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尔都塞的生态思想

2017-01-30 03:48
山西青年 2017年21期
关键词: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理论

董 楠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浅谈阿尔都塞的生态思想

董 楠*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近年来,先锋派理论较为流行的思想来源,便是来自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和生态思想。阿尔都塞的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有着很大的相通之处。本文主要对阿尔都塞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进行分析。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思想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思想,立足科学,对于所谓的镇压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类的国家机器进行了区分,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提出了一整套架构完备,细节充盈的意识形态理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意义与深远影响。意识形态是历史的主体性组成部分,观照自身的意识形态镜像获得身份,这些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命题,都为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后续意义。

一、阿尔都塞生态思想概述

(一)阿尔都塞理论体系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阿尔都塞把它统一为马克思主义异化的表现,在其早期著作中鲜明的体现出来。而马克思在中后期则尽可能详尽的完善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但这两者之间已经出现了认识论本质上的断裂。阿尔都塞对于基本理论结构有着独特的说明,即:现已出现的唯物主义历史科学与以往的意识形态已经具有了本质上的区分,这种区分如此彻底,尽管他们在细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延续,但各自都已有了自身独特的困难与问题。阿尔都塞用了“疑难”一词来概括。据说其灵感来源于马克思创立的一种新哲学。这种新哲学与马克思科学历史理论同时产生,是和经验主义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一种认识理论。我们可以把其理论做一个简单的架构,一方面,它认为认识只是一种生产或事件的手段,而不是一种感觉,不是主体和外界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是以理论为基础的生产手段,是一种处理理论的原材料,以认识为途径,产出理论产品。阿尔都塞把这个过程称作“发生在思维领域的全部过程”。

阿尔都塞认为,这些实践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社会现实的所有结构都是相似的,例如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结构,都是各自拥有其原材料和产品,但内部结构都有相似之处。因为社会的整体是无数特殊实践的融合,是由多种层次共同架构的。这种整体在内部起到多元化的作用,因此它是超决定论范畴之内的,经济仅在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阿尔都塞宣称,正是这种整体性结构之间内部的因果关系,以及它的布局结构,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并削弱了以人为主体的,在历史进程中自认的作用。而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在理论范畴来讲是违反人道主义的,因其否认存在的人性本质。

(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

阿尔都塞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详细阐述意识形态的定义,只是指认了意识形态虚假的本质。后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一系列哲学家相继涉及到了意识形态问题,例如早先的卢卡其等人,但对于意识形态依旧没有发展出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直到阿尔都塞对于意识形态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且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注入了活力,成为20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左派思想文化的动力源泉。

阿尔都塞对于意识形态的概述,归纳总结于《保卫马克思》一书中。首先,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规律的一种再现体系,它是一种客观结构,存在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并为当前社会起到重要作用。这与马克思理论中,意识形态是一种无意识发生的、错误的思想逻辑体系的观点背道而驰。阿尔都塞不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中的派生品,而认为其是一种具有自身独特逻辑和规律的再现体系。意识形态与政治经济并重,并存在千丝万缕的内部联系,虽然各自产生的产品不同,但其内部结构体系是具有相通性的,并且意识形态独立发挥作用,其重要性应与经济、政治并行。

其次,阿尔都塞强调,意识形态对于支配自己的问题形式是无意识的,它虽然属于意识的范畴,但其自我问题式并不等同于自我意识。它也与科学不同,意识形态的作用是掩盖现实社会的真实矛盾,从而来维护一定层面的利益关系。用阿尔都塞的话来说“一切意识形态的概念都是被外在唯一的认知必然性的利益所驾驭的。”

最后,关于意识形态问题式的发生模式,阿尔都塞也在著作中表明了自身的鲜明观点,他认为意识形态总是按照预设来进行自己的解答,这种解答是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产生的强制性超理论,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通过认知来获得对于现实的理论成果。意识形态的问题式,简单来讲无非是一种无意识的方式再现。

二、阿尔都塞生态思想的形成原因

阿尔都塞出生于1918年,其所在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具有浓厚的宗教氛围。在阿尔及尔,阿尔都塞的家庭甚至称不上“小资产阶级”,因其父母分别在阿尔及利亚做公务员和雇员。阿尔都塞的青少年时期,同时受到古典的学校教育和浓厚的宗教教育。由其童年经历和思想倾向来看,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其思想还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倾向,在政治领域也偏向保守。

1939年,阿尔都塞刚通过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入学考试,准备进入哲学系进行学习,这时,二战爆发了。阿尔都塞平静的生活彻底湮灭在战火中。他先被动员入伍,参加战斗,后来法军溃败,他与成千上万的士兵一起被德军俘虏,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牢狱生涯。在战俘集中营,阿尔都塞作为战俘营护士,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读书学习,在这过程中,阿尔都塞与一些共产主义青年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其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了扩充。二战结束之后,阿尔都塞重新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进行学习,并很快通过了教师学衔的考试,这就意味着他可以被任命为教师参加学生的辅导。他确实也这么做了,并在教师的职位上指导了后来几代的法国哲学家,例如后来非常有名的福柯、德里达、塞尔、布尔迪厄、巴迪乌、布弗雷斯、朗西埃等等,一直到他自己的职业生涯结束。1948年,阿尔都塞正式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当时法国共产党的领袖是莫里斯·多列士。法国共产党在德国占领时期不屈抵抗,硬性大规模的武装运动,为政党赢得了荣光,成为法国当时最有势力的政党,甚至能与戴高乐主义一决高下。尽管法国共产党最终在《雅尔塔协定》中放弃了夺取法国政权,但其仍有继续革命的希望。

