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动考量
——以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检察院创建实践为例

2017-01-25 04:32孙保平
中国检察官 2017年13期
关键词:检察文明建设

●孙保平/文

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动考量
——以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检察院创建实践为例

●孙保平*/文

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检察业务开展、检察队伍风貌、干警切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必须以文明创建工作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为保障,推动文明创建工作科学、有序、有效开展;必须以全院干警普遍认同、普遍参与为基础;必须以提升队伍素能为根本,搭建平台,创新形式;必须以推动工作发展为目标,紧扣检察业务工作,将文明创建“软实力”真正转化为法律监督的“硬能力”,转化为执法办案和整体工作上水平的“硬实力”。

检察机关 精神文明 创建实践

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加强检察机关队伍建设的需要,是综合工作情况的体现,是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必经程序,是树立机关良好形象、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维护广大干警切身利益的有效途径,是对检察业务开展、检察队伍风貌、机关环境状况的检验。近年来,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检察院秉承“文明创建是抓手、是统领”的理念,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检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成功创建为邓州市唯一的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受到省市文明委和上级院的肯定。

一、确定思路,牢固树立文明创建目标

2012年3月,邓州市人民检察院新一届党组成立后,围绕如何在获得全国先进后实现新跨越展开研究分析。经认真调研,邓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深切感受到:只有把奋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作为工作抓手,才能集聚强大精神力量,推动邓州检察工作登上新高峰。经反复讨论,院党组确立了五年工作基本思路:弘扬一种精神(积极进取,昂扬向上,人争先进,事创一流);推行一项战略(文化强检,促进业务,提升队伍,强化管理);倡导一种作风(脚踏实地,精于细节,锐意创新,雷厉风行);塑造一种形象(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检察官);实现一个目标(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最高标准的全国文明单位、模范基层院)。

思路已定,旗帜鲜明。邓州市人民检察院围绕目标,以上级院正确领导、地方党委大力支持为坚强后盾,不畏难、不动摇、不懈怠,团结带领全体干警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发扬积极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以文明创建工作为抓手,全力推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保障现代化实用化建设。

二、握指成拳,倾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一)强化工作机制建设,奠定创建前提

确定了“动员干警全员参与,紧密结合检察职业,突出邓州地域特色,带动综合素养增强,着眼工作整体提升”的40字原则,使文明创建始终沿着科学轨道推进。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为文明创建提供有力保障。细化完善了文明创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要点,设定了具体的时间节点、牵头部门、责任人员、完成时限、完成标准,认真做好年度创建工作总结、讲评,确保文明创建工作科学开展。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创建根基

高标准建设办案用房、专业技术用房,建成侦查指挥中心、办案警务工作区,优化了一般公务车辆和警用车辆配置,办案装备现代化和侦查信息化水平极大提高;建成机关安全监控系统、同步录音录像系统、看守所独立监控系统、远程视频提审系统、案件信息公开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完成了涉密网络分级保护建设工作,通过了省档案局和省保密局的专业测评,实现了办公办案信息化;建成体育健身广场、荣誉展览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检察史馆等生活基础设施,为文明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化检察文化建设,提升创建品位

抓住被确定为全省检察文化建设试点基层院的契机,确立了“以文化建设促文明创建”的思路,把检察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努力促进两者有机融合,使文明创建向更深层次和更高品位迈进。为此,依托邓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牢牢把握“来源干警、依靠干警、服务干警、推动工作”的原则,全院动员,全员参与,确立了“先忧后乐、执法为民”的建设主题和“唱正气歌,诵忧乐篇,做雷锋人,育检察魂”的建设思路,确定了物质载体、行为习惯、管理制度、精神理念四个文化层,将物质载体文化分为环境文化、主题文化、走廊文化、中心文化四个分区:环境文化区命名为“穰邓韵”,主要是在前院设置法道石、清风廊、舜友园、邓林、健身广场等,展示邓州文化亮点和干警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公正廉洁的精神风貌;主题文化区命名为“检察风”,主要是在大厅设置范仲淹人生轨迹壁画、邓州地域文化符号壁画,与检察职业文化有机融合,突出检察特色和建设主题;走廊文化区命名为“邓检魂”,主要是精选紧扣检察主题、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以书法、绘画、摄影、展板等形式悬挂于办公楼道,在楼道,展示干警风采;中心文化区命名为“忧乐苑”,主要是在前楼七楼、八楼设置中外法律名家长廊、邓州文化名人雕塑,开辟古邓文化、荣誉展示、志愿服务站、道德讲堂、青少年犯罪警示教育、干警风采、体育健身、阅览休闲、书画文苑、茶艺10个子区域,展示忧乐情怀。构建了干警的精神家园,通过检察文化的熏陶、凝聚、引领、激励功能,实现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有机融合,形成了邓州检察特色,提升了文明创建的层次和内涵。

(四)强化文明氛围建设,把握创建关键

1.让文明创建进庭院。把美化环境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基础,聘请专业公司绿化设计施工,做到搭配科学、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被评为省级园林绿化先进单位;组织专业公司提供卫生保洁服务、强化水电服务和卫生管理,确保净、齐、亮、美。在大门口设立“阳光检务”文化带,在院内设立文明宣传教育橱窗,在显著部位设置公正文明执法等主题标牌,使干警处处置身于文明环境熏陶中。

