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摘编

2017-01-26 21:04杨琪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产经营者竞争力农产品

中国特色扶贫道路必将越走越宽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林毅夫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国际减贫事业中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长期实践中,中国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开发扶贫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将越来越宽广,中国的减贫事业将更加辉煌,中国人民必将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农业产业安全和农民安全或许比粮食安全更为迫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认为,当前中国一些主要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的供给不足和供过于求的现象,而且这两种现象同时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这背后突显出的问题是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由于内外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我国国内的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但我们不能全部依靠进口。因为过度的进口会威胁中国农业产业的安全,会威胁中国几亿农民生计的安全。在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还来不及大规模吸收农民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安全和农民安全比我们经常讲的粮食安全显得更为迫切。

中国农村全面转型面临的阶段性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魏后凯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发展进入了全面转型的新阶段。虽然中国农村全面转型具备了条件,但也面临一些阶段性挑战,突出表现在高成本严重损害农业竞争力、农业机械化亟待转型升级、“谁来种地”难题尚未破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任重道远、农民增收的压力不断增加、农村资源资产浪费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乡村治理模式仍需创新等方面。而且,现有的一些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也阻碍了农村全面转型。因此,促进农村全面转型发展,需要以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并着力提高农村资源资产的流动性,系统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要让农业生产经营者有经济动力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国祥认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难题是,如何让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获得更多收益的同时,让损害和破坏资源环境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付出实际代价。因此,发展与农业直接相关的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盈利模式,让农业生产经营者有经济动力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除提供优质绿色安全农产品外,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来实现优质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为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探索有效途径,应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小农经济特性也许恰恰是中国农业的独特竞争力

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张征认为,一国农业如果没有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将无法在全球农产品贸易冲击下独善其身。或许有点出人意料,中国农业的独特竞争力恰恰是具有超强适应能力的小农经济特性。我国小农这种独特的耕作方式不但一方面具有强大的自适应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状况、地形条件、耕作方式,而且另一方面也充分挖掘了两方面的潜能,一是开发了以家庭为单元的耕作潜能;二是充分运用了现有土地的生产效率,有效地扩大了土地的使用效能。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小农耕作模式具有天然的稳定性和持续力,这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稳定性力量。

猜你喜欢
生产经营者竞争力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从事冷藏冷冻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备案的通告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对消毒产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几点思考
我国推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完善追溯体系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