民政部门,也需要更多的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⑨2017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发布。《意见》将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本刊点评:《意见》着眼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问题,通过顶层设计,针对三大体制机制完善升级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助于不断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⑩2017年1月12日,针对网传广西九旬老人被关“猪圈”的新闻,当地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回应称,经调查核实,老人的住所并非猪圈,是以前的老房子。老人的儿子常年患病需要医治,儿媳在凤山县城照顾外孙女,所以对老人照顾不周。当地乡政府已对其儿媳进行了教育并与其家人签订了老人赡养协议。

本刊点评:刚刚出炉的调查结果让人略感欣慰。但仔细思量,这些能成为以往对待老人的理由吗?是粉饰太平还是文过饰非,我们还是应该保持谨慎的乐观。

猜你喜欢
民政部门民政部防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怎么抓
红十字会开展公开募捐活动要受民政部门监管
民政部未批准任何带有“一带一路”字样的社会组织
加强民政档案管理的措施略谈
慈善法赋予了民政部门更多责任
民政部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