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游 富美临渭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2017-01-27 18:56魏益民
绿色中国 2017年24期
关键词:生态区渭南市渭南

文 魏益民

渭南市临渭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渭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万亩。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南部为秦岭山地,中部偏南是黄土台塬,中部和北部为渭河平原,人口100万。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游、富美临渭”总目标,坚持产业引领、项目带动、生态立区、实干兴区,以“生态立区”、“生态兴区”为总揽,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以建设生态区为目标,通过全党动员、全民参与、举全区之力抓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初步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良性循环的可喜局面。2017年第三季度辖区生产总值达到196.56亿元,增长8.8%,在全省29个城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中位居第11位。

为打造“宜居宜游、富美临渭”生态魅力区,主要强化了三项工作。

加强领导,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临渭区将生态环保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一是落实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工作制度。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主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环保、农业、果业、林业、水务、国土、住建等部门为成员的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 。二是建立健全生态区建设工作机制。三是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树模、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规划先行,统筹发展城乡生态环境

为全面改善城乡环境,一是聘请专业规划公司编制 规划;二是明确创建目标,全面开展生态镇村创建。每年年初,将生态保护、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作列入区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下达到相关街镇;三是编制《临渭区美丽乡村总体规划》,明确了以环境净化、家园绿化、道路硬化、巷道亮化、村庄美化、水乡建设、美丽道路、村庄提升、产业富民、弱电入地等“十大工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充分挖掘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

始终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抓手和载体,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收入。一是以园区建设为抓手,突出发展葡萄、猕猴桃、樱桃、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全区共建现代农业园区51个,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4个,省级“一镇一业”示范镇8个,“一村一品”示范村59个。先后荣获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果菜无公害和标准化建设十强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全省一村一品先进区等40多项殊荣。2016年临渭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二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带动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制定了《渭南市临渭区创建陕西省旅游示范区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各街镇的工作任务,限定完成时间节点。编制了《临渭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规划》,围绕绿色山水游、人文历史游、红色爱国游、古色古城游、特色乡村游五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板块,共策划包装项目75个,累计总投资达150多亿元,现已全部录入国家项目库。建成了渭南葡萄产业园、渭南桃花源民俗文化园、南塬航天生态园、渭南军事博览园“四大宜游园区”以及天刘村景区、牒吴村农耕博览园,2017年渭南葡萄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有力地推进了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区渭南市渭南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山西省黍稷高抗倒种质资源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 年征稿启事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关于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建立“亚欧大陆经济贸易合作组织”的策略研究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