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7-02-01 23:50仝育辉郭芳芹赵云霞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气管脑出血肺部

●仝育辉 郭芳芹 赵云霞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仝育辉 郭芳芹 赵云霞

脑出血是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呈现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情复杂多变的特点,常常并发肺部感染,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休克等临床症状,也是诱发脑出血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并致死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综述,探讨、分析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要点。

脑出血;肺部感染;原因;护理

1 患者临床表现

根据文献显示[1],脑出血患者一般在脑出血后的3~7天出现症状,高峰期在3~14天发生,患者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快,咳痰,偶见伴有呼吸衰竭,肺部听诊有湿罗音,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提示炎性改变,经X片可见点片状的阴影,肺纹理增粗,血液临检结果呈现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等,经痰培养结果均是阳性,可见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 肺部感染的原因

2.1 神经压迫

患者出现脑出血后,脑内存在一定量的凝结血块,脑内神经网络丰富,导致血块压迫到神经,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同时,由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引起喉部位相关肌肉组织出现功能障碍或者功能瘫痪,咳嗽反射功能受到影响,引起机体正常的植物性神经保护性条件反射消失,同时部分患者伴随出现部分胃功能丧失,导致胃内容物因呕吐受阻或气管分泌物经口排除受阻,因而发生潴留,潴留物流向气管,过程中没有反射现象发生,肺部因而出现淤血,因而导致肺部感染。

2.2 长期卧床

由于脑出血患者昏迷不醒或需长期卧床休息,机体损耗,缺乏运动,因而需氧量降低,肺活量减小,心肺代偿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吸入性肺炎及坠积性肺炎的概率,若患者同时伴有肺底部肺泡不完全膨胀,原发性肺不张,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那么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发生的可能性会更大,造成肺部感染[2]。

2.3 医治方法及药物治疗

脑出血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弱,易出现体内菌群失调现象,因而临床上抗生素使用剂量较大,造成抗生素滥用,大大增加了病人体内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了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同时脑出血患者通常会通过呼吸机进行通气,气管切开或插管均属于侵袭性的操作,细菌病毒随着气管插管侵入患者肺部,呼吸道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可能。

2.4 营养不良

患者精神模糊,意识不清,无法正常进食,因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仅靠鼻饲维持或输入营养液不能满足机体所需,导致营养缺失,进而造成营养缺失性肺部感染。

3 护理策略

3.1 痰液的清理

对于脑出血患者,需要定期吸痰,对于清醒的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教导其进行变换体位,进行适度的活动,促进痰液的咳出,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采取半卧位进行操作,提高其顺应性和肺容量,还有利于膈肌运动,恢复肺功能;对于昏迷的患者,吸痰前,患者先侧卧位,然后数次叩击患者的背部,使痰液较为容易吸出,为免损伤呼吸道黏膜,操作人员操作要正确、快速、轻柔、彻底,最好做到一次完成;对于痰多或粘稠患者,采用喉镜协助吸痰,对于气管切开插管的患者需要先从气管套管口滴入数滴抗菌化痰稀释液,然后充分吸痰,护理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吸痰过程中心率增快、口唇发绀的患者立即停止吸痰。患者在吸痰前后须给予高浓度的氧气,避免低氧血症[3]。

3.2 口腔护理

做好脑出血患者口腔护理,降低牙龈炎、口腔霉菌及绿脓杆菌的感染,减少咽部细菌,对吸入性肺部感染有预防作用,每日两次口腔清洁,对昏迷的患者也要做的定期护理,根据pH值选用清洁液,通常选用呋喃西林含漱液、碳酸氢钠含漱液、替硝唑含漱液、醋酸含漱液等。

3.3 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患者肺部感染,需要及时确诊,及时做病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不同患者身体状况、药敏试验结果以及痰液培养结果指导合理用药,尽量减少滥用抗生素的风险,从而有效降低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

3.4 饮食护理

确保病人得到充足的营养,加强补充维生素、高蛋白,以提高病人机体的免疫力,密切观察患者吞咽及进食情况,指导患者科学的进食,从而有效防止其出现吃呛、呕吐和误食等现象[4]。对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进行评分、评估,对发现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应尽早插鼻饲管,采用间断鼻饲流质,鼻饲食物要尽量多样化,荤素搭配,包括牛奶、汤羹等,尤其在在患者的恢复期要注意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鼻饲时避免过多过快,一般每4h一次,每次半小时,每次200mL,应避免过快导致呛咳及呕吐,引起误吸而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

3.5 呼吸道护理

对于脑出血患者发生呼吸不畅或者意识障碍,要及时切开气管,插入通气管,确保呼吸通畅,并设置专人护理,防止开口处交叉感染,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肺部受到细菌感染,气管滴入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等药物以保证支气管纤毛正常的功能和呼吸道的湿润。

3.6 一般护理

日常治疗中,及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精神面貌、体温、心跳、血压、呼吸等,同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避免医源性感染,每天更换相关医用耗材,专人专用,病房内地面、空气、物品、要及时消毒,并做到通风换气,检查患者套管舒适性,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为避免交叉感染,隔离已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

4 小结

总之,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重点在于预防,肺部感染一旦不能有效控制,会危及生命。其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患者自身原因、心理因素、各种护理操作不到位、环境因素等均可引发。临床上所要做的就是去除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因而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发生的主要因素,做好预防对策,降低此类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中医院)

[1]廖永凤.急性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866-867.

[2]张玲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9):237-238.

[3]张亚琴.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54-954.

[4]张蓉,曾双琴,何惠辉.急性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饮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09(36):4821-4822.

猜你喜欢
气管脑出血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