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类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转型的发展思路※

2017-01-28 13:34刘端勇敖梅英卢钒傅国强周文赵海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医药学院改革

刘端勇 敖梅英 卢钒 傅国强 周文 赵海梅

(1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南昌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昌330004)

中医药类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转型的发展思路※

刘端勇1敖梅英1卢钒1傅国强1周文1赵海梅2*

(1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南昌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昌330004)

应用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独立学院实现长足发展的两个重大机遇,前者有助于调节独立学院专业结构,实现错位发展,后者有助于激活办学优势,丰富独立学院内涵建设,二者是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统一体,中医药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完善专业结构的同时,既有传承创新的生命所系,又有改革创新的需求,其应用转型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融合思路是一篇大文章。

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改革;应用转型

应用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2014年和2015年国家先后在教育领域提出的两个重大的改革,恰逢独立学院发展面临多种选择,发展定位不明的关键时期,中医药类独立学院应用转型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如何进行,同样关乎其长远发展和生命力,其能否融合,发展思路如何值得探索。

1 独立学院发展趋势

独立学院的前身是二级学院,其不断满足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而今独立学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其发展存在着母体院校制约、产权关系不清晰、与母体同质化、发展方向不明等方面的制约[1]。导致独立学院大有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地。为了适应对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以及青年学生就业困难的市场要求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在“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2]”。同时也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需与母体学校错位发展,专业建设应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协同创新教育模式提升青年学生的就业能力[3]。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独立学院发展适逢其会,在应用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两套马车驱动下能否激活独立学院的发展活力。

2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应用转型发展融合的内在要求

应用转型发展内涵建设要求独立学院必须选择以应用技术性专业为突破口,开办应用技术型专业,开展职业教育,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与母体院校的错位发展,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属于创新之举。在本科院校引入职业教育,并按照职业化的标准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素养的专门人才。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引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快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培育,将势必极大激发应用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应用转型发展并不矛盾,前者致力于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创新,加快独立学院内涵建设,激活内在办学优势与活力,后者则偏重于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实现错位发展,二者相互融合,协同创新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推动独立学院的长足发展。

3 学院专业结构特点与应用转型发展要求

中医药类独立学院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其他专业辅助发展为专业设置模式,其专业主要有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学等为主体,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市场营销、中药种植与栽培等专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医学和药学特征。这两大类专业其本身就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也就是应用能力,在中医药类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不能放弃和减弱,同时要适时根据自身办学能力逐步引入医学技术类相关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中医药类专业为主体,医技类专业为补充的专业格局,促进应用转型发展。

4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充分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的科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和素养的人才,并带动创业,因此,其根本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创业”,而在于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关注点锁定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创业能力建设和成果展示。也就要求我们在检查和验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果时,创业成果只是表象,而创新创业思维的培育才是根本,创新创业思维的培育体系是否健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方案是否落实到位,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孵化平台是否有活力才是重点。在鼓励创业的同时,更要大力鼓励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应用创新、学术创新、技能创新、意识创新等等都是创新的主要内容。

5 中医药类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路

5.1 市场需求是改革的航标灯充分了解群众对中医药人才的类型和能力素养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和方案,调整专业设置,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在就业市场的需求指引下,使中医药类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符合广大人们群众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调查人才市场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程度和类型,以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不断调整中医药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步伐,激发改革活力。

