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017-01-29 08:26黄长美
黄河之声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临场心理障碍钢琴演奏

黄长美

(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浅析钢琴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黄长美

(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当前高校钢琴专业学生在演奏学习与训练中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严重地阻碍着学生钢琴学习的进步历程。有鉴于此,本文就将根据笔者自身的钢琴教学经验,来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导学生走出各种心理误区、促进学生艺术心理与弹奏技巧全面进步的思路和方法。

钢琴教学;心理问题;心理素质;培养

当前高校钢琴专业学生在演奏学习与训练中难免存在各种比较负面的心理问题,这正是高校钢琴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和积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故而,本文将首先列举、分析这些问题,而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消极心理表现

其一,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由于部分钢琴专业学生基础较差,在钢琴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存在焦躁的心理,会在无形中产生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希望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钢琴专业的提升。学生急于求成的心理,导致他们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于钢琴演奏技巧的学习。然而,这种浮躁的思想会使学生很难正视自身的专业学习,容易在钢琴演奏实践中产生焦躁的心理,尤其是较难掌握的钢琴知识容易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对钢琴的学习兴趣下降,影响钢琴教学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人才的专业素养越来越高,岗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钢琴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在不自觉中有种赶超心理,面对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很难有一种正确的心态,而是急迫的想要超越,拉近彼此的专业水平。所以,很多学生不仅学习负担很重,心理思想也非常的沉重,不仅在钢琴课堂上思想紧绷,课下又丝毫不会放松,然而自身的钢琴学习效果却微乎其微。不难看出,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对于钢琴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是有害无益的。从系统、专业、合理的钢琴教学开展来说,学生钢琴演奏技能的学习和积累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但也需要学生一定的天赋。因而,学生钢琴知识和技能的拓展和积累,需要循序渐进的在科学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改善,学生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理反而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来说影响最大。学生在钢琴专业学习过程中一旦被这种不良心理所引导,就很难端正学习心态,自身的综合素养难以全面的提升。

其二,存在畏难和恐惧等消极心理。在钢琴专业学生当中,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在钢琴演奏中都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和恐惧的心理。总的来说,这是因为除了那些从小就开始习琴的少数学生之外,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进入青春期之后才开始接触钢琴演奏的。相较于儿童时期来说,此时手指的灵活性已大为降低,所以手指较为僵化,跑动不够灵活,容易对学生习琴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冲击,从而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因此,由于手指灵活度的制约,大部分钢琴专业学生都会存在一些消极、畏难的心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会在内心中积累一些心理压力。对于学优生,多数教师都认为他们在学习与训练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状态和成绩,应该不会背负什么心理问题,因此往往疏于对这些学优生进行心理辅导。实际上,学优生作为本专业、本班级在专业学习中的楷模,在保持优秀成绩以及班级学习名次方面往往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每当自己学习效果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趋势时,学优生内心的心理压力就会陡增,从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畏难和恐惧心态。而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的成绩长期沉沦于班级后列,更是容易产生“处处事事不如他人”的消极自卑观念,从而在主观上增大学习和训练在他们心目中的难度,加剧钢琴演奏学习中的畏难和恐惧心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院校钢琴专业的学优生和学困生,都可能背负着畏难、恐惧等各种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其三,存在演奏心理障碍。钢琴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会面临一些演奏心理障碍。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其一是对于自身的钢琴演奏能力不够自信,比如背谱演奏能力差、对于带有升降号的调式须还原为C调才能正确地寻键、所掌握音型及和弦贫乏、即兴伴奏能力欠缺等等。诸如上述这些素质、能力方面的欠缺,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增益其演奏心理障碍;其二是临场的紧张感。一些学生当自己独奏时,演奏得非常流畅,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音乐美感。但每当有一些观众来欣赏自己的演奏时,就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紧张、焦虑心理,总是担心弹错音准或者弹得不够动听,因而下键开始变得不够果断,触键的力度也相应地变弱,甚至由于手指触键之后出现非正常的粘着而出现不协和的杂音。由于临场紧张、焦虑情绪的干扰,导致原本顺畅的演奏变得生涩甚至是难以为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钢琴演奏的效果。

