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促进绛州鼓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7-01-28 08:11许凯瑞
北方音乐 2017年13期
关键词:绛州鼓乐教材

许凯瑞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浅谈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促进绛州鼓乐的传承与发展

许凯瑞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绛州鼓乐历史悠久,气势磅礴,艺术价值极高。要使绛州鼓乐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从中小学教育中抓起。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绛州鼓乐引进课堂,培育本土音乐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土壤。

绛州鼓乐;中小学教育;传承

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历史悠久,是流行于山西省新绛县地方民间的锣鼓乐和吹打乐。经过长期的发展,绛州鼓乐积累了丰富的演奏作品和多样的演奏技法,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演奏风格。有气势磅礴的反映历史事件的《秦王点兵》,也有十分俏皮活灵活现的民间故事《老鼠娶亲》,更有生动描写民间农事的《滚核桃》。运用不同的技法将人物、动物、事物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叙事性和故事性极强。现已发展成为山西乃至中国最具特色的锣鼓乐种之一。绛州鼓乐的精彩演出,每到之处无一不获绝口称赞和如雷贯耳般的掌声。近年来,通过绛州鼓乐班子的不懈努力,绛州鼓乐不仅走进了全国各地更是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示了绛州鼓乐的风采以及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2006年5月绛州鼓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年来活跃在民间文艺活动以及“社火”活动中,鼓乐的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声韵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素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

民间音乐的传承不仅是要保存住老祖宗留下的绝活儿,更是要从中学习和发展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成果,从中获得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然而,民间音乐的传承,不能只局限于一小部分人的传承,要让更多人乃至全民参与其中,让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要想传承必须要发展,因为只有发展才会让其更加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才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要发展绛州鼓乐就必须先从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要使其进入课堂,从而培育起民族民间音乐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土壤。那么,如何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课堂上融入绛州鼓乐,促进绛州鼓乐在学校的长期发展?这对绛州鼓乐的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对当地学校基本情况及开展音乐课情况进行调查

据调查,新绛县的中小学约有二十余所。其中,县级的有10所。县级的中小学较为注重学生的音乐教育,音乐课的开展较为顺利,每周课时有保障。任课教师均为音乐专业教师。而乡镇的中小学,因为生源和师资的问题。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教育,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度有待提高。音乐课的开展比较顺利,但课堂的实效性较低。因此,绛州鼓乐的教学试点已定于县级的学校,西街实验小学。

二、如何在中小学课堂中引入绛州鼓乐的课程资源

如何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课堂上融入绛州鼓乐,促进绛州鼓乐在学校的长期发展?兴趣是首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那么鼓乐的教育和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所以,培养学生对鼓的兴趣尤为重要。其次,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多元化,让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还能学好学精。再次,还要让更多学生理解鼓文化,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民族音乐艺术魅力之所在,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和民族音乐自豪感。使其将传承与发展绛州鼓乐植根心中。

(一)兴趣的培养

学生对绛州鼓乐的兴趣尤为关键,兴趣浓厚才能学好学精。那么,学校应定期举办绛州鼓乐表演专场,邀请民间艺人和专业演职人员进校园,让学生现场观赏和体会绛州鼓乐的磅礴气势,激发对绛州鼓乐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绛州鼓乐的学习。把课上活,把课上好。

(二)教材的选用

由于绛州鼓乐要进入学生音乐课堂,因此,要在原有教材上加入绛州鼓乐的内容。那么,要使学生系统学习绛州鼓乐但还不打破原有的音乐教学大的框架,就必须进行细致的教材改编,把绛州鼓乐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组织专门研究人员,联系当地的民间艺人、音乐教师、民族音乐学专家及绛州鼓乐相关专业人员等建立起一个绛州鼓乐教材编写委员会,根据学生的基础,创编一些简单的练习谱例,借鉴并结合一些国内民族打击乐教材,选用其中适用部分以供学生日常训练之用。使绛州鼓乐入课堂具有强大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作为后盾。编写出真正适合于中小学艺术教学的普通基础教材。

(三)音乐教师及教学实践

绛州鼓乐要进课堂,那么对原有的音乐教师就要进行非常专业的培训。因为,现在的音乐教师大多毕业于各大音乐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艺术院系,在音乐的学习上难免对本土的音乐没那么深入。那么,音乐教师自身对绛州鼓乐的学习、研究、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要想学好,教师的教和引导应更具特色。应首先对音乐教师进行专业的培养,与当地的民间艺人,绛州鼓乐的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的学习,定时进行汇报演出。

绛州鼓乐进入每个班级的同时,要组建专业的鼓乐队,对学生进行培训,教授经典曲目,多组织演出和比赛,把绛州鼓乐传播出去,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使学生亲身体会艺术教育所带来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鼓乐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更多的鼓乐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好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绛州鼓乐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在学校教学实践中,以鼓为中心,不仅要讲授给学生击鼓的基本要领和手法,同时还要注重其文化精神内涵,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提高他们自身的审美能力,锻造他们的思维想象空间。对作品进行排练时,要讲解作品的历史典故, 使学生了解其历史渊源,以绛州鼓乐为例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本民族文化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真正体现民族民间音乐的最大价值。

[1]章建刚,王亮.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范家僖.本土民族音乐如何进课堂[J].甘肃音体美教学,2007.

[3]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J607

A

猜你喜欢
绛州鼓乐教材
鼓乐节
西安鼓乐套词研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绛州鼓乐的流变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西安鼓乐亟待“交响”
西安鼓乐八拍“拍曲”研究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