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123”模式温暖“三留”人员
——宁化县老促会“三留”人员情况调查

2017-01-26 03:22林宗河
红土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团县委全县农民工

林宗河

创建“123”模式温暖“三留”人员
——宁化县老促会“三留”人员情况调查

林宗河

革命老区宁化县共有“三留”人员13731人(其中留守老人6881人,留守妇女1738人,留守儿童5112人),约占全县人口的3.6%。做好“三留”人员工作,是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环节。宁化县委、县政府在实践中创建了“123”管理模式,即:编制一张责任网、搭建两个服务平台、成立三支服务队伍。

编制一张责任网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构建政府主导、各单位配合、社会各界关爱的对接责任网,是做好“三留”人员工作的关键。

一是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农村“三留”人员关爱保护的实施意见》,县里各级、各部门普遍成立了“三留”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团县委、妇联、教育、民政、公安和各乡镇都建立了动态摸排、分类管理、托管帮扶、多方协调机制。石壁镇禾口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把毗邻的20户“三留”人员划为一个责任区,选出有耐心、有爱心、有公心、有信心、有责任心的管理人员,负责片区内“三留”人员的“网格化”管理。

二是建立档案。各学校每学年初对留守儿童开展调查摸底,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是齐抓共管。县委、县政府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大幅度改善了办学条件。全县34所学校都有标准食堂、宿舍、各种功能室等,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县主管部门联合向张显宗文化研究会申请,获得省级补助资金16万元作为留守儿童救助经费。县民政局为2293名留守儿童开展了“一奖”“二教”“三救助”的关爱活动。“一奖”即奖励100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留守儿童。“二教”即邀请讲师团成员对他们进行“红色传统”和“中国梦·客家魂”两个专题教育。“三救助”即对摸排出的61名特困生给予1000-2000元资金补助。

搭建两个服务平台完善关爱服务体系

第一,家门口就业平台。没有任何关爱可以取代来自家庭的关爱,因此,解决“三留”问题的核心,是家门口就业。宁化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为农民工搭建家门口就业平台,出台了《家门口创业十项帮扶制度》,从四个方面开辟农民工家门口就业渠道。一是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客家小吃、薏米等5个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建立了10万亩河龙贡米基地、18万亩淮土茶油基地、5万亩宁化薏米和6个贫困村獭兔养殖基地,带动1000余名农民工从事特色产业经营。二是发展来料加工。出台《宁化县“家门口就业工程”来料加工项目补助试行办法》,对带动6名以上农民工就业的来料加工经济组织给予5000-30000元不等的扶持。全县已发展鞋面加工、电子配件加工、农产品加工等来料加工点50余个,帮助30个村210多户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三是发展经济组织。去年以来,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8家、家庭农场28家、家庭林场485家,安置500多名农民工就业。四是用活扶持资金。利用扶持资金,实施“绿色田园工程、人居环境工程、村道通达工程、农民健康工程、文化娱乐工程”,使生产发展快起来,增收渠道好起来,返乡农民多起来。仅石壁镇“红军村”近两年就有20多位村民返乡。

第二,面对面交流平台。“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别担心,我在这边很好。”这是曹坊中心学校一年级学生张丹在电脑前与远方父母视频聊天。曹坊中心学校有留守儿童105名,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亲情室”,配备了电脑12台,为留守儿童与远在他乡的父母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全县每所学校都开展“幸福成长工程”,配备“儿童亲情室”,方便儿童与父母面对面交流。石壁镇禾口村建立“亲情电话室”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打电话交流,话费由村里支付。

组织三支服务队伍开展多种形式关爱活动

一是建立爱心妈妈(爸爸)队伍。全县有教师、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爱心妈妈(爸爸)”3000多人,他们用爱心和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陪伴他们成长。2014年以来团县委、关工委、文明办、县妇联、总工会等21个单位联合爱心妈妈(爸爸)开展走进农村中小学,向贫困留守儿童每人送上一份“爱心礼包”。近三年共筹款百万元,慰问1420名贫困留守儿童。人民银行宁化支行15位爱心妈妈(爸爸)与实验小学26位留守儿童长期结对,爱心妈妈(爸爸)每周请留守儿童到家里见面一次、吃一餐饭、谈一次心。

二是建立爱心人士帮扶队伍。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积极投入“三留”人员帮扶大军。据统计,有2153名帮扶人员与6211名“三留”人员结对帮扶。石壁镇江家村三组黄先永是留守老人,患压迫性神经坏死无劳动能力。2016年底,宁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黄先永签订了土地流转入股协议,公司按入股面积3.08亩,给他每年每亩800斤稻谷,还可每年分红4620元。县公安局目前已为69名无户籍留守儿童登记入户。县民政局2016年将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人员新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38人,每人每月900元。横锁村留守老人吴常隆80多岁,住的是简陋土屋,常年生病。城南中心校老师王琴秀每逢节日都带上大米、面条、猪肉和300元现金登门看望,还把自己新买的21英寸彩电送给老人,排除孤寂。

三是建立节日活动队伍。县妇联每年“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都组织“三留”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元旦、春节,主管部门联合组织留守妇女、儿童在青少年宫开展大型游园活动。团县委联系邮政局、文明办、妇联等部门,开展“百万善款助成长”活动,共筹集到资金73万元,为2100多名困难儿童健康成长助力。团县委还联合法院、交警大队、禁毒大队等部门连续五年举办了青少年暑期安全自护夏令营活动,分别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为主题,让150余名留守儿童体验“小法官”“小交警”“小消防员”角色,学到心理健康、法律法规、交通安全等基础知识。

(作者单位:宁化县老促会)

猜你喜欢
团县委全县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通海团县委开展“青年之声”团支部授牌活动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怎样才能重拾对于人生的信念?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
关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