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首届唢呐大赛”所见所思

2017-01-30 16:17周青青
人民音乐 2017年4期
关键词:濉溪县唢呐艺人

■周青青

“2016安徽首届唢呐大赛”所见所思

■周青青

“20 16安徽首届唢呐大赛”于2016年11月19—20日在安徽省濉溪县举行。活动由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安徽省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皖派唢呐艺术研究院、安徽省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委员会承办,中国天津·森宇管乐友情支持。大赛总策划由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盘龙,安徽省濉溪县县长赵德志担任;艺术顾问为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主席、中国戏曲音乐终身贡献奖获得者时白林以及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安徽皖派唢呐艺术研究院顾问周青青。

濉溪县地处安徽省北部,为安徽省淮北市唯一辖县,东临宿州市,南接蒙城县、怀远县,西连涡阳县,西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处。濉溪历史悠久,是秦相蹇叔和竹林七贤之首嵇康的故里,拥有柳孜隋唐大运河码头遗址、临涣古镇、淮海战役临涣总前委旧址三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濉溪县因古濉河和溪河在此交汇而得名,是口子窖酒的生产地,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素有“酒乡煤城”“中原粮仓”的美誉。①

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我国民间唢呐音乐盛行的重要地区。在这片土地上,有享有“唢呐之乡”盛誉的山东菏泽、济宁,有豫东派唢呐流行之地开封、商丘,有苏北徐州下属的“喇叭窝”沛县和睢宁,有皖北唢呐盛行地亳州、淮北、宿州等等。这里也是地方戏和说唱音乐盛行的地区,梆子是此地第一大地方戏剧种,四省各有自己的梆子戏:江苏梆子、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淮北梆子,此外还有众多的地方小戏和地方说唱音乐,如:泗州戏、二夹弦、花鼓戏、琴书、大鼓等。以往音乐理论界对于此地的关注多集中于鲁西南唢呐和豫剧。不得不说,了解了这里的民间音乐,才能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有多么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且不说因长期的“大汉族主义”和“中原中心论”的误解,使大量少数民族音乐处于音乐理论研究的边缘,即使是位于中原的此地,仍然有大量历史积淀的优秀民间音乐还没有被音乐理论界深入研究的视线所顾及。

这里的地方戏曲和说唱音乐与唢呐音乐有密切关联。此地唢呐音乐不仅有专门的器乐曲牌如【凡字调】【叫句子】【八板】【抱(傍)妆台】等,还有至今还在流传的戏曲、说唱唱腔音乐的唢呐曲《坠子》《淮北花鼓》《泗州戏》《曲剧》《梆子戏》《扬琴调》《二夹弦》等等。实际上,【傍妆台】也来自戏曲唱腔,只是年代久了,渐渐由唱腔曲牌演化为器乐曲牌,就如同京剧中的器乐曲牌均来自昆曲中的声乐曲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傍妆台】条”记:“属南曲仙吕宫。用作过曲。如【南西厢记·佳期】张珙上场所唱‘彩云开,月明如水浸楼台’一段即是。”后演变为京剧胡琴曲牌,“无唱词,大多用于大宴会上宾主定席的伴奏,如《黄鹤楼》周瑜请刘备入席时即用此”②。

戏曲和说唱音乐不仅作为唢呐音乐的旋律素材,还影响了此地唢呐艺人在演奏时手中操持的“家伙事儿”。此地民间乐手除了用一般唢呐进行演奏外,还惯用专门模仿戏曲、说唱人物音色的把攥子(呐子)、毛脸筒、闷子、哈筒。这些都是在唢呐基础上,由民间乐手自制的唢呐派生乐器。把攥子(呐子)分为高音(F调)、中音(bB调)、低音(F调)三种,分别模仿女声、梆子腔红脸角色(沙腔)和梆子腔黑脸角色;毛脸筒与梆子戏红脸同音高,但音色比同音高的呐子更为粗犷浑厚;哈筒的音域根据演奏者个人嗓音条件而定,以模仿戏曲、曲艺音乐为主。③当地民间乐手到百姓家中办红白喜事,除了作为仪式程序标志的固定唢呐器乐曲牌外,民众更喜欢听唢呐模仿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从这些民间乐手为戏曲音乐而自制的唢呐派生乐器中,可窥见历史上梆子戏最主要的行当与角色。研究历史上的戏曲和说唱音乐,有时可以从民间流传的唢呐音乐中找到历史遗存。不仅包括历史上戏曲中最主要的行当与角色,还包括此地曾经流行但后来被日益简化而丢失的戏曲与说唱音乐旋律。我曾经对此地一首民间唢呐曲《坠子》进行过记谱,让我惊叹的是这里的坠子音乐竟然有如此美丽的曲调。我询问过当地音乐工作者,他说这是老坠子中的曲调,现在已经不唱了。这引发了我更深的感慨,这么美丽的曲调,在历史上经过多少积淀才可以形成,而现在几乎失传了。