2.让文明创建进楼道。在办公楼大厅开设电子显示屏宣传阵地,上传文明教育、励志鼓劲、工作部署等内容,组织干警设计制作主题壁画,在电梯内、楼梯口、转步台、楼道内、餐厅、会议室等处悬挂文明提示标牌,使干警耳濡目染中提升文明素养。

3.让文明创建进科室。依托各类文化阵地,成立摄影、文学、文艺、体育、调研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行青年干警座谈会、联欢会,开展烈士陵园祭扫、登山、唱红歌、演讲比赛等活动,组织青年干警到花洲书院诵读《岳阳楼记》。高标准设立道德讲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洗礼。认真开展志愿服务、“送法五进”、“金秋助学”等活动。深入分包社区,开展节日慰问、精准扶贫、法律服务等。广大干警文明素质逐渐增强,涌现出全国刑事执行检察业务标兵王兴华等先进典型。

4.让文明创建进网络。在实现办公办案信息化基础上,在检察局域网上开辟“花洲论剑”、学习培训等专栏,鼓励干警们自由表达、相互争鸣,定期开展网上读书、研讨、交流等活动,促进网络文化发展。在互联门户网站,开辟信息播报、阳光检务专栏,开通检察长信箱、案件查询、视频接访、网上举报、案件信息公开等在线服务,开通微博、微信、手机报,强化与社会沟通,树立了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五)强化检察队伍建设,提供创建支撑

借助文明创建提升队伍素质,并通过队伍素质增强,为文明创建提供更强大的力量源泉。

1.抓班子建设。始终把班子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不断提高班子的学习力、研究力、凝聚力、决策力、执行力,努力使班子成为真抓实干、激情工作、终身学习、文明行为、服务群众、严于律己的表率。

2.抓学习培训。强力推进“学习型检察院”建设,抓好司法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学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落实学习、竞争、奖励、考评机制,发挥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检察史馆、健身室作用,提高干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近年来,共有32个集体、188人次受到上级记功、表彰、奖励。

3.抓内部管理。创新检务督察方式,开展“双向督察”,严格督察,严肃通报,严明奖惩,强化了工作决策部署的执行力,执法规范化要求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刚性进一步增强,受到市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省、市检察院以文件形式转发。同时,叫响“逢先必争、逢旗必夺、永争一流”的口号,建立部门、干警“双百分”考评制,形成“想干事者有机会,会干事者有职位,干成事者有地位”的正确导向,最大限度激发干警争先创优。

4.抓纪律作风。 深入“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正风肃纪等专题教育活动,务求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出特色,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开展活动,努力查问题、改作风、提素质、促工作、树形象。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履行好两个责任,组织开展“检务督察年”活动,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使纪律条规和工作部署要求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5.抓外部监督。推行检务公开,借助手机报、微博、微信等信息化手段,用好检务公开大厅、案管大厅、门户网站等窗口,及时公开各类执法办案信息,保障群众权利,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三、文明反哺,奋力助推检察工作发展

持之以恒发挥文明创建的巨大正能量,有效启迪干警思想,陶冶干警情操,凝聚干警力量,提升工作实效,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检察形象显著改善。

(一)助推业务发展

通过文明创建,狠抓业务不放松,以业务发展新成效彰显文明创建拉动力,以有为争取有位有威。近年来,邓州市人民检察院年均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550人,提起公诉800人;立案监督20人,追捕30人,追诉15人;提出抗诉25件;立查职务犯罪35件40人,其中科级干部10人,处级干部4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多起案件被南阳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十大精品案件”,整体业绩进入南阳市基层院先进行列。

(二)助推机制创新

通过文明创建的辐射力,助推机制创新成为检察工作的源头活水,陆续推出了一批创新机制,对强化法律监督、维护法律权威、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产生推动作用,促进了检察工作。反贪工作“1+1+N”查案模式,轻微刑事案件“3×3”快速办理工作法,未成年人犯罪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处理信访案件“五制五关”工作机制,“主动配合人大重点工作、做好预防调查”工作机制等,均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市检察院转发、被《检察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三)助推队伍建设

依托文明创建爆破力,强力推进“学习型检察院”建设,注重学习培训,实施物质、精神双激励,不断提高干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教育引导干警自觉践行“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检察执法理念,恪守“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检察职业道德,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持续提升。省、市检察院和邓州“四大班子”给予充分肯定,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检察执法公信力不断增强。

通过文明创建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必须以全院干警普遍认同、普遍参与为基础,动员干警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思考中提升,在参与中受益;必须以提升队伍素能为根本,搭建平台,创新形式,让干警始终感到文明氛围、文明因素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在耳闻目睹、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文明素养、综合素质;必须以推动工作发展为目标,克服文明创建与检察工作“两张皮”现象,紧扣检察业务工作,以创建促队伍,以队伍促业务,以业务促提升,才能使文明创建成为提高素质的源泉、凝聚队伍的灵魂、争先创优的动力,将文明创建“软实力”真正转化为法律监督的“硬能力”,转化为执法办案和整体工作上水平的“硬实力”。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474150]

猜你喜欢
检察文明建设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