二、在钢琴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的策略与方法

由于学生在钢琴演奏和训练中存在着或是“急功近利”、或是“消极畏难”的种种心理误区,从而使他们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为钢琴弹奏表演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因此,作为钢琴专业的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具体的弹奏方法之外,还需要采取适当手段,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积极的干预和疏导,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以饱满、健康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钢琴演奏的学习与训练当中。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本文可以总结出如下的几种方法和策略:

其一,针对学生在钢琴演奏学习与训练过程中所存在的“急功近利”心理,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来搜集著名钢琴演奏家习琴的历程。而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来探究这些著名钢琴演奏家习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看一看有没有哪一位演奏家的习琴历程是一蹴而就的?答案自然是没有的。这样,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就能够认识到钢琴学习与训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而克服“急功近利”的不良心理,促进艺术演奏心理素质的提高与成熟。

其二,为学生建立“电子成长档案”,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针对高校钢琴专业各层级学生均可能存在畏难、恐惧等消极心理的现状,可以采取建立“电子成长档案”的方法来给予学生适当的心理疏导。“电子成长档案”是一种建立在电子计算机上的特殊“档案”。教师可以把学生在学习各个阶段中展开钢琴演奏训练的情况录制成音频、视频文件或者拍摄成相应的图片,并撰写文档予以配套说明。将上述的音视频文件以及图片、文档系统地分阶段存入计算机中,就能够为每位学生建立个性化的“电子成长档案”,以期详细、具体地展示他们在演奏学习各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及其精神风貌。在班级钢琴演奏学习走过了一段历程之后,教师就可以播放前一时期的“电子成长档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今昔演奏效果和风貌状况来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这样一来,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鼓舞学生学习钢琴演奏的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克服各种畏难、恐惧等消极心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三,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演奏技巧和演奏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克服演奏心理障碍。在上文谈到,造成学生演奏心理障碍的原因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由于演奏技法和能力掌握得不够扎实而产生心理障碍,其二是临场的紧张感。对于第一点原因,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针对每位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摄录相关的技巧“微课”,依托“微课”教学法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并将这些“微课”上传网络并储存到学生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当中,促使学生实现移动的自主学习。通过课堂点拨与课下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较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存在薄弱环节的钢琴演奏技能,进而帮助其克服演奏心理障碍,促进艺术实践心理的成熟和发展。对于临场的紧张感问题,则可以通过渐进式的针对性演奏训练来加以克服。比如,可以先从四手联弹、双钢琴重奏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之间的参与性与互动协作性。而后,即可在钢琴演奏训练中逐步引入倾听的模式。最初可以采取模拟现场的方式,由师生扮演观众来构成欣赏、倾听的模式。而后,可以引入一些外专业、外系的学生来组成更为真实的模拟倾听模式。最初可以是一位外专业、外系学生,而后逐渐增加至两三人、五六人、十余人、数十人乃至上百人,从而构成类似演奏会的观众阵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逐步引入的倾听模式中渐渐克服临场的紧张感,最终消弭演奏的心理障碍,促成学生艺术实践心理的进阶与成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高校钢琴专业学生难免存在“急功近利”、“畏难恐惧”以及“临场紧张”等心理情绪问题。然而,只要钢琴专业教师开动脑筋、对症下药,分别采取建立“电子成长档案”、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展开针对性的技巧指导及心理辅导等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走出心理情绪误区,最终促进艺术实践心理与演奏技巧的同步提高与发展。

[1] 于淼淼.钢琴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心理素质[J].艺术研究,2007,04.

[2] 刘美环.解析在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3,15.

[3] 孟妍.在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3,10.

黄长美(1967-),男,四川宜宾人,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助讲,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猜你喜欢
临场心理障碍钢琴演奏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教练员临场指挥研究综述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