正是因为以上所说的背景情况,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与安徽省濉溪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安徽首届唢呐大赛”是一件具有深刻意义的事情。一方面彰显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一方面肯定此地的民间唢呐音乐流传盛况。这里所说的“此地”,并不是仅指安徽省,而是包括了苏、鲁、豫、皖四地,因为民间音乐的流传并不以行政区划为界限,这一带流传的唢呐音乐既有相同的历史积淀背景和音乐素材范围,又有不同地域、流派、艺人的音乐独创与发挥。

“2016安徽首届唢呐大赛”吸引了近五百余人报名参赛,选手来自安徽、河南、山东、江苏、四川五个省份,选手人员构成既有专业艺术院校的师生和专业文艺团体的成员,也有民间唢呐艺术团、班、社的老师、学生以及民间唢呐从业者和爱好者。选手中年龄最小的是安徽蒙城县4岁的陆峻熙,年龄长者为进入古稀之年的安徽淮北市的罗会干(70岁)和安徽砀山县的梁万福(71岁)。

不了解此地民间唢呐情况的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这里将民间艺术团、班、社的老师、学生,与民间唢呐从业者和爱好者分开表述。我前几年多次去皖北采风,亲眼所见一些唢呐班的班主兼任老师,在民间用唢呐乐班的旺季,班主组织下属成员奔波在各个村庄“办事儿”;淡季则主要以教学生为主。更有甚者,有著名唢呐艺人淡季在农村家里办唢呐培训班,家中有七八百名慕名而来的学生。因为学生太多,家里住不下,还租了旁边两家邻居的院落。艺人的妻子则负责给学生们供应饭菜,并在家中办起小超市,以满足学生们各项日常需要。到唢呐应事儿的旺季,这些学生都回家去跟着家里的唢呐班“上事儿”,而艺人则将农村的住房上锁,住到城镇所买的商品房中去。因为平时教学已经花费了他太多的精力,到唢呐音乐“办事儿”的旺季,他需要修整身心,以便在下一个淡季继续教学。所以,民间唢呐团、班、社的教师与学生,不一定都是民间唢呐乐班中的从业者。由此可见,这里的唢呐音乐是多大一个市场。我在皖北采风时,车辆行驶在农村的田地旁,经常看见一个老师带着几十名学生,在农田里练习唢呐吹奏。初次看见,还欣喜若狂,停了车去旁边细看,之后经常看见,就习以为常了。而这位专职教学的民间唢呐艺人,在上午和下午每天两个唢呐练习时间段,带着到农田去吹奏的学生,就要以数百名计。如果说,我在去一个唢呐班主家中采访时,原打算与他一人交谈,但他家里几十双唢呐学生的眼睛看着我让我倍感惊异;那么,在这位专职教学的民间唢呐艺人家中,看到几百名学生时,就只能用“震惊”形容了。

就是这位著名的唢呐艺人,在我采访他的唢呐培训班时,很得意地跟我说:“我的学生如果考级、吹独奏曲(即唢呐创作乐曲),可能吹不过城里的学生;但是如果是吹戏,城里学生就不行了,还要到这里学。”而那些慕名而来的学生,其家长就是要让孩子来学吹戏,因为在民间办事儿时,听众更喜欢在唢呐音乐中听戏。由于听众是民间唢呐班社得以生存的衣食父母,所以必须投其所好。我在河北采风时也看见庙会期间庙门口对面的戏台上在唱戏,庙里有唢呐班子在演奏,戏台前的观众比唢呐班子前的观众多。因此,农村老百姓是戏班的衣食父母。当城里的戏班感慨没有观众时,农村的戏班还广受欢迎。看到这些,我很感激农村的观众,他们是让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传承最主要的力量。

