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环境下混合学习模式探索

2017-01-27 16:56李婷婷
中小学电教 2017年5期
关键词:混合环境教师

☆ 李婷婷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移动学习环境下混合学习模式探索

☆ 李婷婷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随着移动技术和设备的蓬勃发展,移动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移动学习的广泛使用对传统混合学习发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协调传统的混合学习模式。因此,本文通过探讨混合学习的含义以及移动学习环境下混合学习的特征,对移动学习环境下混合学习的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了此环境下的混合学习模式。该模式强调将移动学习融入到混合学习中,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

混合学习;移动学习;混合学习模式

一、引言

混合学习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E-Learning)摆脱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逐渐流行起来。学者们针对传统学校是否将被网络学院所代替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意识到两者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只有将其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混合学习也称“blended learning”,根据美国Learning circuits的解释,混合学习被认为是一种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对混合学习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混合学习就是将教学模式混合,而有的学者认为是学习方式的混合。正如柯蒂斯·邦克教授接受采访时所说,[1]由于“混合”一词本身的意义是宽泛的,所以的确会使得“混合学习”这一概念的内涵相对宽泛。陈卫东教授在对国内外的有关混合学习概念分析的基础上认为,[2]混合学习本质上对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人、技术、环境、方法等要素进行系统化设计,以关注个体认知、技能与情感发展,提高教学与学习绩效为目标的教学或学习方式。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概念,混合学习都是基于信息时代下,人们对于当前在线学习的一种反思,目的是为了发挥传统学习与在线学习的优势,将教学环节的各个相关要素混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移动学习是移动技术与数字化学习技术发展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形式。[3]它的移动性和便携性能够极大满足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在移动学习环境下,传统混合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平台都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协调传统的混合学习,将移动学习与混合学习模式进行整合。因此,本文试图探索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混合学习模式,既能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又能使混合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二、移动学习环境下混合学习特征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得到了广泛地发展与关注。移动学习突破了传统网络学习的局限性,[4]强调学习者利用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因此在移动学习环境下,混合学习研究领域不仅继承了原有的内涵,即面授与在线优势互补,而且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平台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使其更符合时代特征。

1.支持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

移动设备的进入使得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排排坐”的固定形式,而是更加的灵活多样。除了几十年前的面授与在线混合学习外,将传统课堂与移动学习相结合,增加了面授与移动学习的混合学习形式,使学习环境更加丰富。学生在课内外通过移动设备,可以选择自主学习或者是小组协作学习,同时也可以利用移动设备随时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混合学习环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

2.提供无缝整合学习资源

目前,混合学习形式的在线平台大多数都是基于网络课程、微课、慕课等,传统的混合学习无法随时随地的获取和分享资源。移动学习的开放性、灵活性让学生不再限制于电脑桌前,突破了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资源的无缝整合,真正达到了无障碍交流。学生通过购买、引进、交换等途径随时随地获取任何适合自己的优质资源,同时移动设备也可以实时传送和分享资源。

3.实现按需学习的学习方式

学习不应该固定在教室和学校,而应回归到社会和生活,在任何有学习需求的地方。[5]移动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移动学习的便携性、无限性、移动性等特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定步调并且随时随地学习。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方式可以是泛在学习、移动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任务学习等各种方式混合,实现无处不在的按需学习。

4.提供种类繁多的学习平台

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终端逐渐向教育渗透,iPad、智能手机在学习上的优势也慢慢显现出来。因此,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平台也越来越多,如QQ、微信、微博等,既发挥了移动学习的优势,又丰富了混合学习的在线平台,为混合学习模式添加了新的元素。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意选择自己需要的平台,并基于这个平台进行学习。

三、移动学习环境下混合学习模式探索

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模式,[6]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对移动学习环境下混合学习模式进行探索时,要将移动学习与面授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确保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基于这种思想,本文提出四种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混合学习模式:分组协作式、问题中心式、成果展示式和课堂互动式。

1.以分组协作为主的模式

移动学习时代下,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强调以学为主,而分组协作学习更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根据问题将班级进行分组。每组同学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移动学习平台的资源,也可以将本组研究的成果、争议、问题实时通过移动学习平台上传,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利用平台一起讨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教师利用移动学习平台进行监督与答疑,若发现学生偏离主题或者遇到障碍时给予相应的指导,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

2.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式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问题来引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深入学习的起点,以问题为中心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学生课前实现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课上教师主要是针对学生课前对教材提出的疑问,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围绕问题进行学习。借助移动学习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一步一步带领学生得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成果展示为中心的模式

以成果展示为中心的模式就是教学主要围绕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开展的。成果展示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表现,成果可以是一篇论文、一份报告、一个视频、一个笔记等。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借助移动学习平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成果展示过后教师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发起讨论,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探讨,让同学之间相互点评,教师适时提供一些意见。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而且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得到及时的反馈。同时讨论交流资料可以保存,便于学生后续学习。

4.以课堂互动为主的模式

课堂互动的模式是一种集体学习的行为,主要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好启发学生的工作,帮助学生学习。同时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工作,主动学习。课前教师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将学习内容以微课形式送给学生,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为课堂的学习储备足够的知识。课堂上进行在线互动式的教学,师生共同参与,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知识,教师适当地参与并给出相应指导和评价。课后的反思与巩固,学生对教师遗留的问题或者是课堂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线上线下的协作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讨论,有时候教师参与讨论,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课上知识的巩固与反思。这种模式主要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的方式表达观点,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结束语

总之,本研究探索的移动学习环境下混合学习模式是界定在“面授+在线”这样一个范围内,然后结合移动学习的优势来协调混合学习,核心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的学习情境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教学,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模式都是为了弥补传统混合学习模式的不足,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

[1]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 2009,(12):1-5.

[2]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05):30-33.

[3]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105-109.

[4]魏雪峰,杨现民.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4-8.

[5]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 2014,(01):29-34.

[6]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6.

[编辑:庄丰源]

G434

A

1671-7503(2017)09-0039-02

猜你喜欢
混合环境教师
混合宅
最美教师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教师如何说课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环境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