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三重境界”,争做“合格法官”

2017-01-27 18:49刘念虎
关键词:扣子境界合格

●刘念虎

锤炼“三重境界”,争做“合格法官”

●刘念虎

“合格”看似简单,甚至有人反问“我不合格吗”,但知易行难,既要辩证思维认识,又要与时俱进努力。尤其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司法改革的新形势下,想成为一名合格法官,需要咬定“忠诚、干净、担当”目标,不断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锤炼自我,努力达到“三重境界”:

一、学习之境界——知不足,无止境。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一名合格法官,应当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让学习成为个人成长进步的阶梯、矫正人生航向的罗盘,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一是以学习定航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学习可“补精神之钙”、铸“党性之魂”,培养大眼光、大胸怀、大境界,善于登高望远,但又防止好高骛远。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我党“核心凝聚、集体坚强”贡献微薄之力,以执著我的梦去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二是以学习补短板。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每个人不可避免面临“本领恐慌”“能力不足”。这就需要坚持“每日三省吾身”,常怀“空杯状态”,认清能力短板,适时归零学习,周而复始磨练,常年累月积累,定会从量变到质变,此时“蓦然回首”,于“灯火阑珊处”领悟学习真谛,正所谓“学习不能增加人生长度,但可以积淀人生厚度”。三是以学习强实践。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司法是一门实践艺术,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社会、熟悉国情、了解民意。做一名合格法官,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学“无字之书”,坚持向群众学、向先进学、向身边老同志学,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自我。

二、干事之境界——不知足,精益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行合一,贵在行动,要有“建功必有我”的精神,提升工作境界,坚持一流标准,既想干、敢干、积极干,又能干、会干、善于干,力争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专家权威。一是高点定位工作。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三名建筑工人在干活,有人分别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回答“在砌砖”,第二个人回答“在盖房子”,第三个人回答“在美化城市”,最终第三个人成为了一名建筑工程师。做一名合格法官,应当高点定位工作,决不能把司法职业作为一份简单的工作或谋生的饭碗,而是作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崇高事业来对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事业成为人生最绚丽多彩的风景。二是敢于担当责任。我们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或棘手难办的案子,应当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学做“骏马”而不是当“鸵鸟”,落实工作不折不扣而不是拈轻怕重。特别是随着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推开,大家都面对利益再调整、职业再选择,需要用“合格”的标准审视定位自己,不仅把入额作为一份荣誉和待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重托,既积极迎接改革勇立“潮头”,又脚踏实地做好手头工作,确保高标准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三是坚持用心工作。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日常工作中,身边有些同志不时抱怨大材小用、无用武之地,但在同样岗位、干同样工作有人却成为业务尖子、模范典型。“不患无策、只怕无心”,一个人学识、能力固然重要,但用心工作更重要,既要保持“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豪言壮志,又要树立“想当将军首先从士兵做起”的实干作风,弘扬工匠精神,坚持落细落小,以“不知足”态度干好每一项工作、办好每一件案子,以“涓涓细流汇集成河”,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做人之境界——常知足,重品行。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常知足不是阿Q精神,也不是“酸葡萄”理论,而是一种思想境界。从古代介子推“无功不受禄”、鲍叔牙让贤、孔融让梨,到当代毛泽东自降工资、周恩来“不当接班人”、朱德不领“元帅薪俸”等,都被传为佳话流传,视为做人楷模学习。法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牢记“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警语,坚持“知足常乐”,信奉“吃亏是福”,才能达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至高境界。一是淡泊名利“不纠结”。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身背生存的压力、生活的重负,面对纷繁复杂、灯红酒绿的世相,面对社会上高谈阔论房子、车子、票子,必须以信念之灯穿透纷繁的迷雾,以知足之剑刺破纠结的绳网,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才能站得直、行得正、扛得住、硬得起,无愧中共党员、人民法官的称号。二是遵规守矩“不大意”。古人说:“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毛泽东在1942年整风运动时强调:“身为党员,铁的纪律非执行不可,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共产党的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尤其在当前多媒体时代,微信、微博传播信息更快、更广,负面消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更需要增强政治鉴别力,不该发的信息不发,不该说的话不说,防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栽跟头、吃苦头、犯错误。三是廉洁自律“不变色”。清正廉洁好比我们衣服的第一粒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不能越界,底线必须坚守。”做一名合格法官,必须把住人生“第一次”,扣好第一粒扣子,坚决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慎始如初、善始善终,这样的人生才会圆满。

总之,合格法官不仅仅是一种身份象征,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追求,需要在真抓实干中践行忠诚干净担当,也应当在披荆斩棘中感悟奋斗人生的多重境界。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校:王磊

猜你喜欢
扣子境界合格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团团的扣子掉了
品“境界”
不合格的洗衣工
给我一个扣子
慎独的境界
做合格党员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