与此同时,阿尔都塞邂逅了他以后人生中的伴侣,埃莱娜·里特曼·勒戈蒂安。埃莱娜是一名忠实的共产党员和地下共产主义抵抗组织成员,但在当时受到了指控,认为她有“托派偏向”,后来被开除出党。她对阿尔都塞的政治观念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阿尔都塞对于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表述中,深受其妻子政治观念与个人经历的影响。

三、如何评价阿尔都塞生态思想

对于阿尔都塞的思想理论体系,有鲜明的支持与反对两派,对于阿尔都塞生态思想的评价,要以一个冷静客观的角度来对待,才能较为公平公正的对待。虽然阿尔都塞有时的言辞过分渲染和夸张,但是他所阐述的理论确实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例如阿尔都塞所坚持的,马克思从1845年开始,著作中开始出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这种概念的出现使其无论在认识论和政治方面,都明显优于早期著作。阿尔都塞以一种反简化论的方式坚持了这一观点,主张科学的相对自主性,并且认为马克思相信客观科学认识的可能性等等。这些观念阿尔都塞毫无疑问自身都做到了,并且以此为载体,做出了最大程度的贡献,这些都成为阿尔都塞理论体系与意识形态的积极意义。

尽管如此,阿尔都塞的理论体系也存在许多的缺陷。一方面他的问题体系和相关观点缺乏有效成效,许多理论存在一定的荒谬性,比如他所宣扬的马克思否定一切人性的论断,宣称在马克思著作中体会到一种跟愚昧主义相对立的东西,是无据可依的纯粹主观臆测。阿尔都塞的理论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理论的明确界定,犯了极端主义错误。

(2)其理论本身还有许多模糊的方面,清晰度并不高。

(3)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作用。

虽然阿尔都塞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但其从理论到理论方法,都具有反经验主义的立场,从本质上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得他的理论存在许多弊病。因其反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主义,使之走上了科学主义的极端立场,也使得对于阿尔都塞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

与此同时,阿尔都塞的理论体系虽然强调的是唯物主义科学,但在许多方面却表现出一定的唯心主义特征。它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阶级斗争历史的联系,还在否定经验论的名义下,把认识隔绝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下。在完全循环,自我生效的概念领域中,不与一切既有的东西发生直接接触。但是他却允许理论以一种更神秘的形式与现实沟通。通过跟物质生产的类比,阿尔都塞如法炮制般的制定了一系列规定来说明社会现实的各层次都具有相同的内在结构,却产生了一种价值还待商榷的形而上学错误。

四、阿尔都塞生态思想的影响

(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影响

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指出,将富有多样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统一起来,则可以成为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即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中隐含的阶级还原论从另一个角度再次阐明了阿尔都塞的维护阶级统治的方法:任何阶级都不可能长久掌握国家权力的同时,不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机器实行霸权。并且他最终得出,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最终都将依赖于社会形态的历史,因此也依赖于结合社会形态的生产方式的历史,以及在其中发展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结论。

(二)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

阿尔都塞正确地区分了不同层面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道主义。有助于现代社会正确区分不同理论中的人道主义含义。在政治层面,阿尔都塞提出的意识形态一般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但被统治阶级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内容,并可以用意识形态进行反抗斗争。在伦理层面,阿尔都塞则承认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之中。阿尔都塞对于科学和意识形态的明确区分,人道主义与科学的不同,都为后世探讨二者关系开拓了新的渠道和独特思维方式。

(三)现实影响与意义

从当前的我国社会意识形态来看,鲜明的创新性是我国意识形态的主要表现特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意识形态的传播中占有主体地位,其表现方式多样化,具有复杂性和广泛影响的特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意识形态发展中属于一种非强制性的传播,它的发展对于上层建筑具有重要的奠基和维护作用。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加强,需要充分利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

在新时期,我们要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全面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行积极有效的宣传教育,加强思想沟通和引导,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化为社会群体意识;牢固掌握舆论宣传上的主动权,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务主要在于使每个人成为社会主义的主体。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坚持以文育人,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强化机制保障,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到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中。多方位的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各项基本规范。

五、结语

通过对阿尔都塞生态思想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分析。一方面,确定了阿尔都塞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领域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地位,另一方面,阿尔都塞的生态思想与意识结构理论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起到了启发作用。在我国,意识形态本质意义在于生产力和生产之间的关系,要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而教育是国家走向强盛的根基,所以学校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文化知识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1]黄敏.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李文阁.阿尔都塞的“根本问题”及其启示[J].学术研究,2012(10).

[3]江智萍.围困主体与主体突围——浅谈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12).

[4]金瑶梅.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演变及其对当代思潮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01).

[5]欧阳兆莹.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04).

[6]陈雪雪.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6(05).

B

A

1006-0049-(2017)21-0063-02

董楠(1992-),女,满族,辽宁沈阳人,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理论
论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的来源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走出阿尔都塞”还是“回到阿尔都塞”:学术史效应和思想史研究的辩证
神秘的混沌理论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浅析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