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越剧唱家吕瑞英
——以唱段《辕门外三声炮》为例

2017-01-30 21:32
北方音乐 2017年22期
关键词:穆桂英挂帅唱段

吕 莎

(温州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

浅谈越剧唱家吕瑞英
——以唱段《辕门外三声炮》为例

吕 莎

(温州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

本文简要概括越剧的起源、发展,介绍《穆桂英挂帅》唱段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以及著名演唱者吕瑞英老师演绎此唱段的唱腔和演唱技巧。

越剧;穆桂英挂帅;吕瑞英

一、越剧起源

在我国繁多的戏曲品种中,从各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地方戏种类有很多,如浙江的说唱音乐“吟哦调”和在民歌“四工调”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越剧”等。它们的发展历史大都不长,但由于深深植于民间群众之中,又吸收了其他优秀剧种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有了迅速的发展和显著的提高,有些曲种甚至更迅速地成为相当广泛流行的大型剧种,已经不能用地方小戏这个局限一隅的名词予以概括。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该地从属于古越国而得名。在每年春节时,嵊县数名说唱艺人就化着浓厚的妆容,穿着专门的戏剧服饰登台,用十分通俗易懂的“落地书”曲调来演绎民间的农村生活。在伴奏乐器上,采用了檀板和笃鼓,唱戏时用“的笃、的笃”的节奏敲打拍子,所以又名叫“的笃戏”。演唱这种戏剧的唱班叫做“的笃班”,又名“小歌班”。的笃班自从有了优秀杰出的演员后,演出水平也随之提高,剧目也跟着逐渐丰富多样,其影响范围便开始从农村一带扩向浙东南一带中、小城市地区扩展。

二、唱段简介

(一)背景

《穆桂英挂帅》原为豫剧作品,原戏剧名为《杨文广夺印》,直到用宋词改编之后更改名字为《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挂帅》这场戏,总体来说是一部描绘穆桂英感叹杨家由历代忠贞报效国家却又无法获得朝廷信任的尴尬局面,再到决定挂帅率兵出征战场的坚定意志和为国为民的责任感的唱段。

(二)唱腔

唱段中所运用的唱腔——“四工腔”,根据剧情的需要来增加丰富多变的拖腔,借鉴了豫剧的优点因素和在润腔上的一些方法,并引进了京剧的“西皮”,配合越剧唱腔的特点,曲调更为丰富多彩,使得整体唱腔有力挺拔,极具渲染力,情感表现更为细腻。

三、唱家吕瑞英

吕瑞英老师,年仅23岁时主演了由豫剧改编而来的同名越剧《穆桂英挂帅》中穆桂英的角色,并唱红了唱段《辕门外三声炮响如雷震》。

吕派音乐逐渐独立越坛,极受老百姓的喜爱。在创造出越来越多不同舞台角色形象的同时,又改进和丰富了越剧的唱腔艺术魅力。当然除唱红了《穆桂英挂帅》的穆桂英之外,还有如《西厢记》中的红娘、《打金枝》中的公主等角色。

吕派的艺术唱腔创新改进于袁派,她以其自身音域宽广绵长、音色温婉甜美的个人天赋嗓音条件,在袁派的基础唱腔和唱法上作了比较大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在运用4、7半音以及切分音方面,促进了唱腔中宫徵调式的转换次数,使其频繁出现,并且将板式运用得更为灵巧,依据人物情绪的不断起伏和转变来决定曲子节奏的松紧、速度的快慢,使旋律的色彩丰富多变,层次分明。她天生的嗓音条件,在唱法上富有独特的弹性感,常常会运用各种华丽灵活的装饰音和切分音型来细致的描写人物内心的活动,使整体旋律线条跌宕起伏又流畅绵延。

越剧唱腔是运用板腔的不断变化而来表情达意的,所以刻画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并且突出人物形象则很不容易。吕瑞英老师从唱腔旋律的变化和唱法音色的不同来刻画性格,塑造人物。例如在《穆桂英挂帅》中,首句的“辕门外三声炮响似雷震”,千军万马的震撼画面骤然浮现在眼前,其中“外”和“震”的音高已达到了吕瑞英老师的极致,运用五声调式的三度递进,旋律顺畅一跃而上,声音嘹亮昂扬、刚强有力,突破了四工腔原有的平缓妩媚,振奋地演绎出一名“穆桂英五十三岁又出征”的巾帼英雄气概人物。首句唱腔开门见山地为这段独特别致的四工腔奠定了基调;第二句“天波府走出我报国臣”,“报国臣”三字尤为强调穆桂英内心的自豪感,这三个字乍一听带有越剧老旦的厚重之味;“头戴金冠压苍鬓,铁甲战袍又披上身”一句演绎出穆桂英不仅有男性的豪迈也有作为女性对穿着打扮的重视;下一句在过门的铺垫下唱出了高潮的二句唱腔,“帅字旗斗大穆字显威风”,这个4音就是吕派的特点,4音和7音作为五声调式的偏音一般不常用,可是吕瑞英老师的唱腔中经常出现,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色彩性,使得调式转换更为丰富方便;“斗大穆字”,重音在“斗”字上,表现大旗的气派,骄傲地引出“显威风”的威势之感;“穆桂英五十三岁又出征”,其中强调的是“又”字,穆桂英五十三岁“又”出征,这个“又”说明她再次带兵征战,极大地体现了穆桂英此时此刻的骄傲与自信,又是重现了对主题的再现,渲染了高潮。

吕瑞英老师的唱腔大大运用了西方歌剧的作曲手法,使得唱腔旋律如同音乐作品一样的流畅,线条分明,层次清晰。前面部分是热情奔放的英雄气概,中间段落是母爱亲情的委婉欣慰,最后一段是教导儿子的威严冷峻。整段唱腔刚柔并济,干净利落,吐字有力,唱出了杨家女将保家卫国的豪放气势。

四、总结

越剧文化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不断变换和潮流的发展,只有对音乐文化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演唱,让一辈又一辈的后代学习和研究,才能使这门老音乐艺术经久不衰地流传下去。

[1]吴祖光.为豫剧“穆桂英掛帅”喝釆![J].戏剧报,1956(09).

[2]吴兆芬.越剧的抒情性花腔女高音——吕瑞英[J].人民戏剧,1981(08).

[3]刘良,张复兴.《穆桂英挂帅》为何久演不衰?[J].上海戏剧,1997(05).

[4]杨永贤.越剧改革中唱腔的演变与发展[J].中国音乐,2003(03).

[5]枣树.可爱深红映浅红越剧吕瑞英旦角流派艺术专场[J].上海戏剧,2009(05).

[6]姜进.女性,地域性,现代性——越剧的上海传奇[J].史林,2009(05).

[7]李伟霖.五位“桂英”吕派“挂帅”[J].上海戏剧,2009(05).

[8]越剧流派唱腔的继承与发展[J].吕静.艺术教育,2010(11).

[9]姜进.“女子越剧”创造了独特的女性文化[J].上海采风,2015(07).

[10]章瑾.浅谈越剧表演中唱腔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6(11).

J82

A

吕莎(1993—),女,温州大学2015级研究生三年,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穆桂英挂帅唱段
《我不挂帅谁挂帅》教学设计
绵绵古道连天上
由《歌剧魅影》中唱段分析看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
一弯新月挂半天
挂帅不合适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传递正能量
婺剧《穆桂英》海报
杨六郎如何“智聘”穆桂英
联以载道 心态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