5.2 培养思维是改革的出发点思想有多远,世界就有多大。思维决定行动的维度,要充分激发并持续产生学生创新创业的长效活力和热情,首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就应该促使创新创业思维培育常态化。中医药类人才培养的思路相比现代医学传统和保守,它不同于现代医学的逻辑性思维,而更多是偏重于经验和领悟,在继承的基础上,必须着眼于中医药传统思维的培养,同时也需要注重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才能坚持保持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同时,创新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渠道,既培养“铁杆中医”,有培养具有中医理念的现代中医,共同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5.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按照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确定培养目标,并以适宜的专业知识为架构设定的,其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培养制度四个方面[3]。其在一段时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而创新创业教育是和传统意义上专业教育所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其不仅需要根据专业素养和社会需求致力于培养专业思维,同时需要融入创新创业思维培育。故而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专业结构特点,社会对专业人才素养和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创新创业思维形成特征等四个方面全面而深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改革。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和选择,也是积极应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5.4 传承是改革不可忽略的基石实施中医药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还是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大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这与中医传承并不矛盾。传承创新历来都是中医药学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掌握了中医文化的精髓,才能够更好的继承与发扬[4]。不过我们在开展以传承为主要模式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时,必须注意在凸显培养中医药思维的同时,完善中医药类专业知识结构,开展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引入启发式、主动式、讨论式、翻转课堂、病案式教学、PBL教学等模式逐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5.5 以实践为主体考核评价模式的转变是改革的指挥棒临床疗效是中医药的生命所在。临床和药学实践(实训)是中医药理论知识具体运用的形式,其实践实训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其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新思维的运用能力。但现在中医类的各类专业包括临床课程其考核的方式都仅仅是通过理论考试来完成,即使理论上考试过程中的病例分析,也仅仅是凤毛麟角或标准化试题并非来自临床。现行的考核评价模式虽操作简单,但并不十分符合中医药类人才培养规律,如果我们适当调整考核方法,形成以临床考试或实验为主体结合理论考试的模式,将引导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生注意力等都集中到临床实践动手能力或项目开发的训练上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5.6 大数据信息化是改革的时代要求当今世界是互联网时代,也是大数据时代。我国中医药事业历经2000余年,至今包括现代医学的发展,拥有世界级的临床实践大数据,中医药大数据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新产品、新方法、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必须顺应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灌输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循证医学等思维方式,为中医药事业创新创业发展开拓新的思路和篇章。

5.7 医学临床和医药开发是改革的最终目的之一中医药类独立学院和其他中医药类学院一样,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学专门人才,或具有一定的中药(药学)生产、管理、销售研究开发能力的中药(药学)学专门人才。这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并不矛盾,中医药学专门人才在继承本专业传统思维方式的同时,融合现代创新创业思维,不仅具备继承和实践本专业工作的能力,而且还能创新性发展本职工作,同时具备较好的创业精神和能力,这将为中医药类人才拓宽了发展渠道和思路。

5.8 学术创新是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学术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明、孕育、创造新方法、新观点、新理论、新材料等。中医药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是要培养具有中医药知识的创业者,更要培养中医药事业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历经两千多年发展以来,无论是中医药基本理论,辨证论治规律、临床分型规律、药物配伍规律等等,还是药物制剂、药物性味特点、药物功效主治等等都需要根据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采取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进行学术创新,才能更好地继承中医药事业。因此,我们在中医药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教师和学生为中医药理论本身创新而积极思考和探索。

5.9 文化创新是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医药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其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通过其自身传播和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不仅具有整体中医药文化,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方中医文化,比如中原中医文化、湖湘中医文化、赣鄱中医文化、岭南中医文化等等,这些都是中医药文化发展中的瑰宝。因此,我们有理由也有必要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灌输文化创新的理念,指导学生重视中医药文化,引导学生和教师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开发具有中医药文化的项目和产品,深化中医药文化的发展。

5.10 成果转化是改革的预期贡献之一有理论、有思维、有能力,当然还需要加强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建设,吸收和孵化中医药创新创业项目和成果,促进中医药创新创业成果通过临床实践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文化旅游平台、医药产品研发平台向理论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现实生产力转化,创造一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中医药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中医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既要牢牢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刻内涵,又要坚持继承,夯实专业基础,既要发展理论提高临床疗效,又要推陈出新,开展学术文化创新和中医药相关产品的研发,这一切都要奠定在中医药类的教育既要抓传统中医思维的培养,又要抓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医药教育事业发生质的飞跃。

[1]郑雅萍,罗雯慧,杨燕.独立学院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16,13(1):49-51.

[2]潘济华.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6,2(2):110-112.

[3]黄小玲.广西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广西教育,2016,2(3):47-48.

[4]夏雷,宋小莉.论中医传承与大学生创新教育[J].中医药导报,2012,18(1): 104-105.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 Applying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U Duanyong1,AO Meiying1,LU Fan1,FU Guoqiang1,ZHOU Wen1,ZHAO Haimei2
(1.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330004,China; 2.School Basic Medicine,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330004,China)

Two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are the innovation of applying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which will improv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The former one will help to regulate its specialty structure,and realize dislocation development.The latter one will activate superiority,and enrich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The two facts are organic symphysic unity.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hile its innovations will complete its specialty structur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s inheritane and innovation,and requirement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Development ideas of applying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ll be a huge article.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innovation;applying transform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2.002

1672-2779(2017)-02-0003-03

:李海燕本文校对:曾鸿鹄

2016-08-02)

江西省教改课题【No:JXJG-15-12-10】

*通讯作者:haimei79@163.com

猜你喜欢
中医药学院改革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海盗学院(12)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海盗学院(7)
改革创新(二)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