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教学视阈下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探索

2017-01-27 16:56陈新健
中小学电教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态化表格探究

☆ 陈新健

(江苏省启东中学,江苏启东 226200)

生态化教学视阈下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探索

☆ 陈新健

(江苏省启东中学,江苏启东 226200)

生态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发展,侧重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视听教学和成果展示等为抓手,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意识的形成。

生态化教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生态化教学模式是指从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主义的视角来研究高中信息课堂教学问题,它强调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理解和思考复杂的教学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展开教学,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学习环境等三者构成协调统一的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动态性、平衡性、整体性等特点,其核心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生态化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和教学氛围的创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强调教师、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成效等因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分离割裂对待。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新颖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任务驱动,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任务驱动法围绕教学内容设置学习任务,学生在强烈的问题意识驱动下,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现有的学习资源做出积极的响应,通过探究、思考、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完成任务。教师则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层层递进、辅助学生化解任务中的难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比如:以“表格信息加工”教学为例,要求学生通过掌握数据表格信息的输入、编辑、信息的处理等来掌握表格信息加工的思想和方法。教师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作为学生操作的任务,即学生完成“一周课程表”的表格制作。要求学生将自己一周学习的课程内容详细地输入到表格中,并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通过信息加工进行区分。为了提高任务驱动的效果,教师在学生进行操作前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将学生操作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隐藏在提问中,引导学生预先进行思考,学生带着这种问题意识,主动积极地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将问题设置为:“建立表格时内容包括哪几项?表格设计需要几列几行?输入呈现等差数列的日期时有何技巧?表格信息操作有可能涉及到哪些信息加工操作?如何让你的课程表直观又形象?”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主动思考,并力图让自己的课程表成为最优秀的作品,从而调动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

二、自主探究,创设开放性的网络化途径

生态化的教学模式强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外界的环境之间存在信息相互交换、交流等,这种交换、交流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为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师生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动,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进行指导,调整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共性或者个性问题。

以“数据表格的图形化”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在实验室按照步骤给学生展示操作的流程,让学生掌握表格图形制作的方法,然后学生再进行模仿性的操作。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通常不能关注到所有的学生,以至于有的学生出现抄袭,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等现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可通过网络构架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学生的作业可以提交到平台上,由教师查阅,对于授课内容有疑问,操作有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提交自己的问题,获得教师个性化的指导,从而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另外,教师还可通过传递优质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在线学习,学生通过共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自己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如此,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拓宽了师生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构建了深层次的师生互动关系,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视听教学,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

生态化教学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实施视听教学,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引导学生的学习按照从直观到形象,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顺序进行,使学生顺其自然地融入到学习中,享受画面色彩带来的视觉冲突,感受音调、响度营造的情感氛围,从而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动性。

以“信息技术悠久历史”教学为例,需要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和发展的趋势。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展示,让学生在动感画面的推动下,感受第一次信息技术改革从语言的使用发展到第五次数字化的信息时代,这期间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人类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探索,促使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同时,教师在讲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点时,借助机器人比赛转魔方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视觉与声音的完美结合给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精神享受。然后,教师通过发起:“列举生活中体现信息技术的案例?”此类讨论来重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价值认同,构建正确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理念,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成果展示,创设稳定的整体教学环境

生态化教学模式强调生态系统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统一,注重教学环境的整体性,其中教学成果是重要的元素,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可通过展示学生创作成果来发掘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探究欲。这种以学生学习需求为指导的学习方式,恰恰体现了生态教学模式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自身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以“Photoshop图片处理”拓展课教学为例,教师预先发给学生一张模糊且肤色不正的人像图片,以矫正人的皮肤颜色为内容,让学生对人像图片进行加工和处理,其结果是让图片更加清晰,肤色更加真实。操作中学生利用曲线、蒙版、油漆桶、图层混合模式,修复画笔等工具对RGB模式的图片进行处理。最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利用对比点评的方式,指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掌握自己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对于做得好的学生,教师则给予鼓励,并指出其操作中的闪光点,便于其它学生借鉴,从而激励学生有重新再操作一遍的欲望,达到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目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成效。

总之,生态化教学模式是从生态学的视角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成效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视听教学,作品展示等教学策略来体现生态化教学模式的理念。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测试评价丰富生态化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为宗旨,提高学生信息综合素养。

[1]邓烈君,王小根,王露露,范水娣.可视化教学生态化发展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12):15-21.

[2]解晓婵,王珊.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4):55-58.

[3]纪红.构建高中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编辑:庄丰源]

G434

A

1671-7503(2017)09-0044-02

猜你喜欢
生态化表格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统计表格的要求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履历表格这样填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表格图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