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引导的认识与思考

2017-01-28 22:52
北方音乐 2017年11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情感音乐

郭 辉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引导的认识与思考

郭 辉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情感教育不仅是推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情感引导的方法及策略两个方面论述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情感引导的必要,并对新时期下新型中小学音乐情感教育模式进行梳理与思考。

中小学;音乐教育;情感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教育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在我国的中小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技能外,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拓展。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情感教育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更好地实施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而通过情感教育能更好的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在音乐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就是把教学活动中的简单的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变成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音乐教育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音乐作为一个审美的主体,通过运用美的手段、教学语言和教学形式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能让学生们理解、感受到音乐本身的美感,进而延伸到能感受发现课堂之外、生活中的美,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二)情感教育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情感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力量。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使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课堂转变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优良的品行。中小学生已有明辨是非观念,并且正处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情感的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情感引导的方法策略

(一)传统音乐教育观念的局限与改变

我国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侧重于获取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学生死记硬背老师教授的知识,课堂形式为“老师讲,学生听”。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老师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歌曲的写作背景,由教师教唱一遍,再由学生们跟唱直到学会为止,整个过程毫无乐趣可言,学生们也没有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受,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种狭隘的教育观念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了学科本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普及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引导,通过音乐来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引导的途径

1.积极引入音乐体验

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年龄段的特点,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亲身感受。瑞士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创立的律动教学法,就是利用听觉去感受和理解音乐,把整个身体当做乐器,根据音乐的速度和节奏表现出来。他提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起源,而情感大多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让学生跟随音乐亲身参与,也是情感教育的一种手段。

2.创作教学方法的应用

创作教学是指根据音乐艺术的规律,重新创作出新的音乐作品。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创作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形成音乐的创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发现“美”,热爱生活的创作才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3.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中的引入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课堂教学比之传统的课堂更加灵活开放。教师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让单调的音乐课堂“活了”。 教师不再仅仅依照课本和黑板教学,而是通过多种多媒体教学工具,例如投影仪、视频等等。

三、新型的中小学音乐情感教育模式的思考

(一)以学生为主的音乐课堂的建立

我国的音乐教育虽然起步晚,但随着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音乐教育改革也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新课标下,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兴趣和审美价值的引导,把情感培养放在首位,强调学生在音乐教育下的健全人格和个性化发展。

建立以“学生为主”的音乐课堂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作为重要的中介,要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积极鼓励和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慢慢由以前的“教师为主”的课堂模式转变成“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主动去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美的意境。

(二)多元音乐教育情感引导的思考

20世纪90年代德国首先提出了“多元文化”的概念,随后这种观念渐渐普及开来。音乐没有国界,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多元化,可以用不同的标准来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能接触认识到世界各地不同于本民族的音乐体系。我国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秀的音乐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不同民族、不同种类的音乐做一鲜明对比,并给学生讲解其风格特点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原因,引导学生更深入的去了解,也帮助学生培养一种多元的情感体验。

(三)流行音乐情景课堂的拓展

随着社会的开放信息技术的发展,流行音乐大行其道,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比之在学校的音乐课所受到的音乐教育,孩子们受到流行音乐的熏陶恐怕更多一些。流行音乐因其音域适中、内容通俗、形式简单、易于传唱、娱乐性强等特点,迎合了中小学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受到他们的追捧和喜爱。因此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合理的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

[1]张文静.对音乐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01).

[2]覃江梅.为了情感的教育—美国音乐教育的审美精神内核[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08).

[3]管建华.21世纪音乐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02).

[4]管建华.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音乐教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03).

[5]胡杰.传统文化元素与流行歌曲创作的融合与创新[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01).

G642

A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情感音乐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音乐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