同时,农村中的普通听众与唢呐班子之间也有相互激励、相互提高的关系。皖北一带的农村观众对戏曲音乐的熟知使唢呐班子吹奏戏曲时也要有所顾忌。有唢呐艺人对我说,如果是吹具体的戏曲唱段,必须按照原样不可以改变,因为观众会听得出来哪些地方与戏曲演员演唱的不同,如果不一样,观众的评价就会打折扣;而在仅是吹奏某地方戏或说唱曲调但不是拘泥于某一唱段时,老百姓则要听从音乐的发挥,哪个艺人发挥得好他的拥趸者就多。我问过一个艺人,我说听众中大部分是听不懂音乐发挥的吧?他回答:有听得懂的。就是因为这样的听众水平,才促使艺人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即兴能力。

“2016安徽首届唢呐大赛”分初赛、决赛两轮,要求演奏形式为合奏与独奏两类,并进行了参赛曲目参考推荐。独奏曲目中有一部分民间乐曲,如《山东大鼓》(赵春亭演奏谱)、《欢庆》(山东民间乐曲)、《一枝花》(任同祥编曲)、《婚礼曲》(山东民间乐曲)、《百鸟朝凤》《全家福》(河南民间乐曲,郝玉岐编曲)、《十八板》(河南民间乐曲)、《青天歌》(山西民间乐曲)、《一江风》《驻云飞》《家乡情》(东北民间乐曲,宋立春编曲)、《二人转牌子曲》(胡海泉编曲版本与李秋奎编曲版本)、《喜庆》(安徽民间乐曲)等,其余为创作乐曲,如《关中情》(梁欣曲)、《天府好》(陈家齐曲)、《黄土情》(周东朝曲)、《雪原红缨》(王庆忠曲)、《喜丰收》(彭修文曲)、《正月十五闹雪灯》(刘英曲)等等。在这些独奏曲中,包含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合奏曲目则显现出本地民间唢呐音乐的鲜明特点,如:《凡字调》(又名《大笛绞》、《万年红》)、《叫句子》《坠子》《淮北花鼓》《泗州戏》《曲剧》《豫剧》《梆子戏》《五字开门》《雁落沙滩》《柳金子》《抱妆台》《扬琴调》《二夹弦》《锯大缸》《四平调》《八板》等。

独奏乐曲,不论是民间乐曲还是创作乐曲,均有版本的限制,但合奏乐曲就不同了,可以给民间唢呐艺人自由发挥的空间,即所谓“即兴”。独奏乐曲对一个常听唢呐音乐的人来说,只有演奏中处理的好与不好之分。这里的合奏乐曲如果艺人不擅长发挥的话,与听独奏乐曲差不多;但是如果碰到高手,你会听到既熟悉又意外的“即兴”演奏,用一个不大恰当的比喻,即所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素材是你熟悉的,但旋律的连接构成方式又是你没有预料到的,有些即兴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听者感到“过瘾”。我想,即便是赵春亭的《山东大鼓》、任同祥的《一枝花》、郝玉岐的《全家福》、宋立春的《家乡情》等,如果是他们本人在民间演奏,吹到兴起,应该也会有即兴的发挥吧。由于需要与程序配合,民间艺人在民间婚丧仪式中的吹奏,经常会有各种不同的临时情况,好的艺人能够随机应变、临场变通,再加上他们熟知当地的各种民间音乐,有时还反复琢磨把玩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时兴音乐,再与他们频繁参加民间婚丧、庙会等活动身经百战所练就的圆熟技能相结合,就会产生各种让你惊喜不已的即兴发挥。一个河北民间唢呐艺人在我询问即兴可以演奏多久时踌躇满志地回答:“想吹多长吹多长,让吹多久吹多久。”我在河南的马街书会采风时,充分领教了艺人高超的即兴技能。那是年过九旬的三弦书艺人余书习,同是一个唱段,在马街书会上唱了不到十分钟,在政府出资请他去养老院表演时,我和几名学生也跟过去,我希望这次能唱的时间再长些,一个年轻学生冒冒失失地对他说:能不能唱40分钟?我看到他不动声色地对伴奏人员说:今天唱长些。等唱段结束,我看了一眼录音设备上的计时,40分钟零数秒。他在表演时没有看表,竟然控制得如此精准!所以,那位河北艺人所说的“想吹多长吹多长”不是虚妄之言。

