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骨科护理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2017-02-01 23:50黄琬淑
保健文汇 2017年3期
关键词:骨伤骨科中药

●黄琬淑

中医护理在骨科护理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黄琬淑

近年来,中医药的治疗手段与疗效越来越被社会认可,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在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对于中医护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骨科,中医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取得了尤为可观的成果。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中医骨科护理的优势及与限制其发展的因素,探讨中医护理促进骨科疗效的前景。

中医护理 ;骨科;应用现状;思考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为核心的将现代护理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知识结合的一种护理模式。中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而辨证论治强调“病” 、“症”、“证”结合,根据患者个体的差异,病因、病位、病势、病性的不同而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骨科的患者分为骨伤性与非骨伤性,骨伤性或者骨科术后患者多存在血瘀之证,非骨伤患者多存在本虚之证,临床护理中可采取中药、中药熏洗、中药离子透、针灸、推拿、耳针等护理辅以饮食、情志调理,以促进患者康复,达到身心的轻松。[4]

1 目前中医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

1.1 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中医骨科护理的理论主要来源传统中医理论知识,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的作用,“人”是整个护理的主体,对于影响患者病情的因素都应该被纳入护理范畴,其中主要包括情志与饮食两方面。情志在中医中主要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素问.举痛论》有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由此可见,七情主要影响气机,气机是推动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动力。骨科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疼痛的中医病机不外乎“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气机推动血液运行则“通”,血液运行顺畅,营养肌肉筋脉则“荣”,因此保持患者心情愉悦,治疗环境的舒适,有利于患者气机的顺畅,增加患者的治疗疗效。此外对于骨科患者的护理还应注意饮食的适宜,不宜过于油腻、辛辣之品,宜清淡之品。因此,在骨科护理中要注意情志、饮食、环境相结合,坚持整体观念为指导,因人制宜,以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

1.2 具有中医治疗效果的中医特色护理

1.2.1 对于骨伤性患者的护理

骨伤性的患者主要指骨折手法复位,甚至需要手术复位,需要常规固定牵引的患者,该类型的患者主要存在骨组织的损伤,也就是俗话说的“伤筋动骨”,该类型的患者如不注意恢复期的护理极易造创伤部位的愈合不良。对于骨伤性的患者,除采取西医常规的手术、补液、抗炎等护理方式,注意患者的体位,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外,根据患者基本情况施以冰敷、针灸、推拿以活血祛瘀,促进创口的愈合;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以中药熏洗治疗,即可疏通经脉,又可预防褥疮的发生。[7]此外,对于术后的患者,切口红肿灼热者可与冷敷以减轻炎症症状;与此同时还可予中医特色护理以创造良好的恢复条件,如腹部按摩辅助排尿,外敷涌泉穴、艾灸等缓解失眠症状等都能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6]

1.2.2 对于非骨伤性患者的护理

非骨伤性患者主要包括颈腰椎病,关节炎等与年龄相关性的疾病,该类疾病可参考中医中的痹症,其护理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可予火罐、针灸、电针、推拿、中药熏蒸、中药离子透、拨针、埋针、中药敷贴等综合护理。火罐、针灸、电针、对于气滞血瘀、筋脉不通而疼痛的患者而言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耳针能改善患者失眠症状;中药熏洗治疗、中药离子透是传统中医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根据临床结果显示,中药熏洗与离子透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肌肉紧张有良好的疗效。拨针对于项背部的紧张、牵拉感缓解十分显著。中医手法治疗主要为推拿或按摩,适应症主要为骨科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颈腰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等,根据患者发病部位的、病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法治疗,如揉法、推法、滚法、抖法、屈伸法等;对于跌打损伤的患者,可予中医活血祛瘀自制膏药敷贴如金黄膏以活血止痛,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席疮并发,如病情较轻的席疮,可予蛋壳内膜敷贴,加快创口愈合等;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及时的向患者解释药物的疗效与服用方法,还可定期开展中医养生讲堂,介绍相关的食疗及锻炼方式,还应及时听取患者的感受与意见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2 限制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应用的因素

目前,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骨科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但是目前中医护理的发展也存在着限制条件,只有解决了这些限制条件,才能进一步的促进中医护理在骨科中的发展与壮大。首先,中医护理需要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体系,这需要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巩固知识体系,再则中医护理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例如中药离子透机及中药熏蒸机,这些器械的投入增加了科室的前期投入,对于效益不佳的单位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另外,缺少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于中医护理知识的自主性不高,对于中医专业性知识了解不透彻;现阶段不健全的体制,骨科护理科研水平的低下,都是限制中医护理发展的因素。

3 总结

中医护理在骨科发展中有着良好的前景,我们应该在现阶段优势的基础上将中医骨科护理做大、做强,形成自身的特色,加大骨科护理的科研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培养专业、有责任心、自主性强的护理人员,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中医护理人员。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骨科医院)

[1]胡艳芳,张维维,吕燕. 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J]. 中国病案,2014,05:78-80.

[2]曾雪群. 浅谈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专科的有效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3,09:147-148.

[3]窦静.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J]. 光明中医,2013,09:1930-1931.

[4]麦海芬,莫汉维. 中医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03:74-75.

[5]方爱军. 中医护理方案在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5,16:132+134.

[6]杨小平. 中医护理干预在骨科无痛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6:72-73.

[7]张楚芳. 探讨中医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2015,34:128-129.

[8]黎娟兰. 浅谈骨科的中医护理应用现状[J]. 中外医疗,2012,30:106-107.

黄琬淑(1992~),女,大学专科,研究方向为急诊科护理。

猜你喜欢
骨伤骨科中药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中药零食”怎么吃
基于CBM数据库中医骨伤学文献计量分析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