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华《古典爱情》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戏仿和解构

2017-01-31 15:34史灵巧
山西青年 2017年14期
关键词:柳生才子佳人余华

史灵巧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浅析余华《古典爱情》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戏仿和解构

史灵巧*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在其自身的艺术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创作理念、故事模式和情节套路。作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余华通过对古代才子佳人小说的戏仿之作《古典爱情》,以其相似的人物,平实的语言和截然不同的故事结局实现了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颠覆。

才子佳人;戏仿;古典爱情

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末清初涌现的一大批小说,是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和流派。从题材上看,才子佳人小说是写才子与佳人的爱情故事,其情节大多是郊游偶遇,题诗传情,私定终身。过程或因为小人挑拨,或因为政事牵连,或因为封建家长的阻挠,历经波折与磨难,但最终都因为才子金榜题名或者圣君贤吏主持正义,而终于使有情人终成眷属。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小说以决绝的姿态实现着对种种文学成规的彻底清算,读者的公共记忆和阅读期待被一次次刷新。余华就是其中披荆斩棘,不断提供新的审美经验的一员。”余华的《古典爱情》便是对于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戏仿和解构。

一、《古典爱情》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戏仿

在《古典爱情》中,柳生是出身寒门上京赶考的才子,小姐惠是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这两位主要人物的塑造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几乎一模一样。在小说的内容上,柳生在赶考途中偶然进入一个大户人家的后花园,被小姐的美貌迷住了,虽然丫鬟斥责他,让他离开,但他始终没有走。后来天色晚了,又下起了大雨,柳生被雨淋透了。可能是出于同情,小姐惠与丫鬟给淋着雨的柳生递下来一根绳子。就这样,柳生顺着绳子爬上了绣楼,得以与小姐共处绣楼一室并且产生了浓浓的爱情。第二日,柳生带着小姐“不管榜上有无功名,都请早去早回”的嘱托和思念继续踏上赶考的路途。至此,小说中的人物与情节都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如出一辙。

正是由于在现代作家的笔下出现了这种与古代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相同的描写,因此我们才说余华的这篇作品是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戏仿。

二、《古典爱情》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解构

看到柳生辞别小姐惠,继续踏上赶考的路途,读者可能都以为这个故事接下来会按照才子佳人小说约定俗成的套路发展。出乎意料的是,在余华的作品中,柳生并没有能够按照传统的套路得以高中,他在科举考试中不幸落榜,这似乎是柳生的命中注定——“继承了父亲的禀性,爱读邪书,也能写一手好字,画几枝风流花卉,可偏偏生疏了八股”。在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中,男主角大多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子,特别是在参加科举考试后都能金榜题名,但是柳生却偏偏生疏了与科举考试密切相关的八股文。柳生的落第是余华对才子佳人小说进行解构的开始。

小说写到这里其实已经为结局埋下了伏笔——柳生本该中状元却没中;小姐本该死而复生却偏偏因为柳生的好奇而不能成事。此外,小说中影响和阻碍才子佳人爱情的并不是传统中的世家贵族的大家长,小说对小姐惠的具体家世背景以及父母亲人都一概未提及。像这种没有家庭阻碍的爱情本来应该更加容易得以完满的,但却因为小姐家世的衰落导致了她与柳生的失散,荒年的残酷又致使小姐沦为“菜人”并不幸死去。最后,当出现小姐有可能生还的征兆的时候,读者的心里也许会燃起对故事圆满结局的期待。但是,由于柳生没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在小姐还没有完全生还的时候挖开了小姐的坟墓一探究竟因而破坏了小姐生还的大事,从此永远与小姐阴阳两隔。因此,这个故事以悲剧结尾。

与《牡丹亭》里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恰好相反,杜丽娘因为柳梦梅而生还,显示了真挚爱情的伟大力量,在《古典爱情》里,小姐本来要生还,但毁坏小姐生还之事的不是别人,正是柳生。这样的悲剧带有一种宿命的色彩,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也惊醒了读者的浪漫爱情死而复生之梦。

余华说过,“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一切常识提供的价值都开始摇摇欲坠,一切旧有的食物都将获得新的意义。”在《古典爱情》这部作品中,余华打破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传统模式,赋予才子佳人小说以新的面貌,同时也带给了读者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全新的审美体验。

三、小说对暴力的冷静描写

在先锋作家中余华是杰出的暴力倾向者,他的许多作品不仅以暴力为题材,还常以冷静旁观和审美的态度为暴力塑形。

《古典爱情》作为余华的早期作品,其中所描写的暴力是纯粹的肉体暴力,这在传统的以描写男女之间真挚而美好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才子佳人小说中是看不到的。在描绘小姐惠时,余华写道“腿断处的皮肉七零八落地互相牵挂在一起,一片稀烂。手指触摸其间,凌乱的皮肉柔软无比,而断骨的锋利则使手指一阵惊慌失措”作者将手指抚摸断腿处皮肉的触感写得极其生动,特别是“柔软无比”一词最能击中读者的心,让人一阵唏嘘。最后,“被利刀捅过的创口皮肉四翻,里面依然通红,恰似一朵盛开的桃花”这里对小姐创口的描写更是将对暴力的冷观态度演变为了一种对暴力的变态审美态度。如此露骨的对暴力的描写实在是对温柔甜蜜的才子佳人小说的一大突破。

如果对余华的这种面对死亡和暴力异于寻常的平静追根朔源,那么这与他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余华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有很多时间都是在医院里生活,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有了如此冷静的生死观念,以至于他在描述死亡和暴力时就像一位见惯生死的医生一样不动声色。

余华的《古典爱情》这篇作品通过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戏仿和解构,打破了传统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僵硬模式,特别是改写了才子与佳人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使得才子佳人小说有了一个不一样的面貌。其次,余华对于暴力的大胆描写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因子,充满真实感的暴力场面不能不让人感到无比震撼。最后,作品的语言朴实平静,十分通俗易懂。

[1]邓姿.对余华《古典爱情》和《爱情故事》的解读[D].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4.

[2]余华.古典爱情[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

史灵巧(1994-),重庆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I

A

1006-0049-(2017)14-0247-01

猜你喜欢
柳生才子佳人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荒秘宅事
一颗假糖的温暖
读与写(节选)
论明清时期才子佳人小说的择偶观
张生与李益爱情比较研究
浅谈《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思想
扩展阅读
杀倭·柳生十一郎
才子佳人小说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