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代表联系群众网络及途径的思考

2017-01-26 09:03燕志旺
天津人大 2017年8期
关键词:选民人大代表渠道

齐 勇 燕志旺

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代表联系群众网络及途径的思考

齐 勇 燕志旺

随着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建设的快速推进,特别是“三改一化”的推行,广大农民将陆续成为社区居民,众多村委会将先后被撤销重新布局组建社区居委会,包括其中的大部分区、镇人大代表其居住地、个人身份都将发生变化。随着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结束,新一届人大代表在组成结构和影响范围联系渠道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情况。因此,人大代表采取怎样的网络和途径联系群众和选民,关系到代表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值得研究和思考。

一、换届前后组成结构发生新变化

以津南区葛沽镇为例,上一届有28名区代表和74名镇人大代表,共102名,实际是94名(包括8名既是区人大代表又是镇人大代表。其中,村居干部有51名,占54.3%;镇机关干部14名,占14.9%;教师3名,占3.2%;村(居)民和企业职工3名,占3.2%;企业负责人8名,占8.5%。

按照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一届区、镇人大代表的组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3名区人大代表和64名镇人大代表,共87名,实际79位(包括8名既是区人大代表又是镇人大代表)其中,村居干部31名,占39.2%;镇机关干部5名,占6.3%;教师9名,占11.4%;村(居)民和企业职工24名,占30.4%;企业负责人3名,占3.8%。

二、影响范围和联系渠道出现新情况

通过上述两组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村居干部的比例大幅减小,镇机关干部的人数明显减少,教师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村(居)民和企业职工的占比飙升,企业负责人的数量锐减。

1、人大代表影响范围方面出现的新情况。从新一届代表结构统计数据来看,担任各种领导职务的人大代表总共大约38%,大部分代表因为日常工作原因,影响面比较小,公众关注度比较低,甚至有些代表在一定范围内不太被人熟悉和了解,总体上新一届代表在对外影响力方面明显下降。

2、人大代表联系渠道方面出现的新情况。从新一届代表的个人身份来分析,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大代表所占比例将近56%,本职岗位相对单一;6.3%的代表没有具体工作岗位,生活在农村或社区。他们日常所接触的主要是自己的主管领导、本部门同事、居所邻里等,总体上新一届代表在自身联系渠道方面明显狭窄。

三、面对实际寻求对策引发新思考

以上这些新变化,一方面符合了新形势下对于代表结构的新要求,同时也扩展了代表产生的领域和区域,另一方面就是带来了代表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的新问题。面对这些新变化、新情况,应当从实际出发,以组建代表联系群众网络和建立联系群众渠道为突破口,破解难题,开创局面。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发挥作用,最根本的基础是联系群众,不妨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办法:

1、因地制宜组建代表联系群众网络。一是以换届选举时每位代表的推荐联名选民为重点,以代表居住地或工作处所等为圆心划定辐射面,结合社区布局补充部分其他群众或职工或村居工作人员等(可能会打破原有选区的界限),建立固定型的群众联系网(包括部分原选区选民)。担任区领导及区部门领导和镇领导的代表可直接确定联系所在选区的村(居)工作人员及部分党员、村民代表,每位代表至少固定联系群众10名以上,每季度至少联系一遍网络内的选民和群众,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反映他们的呼声。二是以代表自身本区域内的亲朋好友为资源,建立辅助型的群众联系网,搜集不同角度的信息,充实固定型群众联系网有关意见和建议的素材。三是以代表自身工作关系或者业务关系以及日常生活关系的人员为基础,建立补充型的群众联系网,了解不同方面的声音,为发表代表建议提供借鉴。四是以适当参加本区域“听民声”等活动为契机,建立参与型群众联系网,吸收不同群体的议论,开阔代表提出建议和意见的眼界。

同时,利用划分的代表活动小组,交流联系群众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提高代表自身联系群众的能力。

2、创新点位建立代表联系群众渠道。一是以“代表上门走访群众”为桥梁,搭建代表联系群众渠道,形成人大代表与固定型联系网络内群众的经常性联系,结对子沟通情况。二是以“代表接待群众岗”为桥梁,搭建代表联系群众渠道,形成人大代表与各界群众在“代表活动阵地”的岗位性接待,面对面坦诚交流。三是以宣讲政治形势和法律知识为桥梁,搭建代表联系群众渠道,形成人大代表与广大群众的随机性接触,敞开式热忱服务。四是以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为桥梁,搭建代表联系群众渠道,形成人大代表与各种特殊群体的扶助性关系,点对点无私奉献。

3、健全完善制度促进代表联系群众。一是建立“代表群众联系卡”制度,利用定期检查抽查卡片签到情况等手段,倒跟选民入户核实,“以卡拴人”,督查代表联系群众实际到位率。二是完善“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记录制度”,利用检查代表收集群众意见的痕迹等手段,“实录鉴事”,督查代表联系群众成效率。三是坚持“代表履职述职制度”,利用定期向群众报告代表自身工作等手段,接受选民和群众的书面评判,督查群众对代表工作的满意率。四是健全“代表履职公开公示制度”,利用工作栏、宣传栏、《明珠葛沽》报刊载等手段,公开亮相,督查各界人士对代表工作的关注率。

4、搭建平台密切各方面间互动联系。延伸区人大常委会“三联一平台”做法,镇人大主席联系主席团成员和各代表小组正副组长,代表小组正副组长联系本组区镇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和选民。下功夫建立“主席团热线联络平台”,利用当面、电话等方式实现人大主席与成员间的热点联系;建立“葛沽镇代表团微信平台”,利用微信群实现人大主席与区人大代表的经常联系;建立“镇人大代表短信平台”,利用短信群等方式实现主席团与镇人大代表的日常联系;建立“代表联系群众电讯平台”,利用固话、手机实现群众与代表的全天候互动。

5、夯实基础加强学习提高代表素质。一是强化设施建设,提升载体水平。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关于加强县乡两级人大工作及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增设“人大代表活动室”,更新“人大代表之家”,更换墙面展板,增添学习阅览书刊;设立“代表接待选民岗”;组建“人大代表微信平台”;规范人大工作档案。二是强化机制建设,提升制度效能。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学习笔记制度”“学习效果测试检查制度”,修订完善“代表履职述职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和“代表建议办复落实制度”,补充修改“人大代表职务公开制度”“主席团议事规则”和“代表团建议汇商制度”等制度。使人大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代表素质。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组学习相结合、活动前专题辅导与法条讲座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方式,统筹兼顾,学宪法、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代表法,讲解怎样写议案和建议,以及其它法律法规等,代表小组结合工作和活动需要开展分组学习研讨,安排人大代表自学政治理论篇目,撰写学习体会,向选民和群众宣讲政治形势和法律知识等等。

人大代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镇党委的领导和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积极践行落实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广泛联系群众,主动履职尽责,依法监督支持镇政府推进工作,促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为开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局面而努力。

(作者分别为津南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常委会代表联络室干部)

猜你喜欢
选民人大代表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建立选民测评代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