当然,说唱可以通过对白增加表演时间,但也绝不可能增加的都是对白,唱腔、伴奏也是即兴发挥的主要内容。但器乐曲不同,只有靠主奏人员自身的音乐演奏。这些主奏人员与伴奏者有非常默契的合作方式,当他们即兴发挥时,伴奏者知道何时主奏者要做即兴发挥,何时主奏者结束即兴发挥。这就如同过去京剧中的名角儿,他常年搭档的琴师最了解他将在何处即兴发挥,将用什么样的手法即兴发挥,知道怎样用京胡的演奏去随机地衬托角儿的即兴发挥。据我了解,唢呐音乐中的即兴发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技巧即兴,一种是旋律即兴。在“2016安徽首届唢呐大赛”上,民间艺人的即兴发挥多是技巧即兴,但我也听到过民间艺人的旋律即兴。旋律即兴对听者的要求更高,要求听者能熟知本乐曲原有的旋律与程序。所以,很有可能是有些旋律即兴我没听出来,旋律即兴不光是对演奏者的高要求,也是对听众的高要求。与西方奏鸣曲中的展开部有相似之处,民间唢呐中的即兴多半安置在旋律主题呈示和音乐进展一段时间之后。即兴常以短小的乐节或音型,或者是细碎的节奏基础上的技巧展示,不断为音乐造成新的动力,经过多种变化,动力积累到相当程度,最终构成整个乐曲的高潮。也有的即兴,是通过旋律发展在结构上做文章。我对一位唢呐艺人的即兴进行了记谱,之后分析发现他的演奏发挥构成了整首乐曲的镜像结构,其结构图为:

前奏(5④)+主题(21)+即兴1(50)+即兴2(50)+即兴3(23)+煞尾(3)。

即兴1和2是他充分展示音乐想象的地方,即兴3相当于一个结束部。如果把前奏和主题小节数相加、即兴3和煞尾小节数相加,都是26。而且前奏与主题在旋律进行上是一体的,只是开始用散板,使主题旋律的这一部分具有了前奏的功能;在即兴3的最后3个小节,速度已经开始变慢,与煞尾十分顺畅地衔接。这样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镜像结构。

前面所说的技巧即兴,因安放的位置,实际上也是在结构上做文章。由此,可以说艺人即兴时,心中是有结构感的。我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但也有音乐评论人说:没有人从结构上听音乐。我相信很多音乐专业人士,听音乐结构是他听音乐的内容之一。我听西方奏鸣曲最喜欢听展开部,我要听作曲者用什么样的方式构成音乐继续发展的动力,这动力的张力如何;其次我会推敲连接部,连接部的写法与写文章的顺畅程度与逻辑属异曲同工。而民间音乐中也有大量的例子可以说明,艺人在口头演绎和口头传授音乐时,是有结构感的。这个结构感不是靠笔头创作时所受到训练后的有意识行为,而是依托于他的艺术领悟力、并在音乐中长期浸染所练就的下意识行为。传统乐曲之创编以及民间艺人的即兴体现了中国式的音乐思维。由此说来,在艺人即兴时的大量听众里,谁能断定就没有从结构感上来听音乐的呢?

“2016安徽首届唢呐大赛”最终的评选结果是:唢呐名班10班、唢呐班及个人金奖41名、银奖64名、铜奖13名。金奖的奖品为“森宇管乐”友情支持的九十余支百年老红木大小唢呐。感谢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与安徽省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了这次大赛,感谢承办者安徽皖派唢呐艺术研究院和安徽省濉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委员会付出的辛劳,感谢评委们的慧眼,感谢“森宇管乐”对传统音乐发展的支持;希望这项赛事能够给我国民间唢呐音乐的从艺者更多的鼓舞,希望他们通过赛事上的技艺切磋,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还要感谢主办与承办方的努力,给予音乐专业人员接触民间、学习民间的机会。

①百度百科“濉溪县”,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hUNtJlIDsyjsdj-lGtxPs-CKiscP5-TjpHdCJwUno0RyomyOU78z3ZhPPVbV8AanHA BZEu98IzDsmE1F-z-kRqL8N6zyTIjNTgrdNbnPqjRZiRigAAbQH5GN A71ke1aoIXvHct-_LTGW0D45rh8qOI_rdctAbFJ9uFZWLzwPSK,2017年1月12日查阅。

②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7页。

③隋景山《安徽民间唢呐流派及演奏特点》,《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67—70页转84页。

④即小节数。余同。

周青青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

猜你喜欢
濉溪县唢呐艺人
又听唢呐
安全是根 质量为本 环保是帆 创新为锚
——记安徽濉溪县大扬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建国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My Cousin
花灯艺人
那些吹唢呐的孩子
评弹艺人的雅号与别称
唢呐(短篇小说)
谈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