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02-01 23:50吴晓琴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体征手术室比例

●吴晓琴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晓琴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对满意度、生命体征及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7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基于此开展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及心理情绪变化等。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率加快比例、紧张焦虑比例、满意率及血压升高比例较之对照组,均优于后者(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可缓解应激反应,稳定生命体征,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增强耐受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效果

伴随选手术治疗比例的越发增多,其治疗效果又受多因素穿插影响,如消毒灭菌、输血问题、心理问题、器械准备、手术操作技巧器械准备等,所以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做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手术室舒适护理的干预内容为术中可能出现的生理与心理变化,通过将一定护理措施给予强化,或直接针对性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使患者不愉快程度最大化降低与缩短,促使患者从中获取精神、心理、生理及社会等方面的愉快状态,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因手术所致心理反应与应激,降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机率,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个性化且整体性的护理模式[2]。本次研究通过选取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146例患者,对其部分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举措,探讨实际应用效果与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73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35例,年龄区间18~69岁,平均(48.4±7.3)岁,其中4例骨科手术,7例眼科手术,7例腺体外科手术,13例泌尿外科手术,21例妇科手术,24例普外手术;局部浸润麻醉12例,脊髓麻醉40例,全身麻醉21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区间18~68岁,平均(48.2±7.1)岁,其中4例骨科手术,6例眼科手术,8例腺体外科手术,14例泌尿外科手术,20例妇科手术,24例普外手术;局部浸润麻醉15例,脊髓麻醉38例,全身麻醉20例。两组在麻醉方式、手术类型等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舒适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1)手术室环境舒适护理。手术室环境可对患者产生重要影响,术中应禁止交谈,保持手术全程安静,器械需轻拿、轻放,对手术室温度进行调节,使之维持在22~25℃,保持手术室空气始终处于过滤流通状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温馨的手术室环境。(2)手术体位舒适护理。患者从病房送至手术台后,需将体位舒适护理工作做好。术前,将相关布类、臂架、头架及衬垫等手术需物品准备好,摆放两上肢,使之角度适当,防止出现过度外展状况,以免对臂丛神经造成损伤。辅助患者行膀胱截石位,可将海绵垫于双脚放置位置下方,使用过程中,沿着单向腿内旋方向,将患者小腿下部包裹,防止损伤腓总神经,对下肢进行适当性按摩,防止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体位摆好后,细致询问患者感受,若有不适,及时调整,以此使患者处于舒适体位状态。(3)术中舒适护理。麻醉时,先将麻醉后可能出现的相应状态,以及手术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问题,预先告知、沟通于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使其心态尽可能放松,可适当性给予鼓励性动作与语言。对患者术中反应实时观察,另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术中动作要娴熟,且轻柔,指导患者深呼吸等,以此来减轻疼痛与不适,将术中意外问题的相对应的应急措施做好,当真有发生,要沉着应对与处理,不可因慌乱而使患者有心理负担。(4)术后舒适护理。用合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苏醒,术后,需将清洁工作做好,用温盐水,将患者皮肤上残留血迹、污迹擦去,穿好衣物,询问患者感受,了解其身体状况。送患者至病房时,需妥当固定引流管,注意切口保护,另将手术结果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将照顾患者的方法教于家属,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将术后疼痛护理工作做好,对于传统看待疼痛的观念,要积极的给予转变,若有疼痛,鼓励其及时表达,防止对正常治疗与休息造成影响。另外,鼓励患者发挥自我超越力,尽量忍耐,通过调整心态、正确呼吸、分散注意力及正确体位等,实现疼痛减轻,比如放松训练、听音乐等,多用表扬语言,对于有助于患者耐痛阈的提升,另将镇痛剂副作用方面的知识,讲解于患者,可依据实际需要,于遵医嘱情况下,酌情使用镇痛药物,另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心理情绪变化,统计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患者的比例,观察生命体征,统计心理紧张患者比例。记录术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另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处理研究所得数据,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若比较差异明显,则由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率加快比例、紧张焦虑比例、满意率及血压升高比例较之对照组,均优于后者(P<0.05)。

3 讨论

现代手术室内所开展的护理工作,并非仅有单纯的配合手术医师操作,还需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关注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舒适度,尽可能减少由心理刺激,对其诸如内分泌、神经等系统所造成的相应影响。避免这些内容对麻醉、手术正常进行造成影响。本世纪处,我国引入了舒适护理,包含有灵魂舒适、社会舒适、心理舒适及生理舒适等内容,对于传统护理的程序化、机械式的服务模式,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此护理,有助于患者情绪、心理因素对手术不利影响的减弱,另外,在服务时间上也有所突破,使之延伸至整个围手术期,结合疾病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基于心理层面,开展细致化护理疏导;基于生理层面,最大程度降低患者不适感,以此来提升手术效果与患者满意度[3]。通过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率加快比例、紧张焦虑比例、满意率及血压升高比例较之对照组,均优于后者。由此表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可缓解应激反应,稳定生命体征,改善心理健康状态,,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增强耐受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游仙中医医院)

[1]潘俊蓉,张雪花.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开展及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5(8):1715-1715.

[2]莫秀娟,邓海霞.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价值分析[J].北方药学,2013(7):182-183.

[3]舒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0):160-160.

吴晓琴(1992~),女,护理大专,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体征手术室比例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人体比例知多少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